钟德仁,张晓秀,高芳凝,郝世绵,章毛连,国 海
(1.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2.安徽科技学院 财务处,安徽 凤阳 233100; 3. 安徽科技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所有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区域发展需求,打破分散封闭的格局,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以此来增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以及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新工科”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行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够满足资源最优配置、 知识互补互用,以及创新能力和效率提升。[1]多元协同创新逐渐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 引领科技的必然选择,产业学院也就顺势而生。
“协同创新”就是要打破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释放要素资源的活力且主体之间深度合作,对创新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实现资源最有效配置。三螺旋理论是一种组织创新模式,是多元主体基于共同利益前提交织成螺旋状结构,形成彼此联系、 彼此促进的动态组织模式,也即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三螺旋理论是1995年美国莱兹多教授提出的,他指出大学、 企业、 政府通过横向和纵向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资源不断整合和螺旋滚动上升。[2]周春彦将三螺旋理论本土化,解释三螺旋理论在我国高校应用的可行性,论证高校、 政府、 企业在协同育人合作与互动关系中如何实现三螺旋创新。[3]李海波等指出“大学-政府-企业”作为三条主螺旋线,均是协同创新的发动者、 组织者与管理者,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4]石火学认为“大学-政府-企业”是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三螺旋主线,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分彼此既独立又交叉。[5]陈红喜和边利伟、 罗公立等人利用三螺旋理论阐明“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要建立“研发实体”高级组织模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官产学联盟是三螺旋理论发展到组织阶段的必然选择。三螺旋理论是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明确协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同运行模式等,成为进行多元创新合作的新范式之一,为产业学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OCE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要素和企业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并不是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结果。产业学院协同高校、 政府、 企业优质创新资源,将知识链、 政策链、 创新链有机结合,实现协同育人与资源创新。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等。就业市场竞争也取决于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否有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只有深度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需求端入手协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产业转型。
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亟须高校的科学技术和应用型人才来支撑,社会进步也需要高等教育人力和智力的引领,这也促使企业和社会必须主动与高校寻求合作,找到利益共同点,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现产业、 企业、 高校共赢局面。
政府作为信息流集合体和交换中心,能够为高校和企业提供资源信息和人员信息,搭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推动高校主动融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协同育人,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乔尔·布利克和戴维·厄恩斯特指出,一个组织的“协作能力和意愿就是预测其能否成功的最佳标准”[6]。高校、 政府、 企业各司其职,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功能,但对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意愿却是一致的,都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协作创新。产业学院就是基于校政企共同人才培养目标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而螺旋耦合一起,是政府倡导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组织模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高校、 政府、 企业之间在动力驱动下,螺旋主体的组织边界彼此渗透并交叉融合,也即创新主体自身组织边界壁垒打破,知识链、 产业链、 政策链实现交叉融合、 协同运行。高校知识链延伸拓展到产业转型,引入产业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产业链条对人才的需求; 产业链发展也急需高校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政府也嵌入到企业和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利用政策链驱动校企合作,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校政企之间彼此平等却又相互依赖,呈现出“螺旋—协调—融合—上升”态势。
由图1可知,“高校-政府-企业”在三螺旋交互交融过程中,在各自边界出现了组织活动重叠区域。这些组织区域是跨主体的知识、 技术、 资源、 信息等资源重新组合、 集聚,有两两协同的校企、 校政、 政企资源融合模式,有三边协同的校政企三螺旋协同组织模式。
图1 校政企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模式图
A区是校企融合组织区域。也就是说高校、 行业企业创新主体围绕协同育人,合作开展人才培养、 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实现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人力资源。二者由于合作方式不同,使得资源组合、 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校企合作方式有订单或冠名班人才培养、 共建研发基地或实践基地、 委托课题和联合研发、 产学研合作中心等。
B区是校政融合组织区域。也就是说高校在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下,行使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 服务地方等职能,围绕地方政府产业政策、 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 人才培养、 科技服务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校政融合中政府起到关键作用,为高校服务地方搭建信息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成为校企合作和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力。
C区域是政企融合组织区域。是指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约束,与政府协同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企业配合并参与政府各项决策和行动,可以为企业生存创造优良的外部政治环境,也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信任和支持。政企融合中政府是主导,政府主导企业发展方向,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企业用人需求和高校人才无缝对接。
校政企是三螺旋融合区域。这是三螺旋主体的协同创新区域,它是超越了校企、 校政、 政企融合后的一种高级组织模式,也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产业学院模式。三螺旋创新理论强调把校政企作为一个系统螺旋上升,其中高校是知识输出中心,企业是经济创新中心,两者彼此互补互惠; 政府是制度保障中心,为校企协同和要素资源配置提供组织、 制度、 产权保障,推动校企深度交融,享有校企协同创新成果。该区域实现高校、 政府、 企业资源高度共享共建,把知识流、 产业流、 政策流高度融合,集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产业升级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相互交融、 螺旋上升的新组织范式。
1.三螺旋组织的结构更有利于整合配置教育资源
三螺旋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较强的学习和吸纳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整合教育资源并实现最优配置。校政企螺旋创新的产业学院,使得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以产业需求为牵引,通过“引企入教”“引产入教”“产教融合”等方式,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淘汰落后教育产能与供给,这不仅可以实现校政企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2.三螺旋组织更有利于教育资源投入的多样化
三螺旋理论强调主体的独立性,高校、 政府、 企业是三螺旋体系的独立子系统,有各自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三者基于共同目标,放开各自的组织边界,有效集聚人才、 技术、 设备、 资金等要素资源,形成了高校、 行业、 企业、 政府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 转化、 应用以及升级,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办学模式,扩宽了教育融资渠道,实现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和教育投入的多样化。
3.三螺旋组织更有利于实现组织管理扁平化
产业学院是一个全程融入行业、 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7]依照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产业学院区别于传统的二级学院建制,是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下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机构。校政企既是产业学院的组织者,也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缩短了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垂直距离,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高效、 顺畅地聚焦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避免了传统单一管理和垂直管理的弊端,实现了组织管理结构的多元化和扁平化,体现了“分权制衡、 民主管理”的治理理念。
萨巴托三角模型(Sabato s Triangle)认为,政府控制大学和产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以促进科技发展,政府扮演着主要调停者角色并为新研究计划提供资金,同时希望产业成为某领域的领跑者。产业学院作为三螺旋协同创新重叠区域的组织载体,运行模式就借鉴了萨巴托三角模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校企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
产业学院作为政府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体制下的新生事物,是在政府主导下,校企共建共管的办学机构。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政策引导、 制度吸引、 引凤筑巢等措施,激发校企合作办学的热情,让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成为产业学院运行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形成多元主体联合办学局面。政府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允许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置、 调整优化、 撤销专业。鼓励高校对接产业链,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服务面向,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契合度。政府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和产业环境,实现产业经济和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是推动产业学院发展的螺旋外源动力。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引入社会力量办学,让高校围绕地方、 紧贴行业、 密切企业,共同培养产业急需、 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应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对话”机制,依托特色优势的专业集群“引企入教、 引产入院”,将企业标准、 行业标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高校通过“项目制”“产权和资金为纽带”“股份制”等多种合作形式,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校企的双向介入、 全程参与、 螺旋上升。
产业学院是在政府产教融合政策推动下,融合了校企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的办学机构。行业企业以其资源投入产业学院,它既可以以契约或合同形式嵌入到高校二级学院中,也可以与高校联合成立独立的办学机构。
1.订单式产业学院
我国产业学院多数以嵌入高校二级学院的形式存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校企合作模式。这类产业学院以高校某个特色优势专业为支撑,采用“订单式”“冠名班”等签约方式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一般以虚拟组织形式嵌入到高校二级学院。企业以其实践教育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通过缔结协议等方式明确职责,产业学院集聚了人才培养、 师资培训、 员工培训、 科学研发等职能。
2.合作式产业学院
这是传统订单式培养的升级版,是高校校企合作的深入体现。这类产业学院是校企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利用自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组建新的学院。它既可以嵌入高校,也可以嵌入企业。产业学院不仅是企业资源与高等教育资源的对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而且是追求更深层次的合作,在资源共享共建的基础上,寻求产学研多方合作共赢。
3.融合式产业学院
这是产教深度融合的结果,高校主动面向产业,以地方行业领先、 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为合作对象,依产业链条构建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吻合。这类产业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研究所为依托”,促使高校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 全面合作、 共赢共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学院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它不仅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办学机构,还是科技研发、 成果转化、 社会服务、 企业孵化等机构,是校企双方高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带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校企合作开展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等研发,致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力资本培养,为社会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本。
产业学院是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办学机构,因此,治理模式必须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下,实行人才培养高校负责制。也即人才培养实行高校主体、 企业参与的制度,保护产业学院办学机构的公益性。另外,采取独立运行管理机制,明确教学管理、 资源运用、 资产管理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倾向办学机构,这也是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健康运行的前提。
产业学院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性质。管理机构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主,董事会根据产权比例行使一定管理职权。同时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的决策、 执行等,保证决策权、 执行权、 监督权的“分权制衡”,实现政府主导下校企多元共治的治理局面。
校政企三螺旋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使得知识链、 政策链、 产业链有机融为一体,也为产业学院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然而三螺旋模式的主体独立性和多元性,使得创新资源整合、 目标一致性、 全方位协同方面出现一定程度偏差。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有限个人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之间需要组织制度加以约束、 规范。产业学院由校政企三方组成,三螺旋协同创新中不可避免出现主体利益和学院利益、 公益和营利的矛盾。因此,在组织制度设计上应明确界定校政企产权、 责任和地位,建立考核评价和有效激励机制。
政府作为政策链,既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主导者,也是产业学院运行和管理的参与者。“强政府”策略就是从政策上为产业学院提供办学环境,从产业学院组织制度顶层设计上,找到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知识链和产业链的耦合效应; 提升校企在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才能不断深化。
产业学院是校政企组织边界的重叠区,组织体系具有复杂和多维的混合特性,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产业学院的运行和管理,既属于公益的办学机构,又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特点。因此,治理模式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准公共产品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处理好产业学院作为公益办学机构和营利性企业的关系。[8]
校政企既有各自的利益追求,也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协同利益分配的关键就是寻求主体利益诉求的平衡点,根据螺旋主体的协同创新目标、 投入资源、 贡献程度、 承担的风险等,建立校政企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尽量减少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促进螺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保证产业学院整体利益和目标实现,最终互利共赢。
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和创新效果,校政企协同创新贡献度,都需要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行评价。建立高校、 政府、 企业人员参与的多元全程评价监督机制,围绕产业学院的投入、 产出、 运行、 效果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由多元主体分工予以评价,对产业学院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多元、 全程评价机制可以科学评判创新资源投入、 配置和运用情况,对协同育人全过程进行监督,能够及时纠偏、 降低管控风险和成本,促进协同育人和创新有序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产业学院超越了校政融合、 校企融合和政企融合等双边合作范畴,把政策链、 知识链、 创新链有机地螺旋耦合起来,兼有了螺旋主体的功能,将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 社会服务等功能融合,实现以创新引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发,以人力和智力反哺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又推动对新知识人才需求的良性局面,促使协同育人三螺旋组织不断上升并向更高级形态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