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娜
摘 要: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为其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初中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发挥好自身的引领作用。本文则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促进其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前言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中的的核心与关键,使学生和老师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发展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以此来营造课堂教学中活泼、良好的教学氛围[1]。化学作为一门中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一门带有严谨性及科学性的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的地位,同时它的知识也与我们生活中的科技、医疗、能源、生产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学生今后能够更多的,将化学知识在工作中有效运用起来,初中化学作为这一学科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外界环境之间的变化很容易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影响,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出人内心积极向上的情绪,使处于其中的人的情感、思想各方面更向着阳光的方向发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能够为其提供不小的助力。相反,一个坏的环境则会使人的意志、积极性受到消磨,从而助长人的惰性,这样的环境对实现人生价值来说,是较为不利的,因此古时候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2]。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建立的核心要求,就是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化学属于理科,虽然具有较强的理性精神,但是它也有很多定理及化学公式是需要背诵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老师的引导,将抽象化的各种定理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会比以往学生自己死记硬背的效率高出很多。比如说在做制氧实验时,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性与积极性,随后老师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讲解,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将自己在实验中所得出的心得、体悟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老师可以详细掌握每位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将抽象化的定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其的记忆程度。另外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也能够消除二者之间的隔阂,降低学生对于老师的抵抗情绪,建立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课堂。
2.拓展教学资源和深入分析教材
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不能够只采用一种单一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受到的知识面会受到一定的狭制,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充分将其利用起来,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另外则是对网络、多媒体进行充分利用,运用一些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同时可通过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发掘可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导。比如说学生在对碱性与酸性进行理解时,可采用数学上的负数和正数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从化学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的一些日常现象进行理解[3]。但同时也不可远离书本,作为构筑高楼大厦的基础,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其最主要的资源,因此对教材应始终保持着尊重的态度。教师可通过对其中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熟练掌握、理解各脉络、体系之间的联系,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熟练进行掌握,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对于一堂课中要进行讲解的内容来讲,教师必须做到:(1)对这节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明确;(2)应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确定;(3)科学合理的对教材各节内容进行安排;(4)对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及教材中隐含的一些教育资源进行发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一味的对教材行照本宣科,更应该对其中的各内容及知识点灵活进行加工处理。
3.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动手性的学科,具有许多它自身的独特魅力,学生在接触化学时,常被书中所提出的各种有趣现象所吸引。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利用各种实验向学生传授抽象的定理,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彩色温度计的制作、喷雾作画等。另外则是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起来,例如说巧除水垢、硬水的鉴别等,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引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化学课堂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第一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自身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创新引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413(04):27-29.
[2].張小克.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3(17):201+203.
[3].刘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祖国,2018,0(6): 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