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春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渡时期,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创新指向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有效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本的内在价值和深层含义,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优势作用。鉴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提升和增强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多以灌输式和习题式为主。灌输式是指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不充分,在不考虑学生能否吸收和能吸收多少的情况下,一味地去灌输学生知识;而习题式是指教师传授给学生某一个知识点后,引导学生一味地做题和总结,只为寻求答题技巧。这两种模式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创造性思维也受到束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一、挖掘生活元素,掌握阅读方法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课堂,学生始终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以兴趣为引导,将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提升探究性阅读效率,并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深入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元素,形成情感共鸣,然后将其应用于阅读理解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其文本感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等环节达到理想的阅读状态,学会从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观点态度等作文本进行鉴赏评价。而当学生陷入了阅读困境中时,需要教师引入新颖的、适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展开高效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中作者回忆与父亲相关的一些场景:文章中着重笔描述了父亲的背影,从他的衣着到他蹒跚的步态,再到他探身、攀爬动作的缓慢和吃力,都透出作者对父亲的心疼与辛酸之情。文本结尾处朴实无华的句子也更让人感到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酸涩之情。教师要让学生已生活中的事物为切入点来体悟文本的语言,深入挖掘内涵和情感,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创设教学活动,拓展课程资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尊重教材,还应立足教材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拓展,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的内容即体现了课程资源的整合,但语文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将几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教学,也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在课堂适时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引入《秋天》、《瑞雪图》等文章供学生阅读,让他们了解作者借景传情的手法,深入了解这一类文章的阅读。还比如,在学习完《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在班内围绕“逆境和顺境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举行一场辩论会,让学生从课本知识出发,根据各自观点创作辩词。通过有效的活动拓展,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将更为深刻,知识面得以拓展,思维能力也得以增强,语文素养和学习热情也同步获得提升。
三、聚焦写作视点,提高应用能力
没有阅读也就没有写作,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可能是无源之水。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简单复制和机械记忆的浅层阅读方式,要聚焦写作视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让学生将阅读的重心放在文本的逻辑性体验和感性体验上,今儿达到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目的。
还以《背影》的教学为例。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学生都说被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但当教师问道“你是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问题时,大家都默不作声,让他们说一说“这篇文章究竟是什么地方动人”他们也不知从何谈起。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将重点放在了哪里?”学生回答:“在父亲买橘子这件事上,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教师又问:“同学们在表达父爱的时候用的是哪种方式?又用了哪些事例来支撑这种情感呢?”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项任务:大家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并展开写作,在下节课上一起进行分享,看看能不能带给他人同样的感动。”如此,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原文的认同感,又强化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适度阅读。
综上所述,教师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涵的重要保障,因此,阅读教学的创新需要得到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应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结合初中生的发展需求适时创新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并努力为其开辟道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使其在创造性和个性化的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浅论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拓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07.
[2]孙玉霞.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