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水平早已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必须需要进行学习的一项基础知识,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要进行培养的重点。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也可以训练思维。然而,根据近几年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课堂中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难点,怎样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现对此进行简单探讨一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严谨态度;加强计算练习;掌握计算技巧
小学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课堂练习,而是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小学生虽然说对事物都怀有较高的好奇心,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应该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计算知识,加强计算训练。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具有耐心,加强学生的课堂训练,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一、培养严谨态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考能力很强,同时也比较积极活跃,在做题认真方面存在一些马虎的现象,这在数学计算中是非常不利的。数学计算讲究的是严谨的态度,對于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这一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做题中就能够发现,如果学生怀有严谨的态度,这样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就不容易出现错误,而如果学生做题的时候马马虎虎,那么就很容易在做题时出现一些错误。这样长期会导致做题时总是出现错误,对学生成绩的提升也非常不利。
例如,在教授“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小节时,由于这个小节的乘法容易出现细节性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让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先要求学生计算一组,要求必须要将计算的全部过程都罗列清楚,这样便于检验。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相互交换检查,先比较答案,再检查过程,由于乘法类的计算题,容易忘记进位,因此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养成计算的好习惯。
二、加强计算练习
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才能够更好地形成计算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应当选择最基本的方式抛弃过于复杂的,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课堂上的训练十分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增强学生的计算训练,熟练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做题中以及实际生活中运算起来。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情况,让学生在课下时也能够得到一些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计算熟练度的训练也是如此。
例如,在教授“20以内的加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提前准备好计算的题目,在黑板上写上一道题,然后就让小组学生进行计算抢答,答对题目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小学阶段的学生好胜心都比较强,教师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进行练习,还能提高计算的积极性。而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计算能力,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学生在求生心的激励下,也就会重视所要计算的每一道题目,提高课堂中教学效率。
三、掌握计算技巧
做题都是有技巧而言的,数学计算题也是如此,一些细小的计算步骤通过一些简化省略等都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快速计算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对学生的计算训练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好一些基本的计算技巧,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到,计算的时间也会大大节约。这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是不显作用的,但是对于学生以后更加高难度的知识学习来说,掌握这些计算技巧就非常有必要。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进行这一小节的讲解时,需要注意技巧方面的讲解。由于小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的相似,因此在教授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将小数乘法转化成为整数乘法,让学生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再使用对比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建立起学生的这种思维之后,再让学生对这种方法不断加强练习,在思考中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把握好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这样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容易,也不易出现细节性的错误。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下同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重视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能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恰当的教学引导下,在课堂中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多加辅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步调自主跟进学习速度,可以把计算的难点逐渐攻克,使数学课堂变得相对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从而培养学生自己进行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卢静.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2]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