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金
摘 要:随着现如今教师教学任务的加重,课堂中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导致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能力不强。在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对课文的词语句子的讲解以及课文内容的分析上了,只是让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进行朗读,很多学生都并没有表现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现在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朗读能力,导致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朗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好。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学生情感;教师教授技巧
朗读实际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有些能力并不是只听讲就可以获得的,要从学生自己的朗读中找出语感,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产生对朗读的兴趣。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朗读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相信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营造朗读氛围
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朗续训练,必须要充分激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做到全心投入到其中。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注意朗读时间的长短,单纯进行朗读只会使学生读得无聊乏味,从而降低朗读的兴趣。教师需要适当地为学生朗读创造条件,创设气氛让学生愿意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时放些音乐,营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在阅读中找回感觉,提升个人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比较有感染力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先用动情的声音给学生讲解一些在那个时代,吃水的困难,然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教师让学生进行自己预习课文文章,然后培养自己的情感。教师找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学生在朗读中用到教师刚讲解的内容,就会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在文章中,用心体会出来。
二、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不同的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先体会文章想要传达出什么情感,然后给学生可以播放相应的音乐或者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酝酿自己的情感,从而在朗读中去找到那种感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情感都是需要激发出来的,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教授“要下雨了”这一课时,教师问学生,将要下雨之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思考,然后回答,学生在自己的印象中已经勾勒出了下雨的景象。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己试着朗读课文,并找学生进行尝试着朗读。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后,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分析,学生有哪里不够标准,教师需要指出来,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夠再接再厉,丰富自己的情感。
三、教师教授技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给与学生一定的帮助。通过教师对文章的指导,学生对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朗读把感情读出来,表达出来。但是这不是指单纯朗读技巧,因为只是单纯的按照朗读技巧朗读时,虽然有较好的韵律,但却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深入理解,将课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与朗读进行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朗读出来,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大禹治水”这一课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朗读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去通读文章,并分析得出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事情的开始,高潮以及结尾都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特别是大禹路过家门口却没有进去,这其中蕴含的感情是最丰富的,学生需要对这些情节进行重点思考。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大禹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体现出了大禹无比崇高的情感。学生朗读之后,也能够对课文的感情理解得更好一些,对课文也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重视好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朗读情感。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大好时期,因此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和分析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将这种情感体现在其中,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兴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