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摘 要:自从多媒体教学工具普及于高中生物课堂后,很多教师都将其视为促进教学的有力武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多媒体工具的应用之道,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简要探讨了多媒体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三点具体应用,分别是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模拟演示动态或抽象过程,突破知识重难点;化解课时矛盾,增进课时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应用;个人心得
自从多媒体教学工具普及于高中生物课堂后,很多教师都将其视为促进教学的有力武器,但也有部分教学囿于传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善于应用多媒体工具,以至于难以充分发挥其功效和价值。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就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多媒体工具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多种信息和呈现形式于一体,利用它来传达知识,不仅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多感官接受信息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特别是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播放功能,非常适合创设具体生动的直观画面情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多莉羊的性状及其培育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画面情境会直观地观察到多莉羊的性状和提供细胞核的母本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蛋白质与DNA);基于多莉羊的例子猜测,蛋白质与DNA哪一个是遗传物质?怎样设置实验来加以验证?这样,基于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情境设置一些指引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最终引出验证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再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由于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虽然能理解课本上给出的定义,但未必能切实地把握,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创设画面直观情境,呈现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作为学生把握这一概念的辅助,就比较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这个简单例子不难看出,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画面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二、模拟演示动态或抽象过程,突破知识重难点
高中生物很多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生物状态或生物过程来说,一些学生往往习惯于静态分析,对于其动态性则把握不到位,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动态而形象的模拟演示,同时辅助以具体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直观清晰地观察过程中加以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其掌握相关的生物概念或规律。比如关于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教材上虽然有相关过程的图片,但由于是静止的,很多学生并不能轻易地在脑海中想象出相关的动态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切实掌握知识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可利用flash课件呈现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而清晰地看到转录时DNA作为模板的解旋、四种核糖核苷酸进入细胞核连接成单链RNA,以及合成完成后RNA穿出核孔进入细胞质。这样一段形象而生动的动画无疑要胜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在看过之后就会很容易理解相关知识并留下深刻印象。类似的,其他诸如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植物细胞壁的失水与吸水,甚至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无法或很难直接观察到的生物现象或过程,都可借助多媒体工具制成想象的动画,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授课效率。
三、化解课时矛盾,增进课时效果
高中生物知识内容众多,课时安排上通常比较紧张,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尤为如此。而应用多媒体可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从而有效化解课时矛盾,增进课时效果。教学实践早已证明,多媒体教学的效率要比传统方式下的教学高出甚多,这一优势决定了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节省出宝贵的教学时间,从而给予教师灵活安排教学规划,充分利用课时价值的有利空间。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而灵活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既能更好地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又能随时学习一些实践操作技能,理论实践有机融合,省时高效,大大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缓解课时矛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备课组和教研组人员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不仅有助于个人和整体教研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执教人员更为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和大纲,从而吃透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多媒体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三点具体应用,分别是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模拟演示动态或抽象过程,突破知识重难点;化解课时矛盾,增进课时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多媒体工具的应用之道,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鲁菲.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 2016(8):64-64.
[2]罗坚.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 新校园(中旬), 2016(9):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