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勇
摘 要:毋庸置疑,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实施的班级管理措施更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初中阶段实施有效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所谓班级管理,主要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引领学生对班级中的不同资源进行计划、协调、组织、控制,并最终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只有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而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更是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对新课标的理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并且要不断对每一个管理环节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1.优化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对师生关系进行优化。教师应该明白,只有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让学生打开心扉,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此,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改变刻板的管理方式,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对师生关系进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为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进行本班的班级管理活动时,为了对师生关系进行优化,我十分重视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认可,并用温暖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引导。如:在初中阶段,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我很少直接对学生进行训斥,而是会用宽容的态度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对给予学生一些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自主进行判断,然后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当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关注学生德育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难发现,德育逐渐成为首要的教育内容。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德育情况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德育内容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从具体内容来看,德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如: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我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比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些知识探索的活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集体活动,以此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谊。最终,通过不同的活动,逐渐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3.引导自主管理
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产生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更加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希望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管理活动,以此来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本班的班级管理为例,随着学生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开始将更多的管理自主权交给学生。当然,自主并不是指放任自流,而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主性。于是,我尝试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了自主管理。首先,我引导学生遵循《中学生守则》的整体原则,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之后,我通过“值日班长”的方式,组织学生轮流进行了班级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最终,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了班级管理的实际效果。
4.注重家校共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级管理理念也在不断革新。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就是更加关注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将家庭教育纳入到班级管理的体系中。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拓宽班级管理的范围,从而扩大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如: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都是我和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会不断向家长渗透一些当前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我还会请家长配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最终,通过这些方式,有效促进了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教师需要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且要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以此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玉荣.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2):78.
[2]吴慧聪,宋浦君,张慧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