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摘要:本篇文章通过简单说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当前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安全管理进行举例说明,希望能给予相关工作者一定的思考和启发,从而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让施工环境能够变得更加安全有保障。
关键词:管理者;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对策分析
引言
安全管理作为贯穿建筑施工始终的重要工作内容虽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关联,却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困扰,需要我国建筑企业管理者能够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手段,从而让工程建设得到保障。
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中高层建筑在越发增加的同时,却也给城市和社会带来了更多安全隐患。尤其是近几年来因为缺乏安全管理造成的安全事故更是让建筑企业面临更多来自社会和公众的质疑,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基于这种情况,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只有采取高質量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让人员、资金和设备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才能让施工现场存在的漏洞和潜在风险极早被发现并解决,才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马上进行救治和及时止损。
因此,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企业不能被眼前的成功蒙蔽双眼。如果再不看到表象背后的安全隐患,我国的建筑企业不可能走的更远。只有居安思危和深谋远虑,不断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才能帮助建筑企业取得长久的发展[1]。
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状分析
施工现场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作业场所,现场是否满足安全性和规范性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但是我国当前的施工现场并不满足这一点。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普遍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首先,施工现场作为一个事故频发地区应该增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规范作业。可是工程企业并没有做好日常的人员监督和管理工作,只是将管理的重心全都集中在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在长期工作中不仅容易掉以轻心,甚至为了节省时间会采取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久而久之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施工现场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不仅堆放着很多材料、机械设备和临时施工建设等,并且管理人员也只是在形式上注重管理,并没有通过必要的设备检测和环境检测。因此,缺少安全评估作业和安全数据不仅导致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让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2]。而在施工前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将安全管理计划与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出入,进而导致安全管理的执行力非常低下。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或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而在这期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和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多种情况,让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作业受到影响。而不科学的施工计划和管理不善也会让疲劳作业和交叉工程施工变成施工现场的一种常态,进而更难以做到精准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当危险系数持续增加,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应对机制,造成的损失将难以预计。
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一) 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无论是何种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安全管理意识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宣传工作并不只是一句空喊口号,而是要让施工人员真正意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和个人密切相关。一方面,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视频或者模拟事故现场的方式让施工人员能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3]。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贴横幅和做好日行检查的方式,不厌其烦的强调安全,从而让安全意识能够深深植根于每个施工人员心中,在施工现场时刻保持警惕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配合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并不是只靠说就能做到,还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提高安全意识也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让安全的意识真正融入到施工作业中。因此,在进行施工前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勘查,需要通过科学分析和认真查找,从而将现场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排除。不仅要将前期造成安全事故的设备或材料列入施工方案的黑名单,同时对于新引进的设备也要通过检测实验,从而在源头杜绝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 对施工现场的财产安全进行管理
建筑工程不仅施工周期长,同时涉及到的材料和设备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首先对建筑用材进行安全管理,既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能避免对用材造成不必要的耗损和浪费。主要通过对建筑用材进行分类保管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这是因为建筑施工所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化学反应,轻则导致材料无法继续使用,例如被化学物质腐蚀的钢铁,如图(1),严重的话甚至发生爆炸等破坏性强的事故。只有通过将施工现场的建筑用材进行分类保存,尤其是对一些容易挥发或者氧化的材料更应该进行密封处理。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因为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现场环境混乱而出现设备丢失和损毁,累计下来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因此,采取必要的材料设备看护作业非常有必要,不仅能减少丢失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能避免被偷窃或用于违法行为。通过安排专门的材料看管人员,并且实行材料设备的实名认领制度,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发生[4]。每个施工人员在每天使用设备前都应该进行实名登记领用和实名登记归还,管理人员在每天施工结束后都应该根据材料领取名单对设备进行一一检查,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财产的安全性。这种做法也能对施工人员起到管理和制约的作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保管公共财产。
(三) 对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进行管理,并不仅局限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同时还有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居民和行人都是需要进行人身安全管理的对象。因此,制定安全施工的标准规范流程和管理制度是重要前提和保障基础。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作业,而当遭遇突发情况时应该马上停止手头的工作,并寻求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恢复工作,避免因为施工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让危险进一步扩大[5]。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管理也是实现人身安全的重要方式。不仅要避免工人持续高强度的作业,同时也要在危险系数高的项目中采取多人配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而管理人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必要的指导,才能确保危险项目顺利结束。此外,在日常工作之余施工人员和管理者也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学习自救知识,并自觉做好自我检查。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目前正保持猛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监督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尚且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随之可能转变为风险事故并带来安全事故[6]。因此,应该将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建立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才能在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做好必要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马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7(16):106-107.
[2]谭语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J].山西建筑,2017(02):256-258.
[3]陈舜标.探讨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147-148.
[4]吴家才,燕全志,岳学峰.关于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8(9):238-239.
[5]许明君.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 23(10):00024-00024.
[6]郭春旭.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 江西建材, 2017(3):253-253.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