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摘要: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前期的测量工作为水利工程提供了设计以及预算、审计的基础数据,是水利工程能够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以及机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数据产生误差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来增加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水平;提高;
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水利大国,大兴水利是各个时期民生项目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随着水利工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对项目前期测量准确性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在测量工作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在测量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减少误差的产生。
1水利工程测量的意义
前期的测量工作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水利工程也不例外。水利测量工作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全过程,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的快慢以及工程质量的高低。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水利测量数据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设计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如果水利数据有误差,就会导致设计产生偏差,最终给施工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影响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第二,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容易沉降以及偏离的特性,所以为了避免后期的重大损失,就需要在前期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防患于未然,避免后期不可逆损失的产生。第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前期通过测量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那么将有利于施工人员规避风险,保障自身工作安全。
2影响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因素
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其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全过程,因此造成水利工程测量误差的因素也是多样性的。
2.1外部环境干扰
多数的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是在室外环境下实施的,所以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例如,部分水利工程地处偏远山区,地理情况较为复杂,自然环境较差,如果在测量时遇上恶劣的天气,那么测量仪器摆放的稳定性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因而会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技术人员素质低
水利工程的测量是复杂的,测量过程需要用到许多操作复杂的仪器。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与现实工作的脱节以及测量队伍中半路出家、滥竽充数人员的存在。部分技术人员对仪器的使用原理不了解,不能全面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那么极有可能在测量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从而导致后续测量数据产生误差,最终影响工程质量。
2.3设备陈旧落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旧破损的测量设备往往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测量单位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所以对破旧设备没有进行及时更换,使用老舊设备,就会产生测量误差,因此被服务单位很有可能对测量单位的服务质量产生疑问,导致测量单位的发展停滞不前。
2.4测量质量管控不到位
水利工程验收过程中,建设单位总是把重点放在工程主体质量和附属工程质量的检验上,但是却疏忽了测量质量的验收,这就更不用说在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管了。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会导致水利建设单位忽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会严重阻碍测量工作的技术升级和发展。
3提高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措施
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是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虽然测量误差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可以想方设法的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度,为后期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3.1认识水利测量的重要意义
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在施工前期,发挥着基础性引导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效率具有督促作用;在验收阶段,能够提供检验工程质量的标准。所以应该重视测量工作的意义,避免测量工作人员的测量工作敷衍了事,甚至数据造假,影响工程质量,造成重大损失。
3.2测量前做好充足准备
为了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水利测量工作的精确度产生影响,那么测量单位就要在测量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将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校正,避免问题仪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其次,可以对测量地区的天气进行一个预判,并结合相应的天气预报来确定测量时间。再次,还可以进行预测验,从而来确定干扰因素最小的测量点,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3.3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
近年来,水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前期测量精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原有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最后必定被市场所淘汰。在科技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测量单位要想突出重围,在市场上占据一方天地,就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购置科技型新型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来增加测量的准确性,为现代水利工程更加精准高效的施工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
3.4对测量过程加强控制
水利测量是动态的,每时每刻的测量数据都会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部分测量单位在测量时虎头蛇尾,不重视测量过程的控制,忽视细微因素的干扰,最终导致测量数据产生偏差。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过程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检测形式,并对最终的测量数据进行反复核验,避免因为检测过程出现疏忽,产生测量误差的现象。只由全过程的严谨操作以及严格管控,才能全方位的保障测量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5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测绘主管部门作为测绘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管理主体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组织测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考试,对测量单位进行考核。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要积极发挥协助监管的作用,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入会单位的测量水平,避免滥竽充数的测量单位扰乱市场秩序。此外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设置公司监管部门,制定监管体系,由自身的监管部门对测量部门进行日常督查考核,以提高企业测量水平,提升企业口碑。"三管齐下"的质量监管体系势必会促进测量行业的良性发展。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上升。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作为一项技术要求极高,影响因素较多,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的民生实事项目,水利工程的保质保量完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汪露.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2]滕红霞. 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李东升.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常见问题及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8-28.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