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梅
摘 要:农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信仰状况直接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坚持开展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理论创新与农村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宣传与保障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理论的科学性与通俗化紧密结合、传播方法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紧密结合等方面,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过程。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和重要主体,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认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农民群众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深入推进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理论创新和农村实践紧密结合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02)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要求其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结合,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发挥它的普遍性作用。我们党在 98年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各个阶段的时代主题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
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把“灌输”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动农民群众参加革命的“牛鼻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由城市走向农村、由“精英”走向农民大众,成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国初期,农村价值观念混乱和思想多元化的问题突出,“三大运动”和“三化一改”背景下的多形式多渠道的马克思主义宣教活动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得以增强,为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大跃进”、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口袋鼓了,脑袋空了”等问题随之而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引领农村社会“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和思想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农”问题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进了土地三权分置、精准扶贫、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的内涵。
由此可见,基于农村实践的理论创新,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不同时期的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手中不会过时的“精神武器”,这是顺利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石。
二、坚持理论宣传与保障农民利益紧密结合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程度”,理论满足国家的需要實际上就是满足这个国家人民大众的需要。我们党在农村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坚持把表达农民的诉求、维护农民的利益、满足农民的需要作为立足点,让农民群众在切实的物质、精神满足中认同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准确抓住了当时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在广大农村深入宣传、落实党的土地政策,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引导农民群众积极主动投身革命。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农民群众的生产、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农村和城镇间的差距,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随之增强,为理论宣传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新需求是当前农村理论宣传的立足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事实是农村理论宣传的着力点,也是农民群众自觉学习、践行理论政策的内在动力。
三、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与通俗化紧密结合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在宣传普及过程中必须保证科学完整,才能彻底掌握群众,任何偏离与误解都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紧密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农民群众的学识、思维、兴趣等要素,用农民群众习惯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宣传理论,从而起到发动、教育、引领农民群众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身体力行实践理论的通俗化,1927年在江西首次提出了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雏形: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功。每一项都非常具体、浅显,契合了当地老百姓的语言习惯和利益诉求,从而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邓小平同志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释道理,1962年在谈“大包干”时第一次引用了:“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民间谚语,精辟入里,通俗易懂,在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三农”工作时语言高度凝练、深入浅出,其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等语言深入人心,易于被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并认同。
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与通俗化相结合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尤为重要,脱离农村实际、农民需求的话语、方式都是行不通的,必须结合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彰显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这是顺利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心理认同基础。
四、坚持传播方法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紧密结合
列宁曾经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我们党历来将显性“灌输”作为宣传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基本方法,同时充分利用隐性传播的文化载体,将宣传内容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目的。
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专门成立以红军为主要力量的演讲队,组织扫盲班、夜校等方式在农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参加革命跟党走的信念。同时,通过歌曲、民谣、戏曲、戏剧、舞蹈、墙报、标语等群众性文化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有机融合到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报告员、宣传员、广播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展览室、夜校、科技站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进行党的思想宣传教育,重塑农村意识形态,进而发动和组织群众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我们党积极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實现“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在巩固村庄大喇叭、宣传栏、宣传画、标语、电视、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介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介和互联网技术,构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准确及时的宣教平台,确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4做好新时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守住农村意识形态主阵地,既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又要立足农村实际进行创造性探索,通过拓展思路、创新路径、优化队伍打通理论宣传普及最后“一公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 11页.
[3]《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4]《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新华网,2018-8-22.
[5]谢仁生.民生改善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6]肖芳.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李春会.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何玲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与路径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9]阮晓菁.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