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李翠英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1 什么是钙磷代谢紊乱?
所谓钙磷代谢紊乱,主要指的是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所出现的一类常见并发症。如果病患的血液内长时间磷元素含量偏高,除会造成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以及维生素代谢障碍之外,还可能造成心脑血管病理性变化。这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利用何种有效方式,积极控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者血磷水平,有效纠正矿物质以及骨代谢异常,积极防治并发症和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一直为临床关注的热点话题。
2 磷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磷为一类微量元素存在于人类机体中。相关统计证实,每个人身体内磷含量大约为700克,在此其中有600克存在于骨骼中。只有100克在骨骼外。而就是这100克的骨骼外磷元素绝大部分储存在细胞中。于细胞外流动的仅有5克多一点。
细胞外液中的磷元素中,有75%和蛋白相互结合,其被称之为有机磷。该部分有机磷无法被肾脏以及透析排出体外,剩下的磷则会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病患的血液循环中,能够被肾脏或者透析设备予以清除。
现如今,相关调查证实:高磷血症是造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高危因素。并且值得说明的是,高磷血症和血透病患的心血管病发生概率以及死亡率存在关联性。
发生钙磷代谢紊乱之后,怎样实现自我管理?
当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之后,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围绕自身开展计划性强、针对性高的3D综合管理过程。
(1)药物治疗
机体内的磷元素被分为外源性磷以及内源性两类。慢性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病患,其有较高的概率会发生混乱现象。在此其中,外源性磷以及内源性磷均为血磷上升的主要原因。
内源性磷通常来源于人体骨骼的磷释放入血。而外源性磷则来自于肠道自食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如何有效控制外源性磷以及内源性磷,是一个摆在患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要想控制内源性磷,应当利用有效方法阻止骨骼内磷元素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慢性肾病终末期病患,均伴随较高水平的PTH。而高PTH会引致转移性骨病发生。磷元素就会持续性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继而导致患者自身血磷水平居高不下,引发肾性营养不良,以及血管钙化现象。同时加大患者骨折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的目的在于:经过积极控制维持性透析患者PTH水平,有效纠正高磷血症,积极控制甲状旁腺增生,有效维持骨健康,抑制血管钙化进展。
维生素D受体激动药物能够积极治疗高骨转运,减少骨骼内磷元素释放量,降低内源性增加,避免患者出现高磷血症。
现如今,市面上常用降低血磷的药物为骨化三醇以及选择性维生素D等等,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全面掌握用药指征。相关药物能积极纠正异常化骨转运,降低骨力释放量,降低血磷值。
从外源性磷控制方式方面来看,由于其主要来自于胃肠道内食物中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可经过使用磷结合剂控制外源性磷具体量。
当前,依照药物中是否含有钙质,磷结合剂可以被分为以下2个类别:
含钙磷结合药物主要指的是醋酸钙以及碳酸钙。醋酸钙需在进餐中同时服用,全面咀嚼碳酸钙。令其颗粒和食物全面混合,并去掉食物中的磷。
钙磷结合药物包含碳酸镧以及司维拉姆等等。和诸多药物相比,碳酸镧能够起到显著的降低磷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該药品费用较为昂贵。因此患者们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可 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选择用药。
(2)饮食治疗
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方面来看,病患应当遵循三高一低原则。所谓“三高”主要指的是高必需氨基酸、高优质蛋白、高热量。“一低”则指的是少进食高磷食品。值得重视的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补充适当水溶性维生素。另外还要调节水分及电解质平衡。以此为前提,依照具体透析次数及肾功能等加以调节。
对于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讲,每天磷元素摄入量应当控制在800~1000mg以下。常见的高磷食物包含动物内脏、口蘑、坚果、蛋类、奶类、全谷类食物、肉类、豆类、汽水等等。严格限制钾摄入量,应在1克1天。尽量避免使用高钾食物,例如:南瓜、土豆、葡萄、香蕉等等。
(3)加强透析治疗
人体每天摄入后吸收的磷约600mg,透析只能清除血液中未结合的磷。况且由于磷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磷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速度较慢,明显长于常规透析时间,故透析清除磷不彻底,所以想要清除更多的磷必须增加透析频次或增加每次透析时间。同时适当增加HD患者活动,可动员肌肉中的磷入血,增加总体磷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