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小军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用药依从性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服药,与遗嘱一致的行为,称病人依从,反之则称为非依从,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 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3类,在实际治疗中这三类依从性各占1/3[1]。患者对于具体用药的依从性,即为该具体药物的依从性。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对于三位同样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医生给予的处方都是同样的,口服某药物每日三次,每次三粒,连续用药一个月。患者A完整地做到了医生的嘱咐,即叫做完全依从性;患者B每日都会口服药物,但是有时候每次口服一粒,有时候每日只口服一次,即叫做部分依从;而患者C间断性地服药,完全忽略医生的嘱咐,即叫做完全不依从。
对于很多患者而言,其实依从性是个很陌生的概念。但事实上,对于临床治疗过程而言,依从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药物上市之前,所有的药物都必须经过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医生首先要求的是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必须达到95%依从性以上,如果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的依从性没有达到标准,那么无论这个药物对于这个患者是否有效,是否重要,该患者都会被立即要求撤出该试验,并且所有发生在这个患者身上的数据全部作废[2]。众所周知,药物的临床试验是药物的临床运用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而这个参考标准的制定依赖于参加临床试验的高度依从性。但是实际上,很多药物虽然在临床试验中能够展现非常好的药理活性以及很少的毒副作用,并因此获批上市。但实际上,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由于患者的低依从性,很多药物不能展现很好的药理活性,甚至表现出了巨大的毒副作用,这使得很多具有优良作用的药物永久地居于二线治疗,更有甚者被淘汰出市场,花费在这种药物的巨大心血付诸东流。
举个例子来说,药物A对于某种慢性病的治疗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患者坚持服药,同时药物A与其他常用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会造成一些无法预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服用期间不仅没有坚持服药,而且常常服用说明书上其他禁止联用药品,导致严重毒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安全。这样的数据一旦上报到国家局,就会对这个药物A的药品安全性提出挑战,甚至于到后面不会推荐使用这类药物。然而实际情况确是,如果患者能够很好地按照医嘱服用药物,能够避免很多诸如此种情况的发生。
低依从性问题目前已经非常严重,数个严格的研究中发现, 发达国家的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均值只有50%。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资源不足以及不平均,非依从性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要更加严重[3]。举个例子,在中国、冈比亚以及塞舌尔三国的高血压患者中,药物依从性只有43%、27%以及26%。在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这个数字大约是51%。在抑郁症患者中,抗抑郁药物的依从性大约只有40-70%。在澳大利亚,只有43%的哮喘病人依从处方服药并且只有28%按照处方使用预防药物。在艾滋病的治療中,根据具体药物和地域不同,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为37%到83%之间。由于每个国家人口健康主要由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所决定,上述数据展示了我们所面临的无穷挑战。
当前慢性疾病的负担在不断扩大,因此非依从性问题将随着这些慢性发展疾病比例的扩大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慢性病、心理疾病、艾滋病以及肺结核目前占据全球疾病总量的54%(2001)并且将超过65%(2020)。与常识不同,慢性病和心理疾病同样也是国家的重要负担,占据了疾病总量的46%(2001)并且将上升至56% (2020) [3]。
贫穷和慢性病之间也是互相作用的。无论地区、文化或者发达程度,穷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保持健康需要食物、卫生和医疗;但是赚取这些资源需要健康的身体。由于缺乏合理的治疗方式,贫困家庭中的成员需要承担更多负担去照顾家庭中的慢性病患者而牺牲自己的发展,尤其是女性。长期贫困人口由于生存的压力往往无法照顾到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包括对于用药和治疗的依从性的管理。反过来,低依从性又导致本已有限的治疗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改善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难度。
所以提高用药依从性是非常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又是真的一针见效的方法,只要我们患者尊重医生,谨遵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那么治疗效果将会轻而易举的显现。
参考文献
[1] 蒋雷.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5):83-86.
[2] 蔡仲威.药师临床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2):62.
[3] 刘红星,张小莉.药物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