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维恩
【摘 要】目的:研究疾控中心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高血压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某社区经过血压普查的高血压前期社区居民50例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社区居民应用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对照组社区居民行定期血压检查,对比两组居民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在实施干预之后,对照组社区居民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改善情况均要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可以控制高血压前期社区居民的血压水平,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高血压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高血压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指数较高,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数的逐步增多,致使高血压的患病数量逐年呈上升态势。高血压极易致使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地威胁。但该病的前期表现不是很明显,社区居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最后进展为高血压的几率较高,故而应对其进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1]。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高血压前期社区居民50例,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样本,旨在探究应用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在高血压前期人群当中的预防作用,具体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某社区经过血压普查的高血压前期社区居民50例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中男女社区居民分别有13例、12例;社区居民年龄最小的35岁,年龄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为(52.3±11.5)岁;实验组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1.9±11.7)岁;此中,男女社区居民分别有14例、11例。这些社区居民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恶性肿瘤性疾病的社区居民;排除不能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工作的社区居民;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意识障碍的社区居民。将选取的50例样本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予以计算,结果发现组间差异较小,符合正态分布(P>0.05),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 方法
我疾控中心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得到了相关的支持。实验组社区居民应用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主要内容有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2]。对照组社区居民只行定期的血压检查。
1.3 指标观察
为居民建立个人档案,观察记录影响高血压的相关信息。同时对比两组社区居民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描述,检验值是x2和t,当差异P<0.05时,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社区居民在干预中的基本情况
实验组社区居民在实施干预中的不同时期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发展达标率均逐渐提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两组社区居民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社区居民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对比,差异不大(P>0.05),不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社区居民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说明差异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具备不可逆性的特征,該病会导致社区居民的肌体动脉出现病变,继而对其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对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高血压前期人群若能实行有效地防控,可使其出现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降低。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主要是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全方面的健康宣教,增强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使社区居民认识到高血压前期的危害及危险性,进而提升社区居民的自主管控力。高血压疾病出现的原因较多,多数社区居民都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酗酒及运动不多等。通过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去改进社区居民的生活,对社区居民血压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而使高血压出现的可能大大降低[3]。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社区居民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情况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结果再次说明了此方式的可行性。总而言之,高血压前期社区居民应用社区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血压状况,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完全可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贾秀平.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干预价值探讨[J].特别健康,2019,(23):110.
[2] 杨续瑞.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检测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108-109.
[3] 姜海霞,王英灿,商庆新.济南市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影响因素及中医体质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0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