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摘 要】目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与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期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之后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血钾、血钠、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和对照组无太大差异(P>0.05);研究组的PAC以及ARR(PAC/PRA)站、卧位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RA卧位值高于对照组而站位的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其会表现为PRA、PAC与ARR等水平的异常,应用此类指标可以对该疾病有明确的诊断,便于对症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表现在患者的机体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此类患者通常会继发高血压以及低血钾等相关疾病[1]。本疾病发病率不高,其临床诊断结果较不准确常有偏差,对于继发有高血压的患者其不仅存在血压异常,还可能会有周期性肌无力以及头痛等病症[2]。绝大多数的患者在确诊后进行合适的治疗便可以痊愈,其对于临床辨别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0岁,平均(45.5±1.9)岁。将同时期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3岁,平均(46.5±1.8)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可性差异(P>0.05),入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且已签订知情同意书,获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钠、血压及血钾
等有关检测,检验前对患者停止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等药物,防止干扰激素的应用使检测结果不准确。两组患者均于清晨抽取卧位空腹静脉血,之后对其应用40mg呋塞米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在其保持站立位2h以后,再对患者进行静脉血的抽取,对2次所获取的标本进行卧位和站位下的PRA、PAC以及ARR(PAC/PRA)的指标检测,统计获取的检测结果,从而对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钾、血钠、以及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各项数值。1.3.2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在卧位以及站位下的PRA、PAC以及ARR(PAC/PRA)的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用X2(%)检验,计量用t检测()檢验,有差异P<0.05。
2 结果
研究组血钾、血钠、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和对照组无太大差异(P>0.05),见表1。
研究组的PAC以及ARR(PAC/PRA)站、卧位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 PRA卧位值高于对照组而站位的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在50年前由Conn首次诊断而来,现阶段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际内分泌组织将其归类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无法调节的、钠负荷无法抑制以及醛固酮出现异常的升高[3]。醛固酮增多症其属于分泌出现异常的生理性的疾病,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指的是由肾上腺所直接引发, 继发性是指由肝硬化等其他病变所引发[4]。醛固酮增多症由于患者机体出现异常的分泌而造成诸多并发症的出现,如高血压等,但本病发病几率不是很高,所以在临床诊断当中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继发性的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存在夜尿量增多、周期性四肢无力以及头痛等首发的症状表现,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通常给予相当的重视。如果患者有明显低钾血症存在,在降压药物长期应用而血压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时就应考虑其存在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本文主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该疾病继发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主要目的就是研究怎样提高合理性的早期诊断,从而使患者的治愈率获得提高。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血钾、血钠、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虽然研究组的血压水平略微高于对照组, 但对于评估是否存在醛固酮增多症没有作用。对于ARR等指标,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认可的诊断本疾病的唯一指标,本文中检测两组ARR等指标发现,研究组的PAC以及ARR(PAC/PRA)站、卧位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 PRA卧位值高于对照组而站位的值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ARR等指标的变化确实对疾病的诊断有明确的作用,为治疗确定了合理的方向。
综上所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其会表现为PRA、PAC与ARR等水平的异常,应用此类指标可以对该疾病有明确的诊断,便于对症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欢,孙兆林,罗光恒.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外科治疗[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1(1):69-72.
[2] 宋颖,罗婷,肖明,等.单侧肾上腺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诊应对[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12):1037-1041.
[3] 周亮,朱育春,魏强.从外科角度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规范化诊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9,40(4):253-256.
[4] 李启富,曾正陪.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和确诊试验的再认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6):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