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静 袁胜娟 梁彬 董烨
【摘 要】:目的: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分析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电脑抽签的方式选择我院2019年全年接诊的危重症患者9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以及患者自身的康复情况。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以及患者整体的康复情况要由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相比于常规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方法也日益丰富。从现阶段的临床应用情况来看,除常规的营养支持方法之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本人的关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物质吸收率,与此同时,对于患者的后期康复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中就针对常规营养支持方式以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全年接诊的危重症患者9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7.6±4.8)岁,对照组46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8.1±4.3)岁。两组患者整体病情严重程度明显差异,对比价值较高。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种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常规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实时干预,定期调节患者的体内微循环,做好针对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工作,确保患者的机体内部环境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稳定[1]。
其次,在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耐受性,营养剂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2]。但是,要保证选择的营养剂能够对患者机体进行全面营养支持。营养剂不仅要保证具有能够维持患者机体正常运转的脂肪以及蛋白质,同时要具有足够的糖量,干预过程中主要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速度以及注射量需要依据患者的肠道耐受性确定。
1.3 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患者接受营养知识治疗后,机体正常运转所需营养能够全面得到满足说明营养支持效果良好,机体正常运转所需营养能够基本得到满足说明营养支持效果较好,机体正常运转所需营养无法得到满足,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说明营养支持效果较差[3]。
其次,分析两组患者的后期康复情况,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康复情况良好,说明治疗显效;临床症状有减轻,但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说明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未减轻,部分患者器官功能受到影响,病情进一步加重,说明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效果
从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营养支持达标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的总营养支持达标率为82.61%,观察组的总营养支持达标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统计数据的整体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具体统计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
营养支持情况是影响患者康复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能够间接反映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价值,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3 结果
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不仅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机体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患者自身的康复[4]。但是,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营养支持临床效果,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为重症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的问题,但是,干预效果依然有待提升,不仅会制约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患者在机体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5]。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十分有必要,近几年,场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受到了医学届的广泛重视,通过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不仅能够全面提升患者的营养吸收率,对于患者的后期康复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营养支持干预的基本原则,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确保肠内營养支持的积极效益能够得到全面发挥,降低患者并发症问题的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吸收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营养不足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从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通过早期肠内营养知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一方面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绍果,石美霞,王乐乐,胡晓瑾,苏琳.两种量表在危重症病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07):1250-1252.
[2] 王芳,姚志清,陈璐,傅巧美.早期低热卡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05):748-753.
[3] 李子建,陈伟.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要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03):289-292.
[4] 刘斌,宾文凯,陈小梅,贺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05):277-282.
[5] 安友仲.补不足 损有余 无监测 慎营养——再谈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0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