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10-14 07:10袁张丹
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合力职责导师

付 正,武 婧,袁张丹

(北京邮电大学 1.马克思主义学院;2.光电信息学院,北京 100876)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成败。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建立以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努力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1]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作为奋斗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两支最重要的力量,与研究生接触最多、关系也最为密切。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二者合力育人作用发挥的到底如何?导师管科研、辅导员管思政等各自为政的状况是否有好转?课题组对北京某理工科院校开展专题性调研,通过实证性研究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当前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找准他们在合力育人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导师合力育人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北京某理工科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及辅导员三个群体分别进行了调研,共收回来自研究生的有效问卷507份,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等学科门类,收回来自辅导员的有效问卷60余份、访谈40余次,导师访谈60余次。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作用的发挥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现状评估

为了解研究生对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情况的真实感受和评价,分别从他们对二者在育人过程中角色扮演的期待以及实际发挥效用两个维度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74.36%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和辅导员能够在育人过程中互相沟通、发挥合力,但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51%的研究生认为目前仍旧是导师负责学业、科研,辅导员负责思政和管理。

在对辅导员群体的访谈中了解到,辅导员普遍认为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协同导师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非常有必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以及部分辅导员和导师在育人目标侧重上存在分歧,使得二者的沟通频率不高、影响了合力育人效果的发挥。与此同时,部分辅导员表示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化,很难介入研究生最为关注的课程学习、论文写作、课题项目等教学培养环节,导致在开展工作时缺乏有效的抓手,只能依托班级或者党团支部通过活动组织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一些研究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育人效果受到影响。

在对导师的访谈中了解到,81%的导师认为有必要与辅导员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尤其是在管理和教育特殊学生群体方面十分必要,但对于没有异常表现的普通学生群体,不知应该采取何种途径协同辅导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还有8%的导师表示没有听过合力育人的概念。可见,合力育人的理念和意识在导师队伍中需要进一步普及,合力育人对象的范围也应该进一步扩大,而不能仅局限在特殊学生群体。

总的来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各行其是、各管一摊的情况依然存在,合力育人作用的发挥有待提升。

(二)导师与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呈现出的差异性及存在的问题

1.导师和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频率及效果的差异性

在针对导师和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频率及效果的调研中发现,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频率非常频繁与比较频繁的占到了56.8%,而与辅导员沟通这一比率仅占到了15.19%,可见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频率明显高于辅导员。

对于影响研究生与导师沟通效果的因素,58.97%的学生认为导师工作太忙,42.41%的学生认为师生考虑问题角度方面存在差异,而与导师关系生疏不好意思开口的占比30.18%,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导师主要注意力在科研上、不想与导师沟通这些事以及导师比较严厉等原因。而对于影响研究生与辅导员沟通效果的因素,47.34%的学生选择了与辅导员关系生疏不好意思开口,42.8%的学生选择了辅导日常工作太忙,而认为师生考虑问题角度方面存在差异的仅有26.23%,且仅有2.76%的同学选择了辅导员比较严厉作为影响沟通效果的原因。

可以看到,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由于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及科研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频率明显高于辅导员,这也意味着导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一定优势地位。但是,42.41%的同学认为师生考虑问题角度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与导师的沟通交流,而与辅导员的沟通中该因素的占比则降低了16.18%,可见辅导员在与研究生的沟通技巧、方式等方面较导师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在400∶1甚至更高的师生比及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压力下难以做到与每个研究生进行多次、深入的沟通交流,显然“育人有心”而“其力不足”[2]。

2.导师与辅导员职责分工及育人理念的差异性

为了解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的职责定位、优势劣势以及合力育人情况,对研究生在遇到不同困难和问题寻求帮助的优先级及效果进行了调研。右图的统计结果显示,只有当研究生面临科研压力、学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时才会优先寻求导师的帮助,而当面临诸如在校生活问题、人际交往压力、婚恋问题、经济困难等则优先寻求辅导员的帮助。这一方面体现了导师和辅导员各自在其主导的学业和科研以及日常管理和情感诉求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受教育的主体看来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界限依然明显。

过于分明的职责界定容易导致导师与辅导员在各自主导的领域中缺乏沟通交流意识,难以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而这种倾向性过强的分工模式也容易造成在一些功能交织、难以明晰谁应该负主责的公共区间中出现育人工作的盲点,导致学生的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图中显示的当学生面临身体疾病、求职就业方面的压力时,既想寻求导师的帮助也想寻求辅导员的帮助,这些既重要又有可能会出现育人盲点的公共区间,正是在合力育人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善的重点。

图 研究生面对不同困难优先求助的对象

在针对辅导员群体的调研中,73.33%的辅导员认为导师管科研、辅导员管思政的传统分工模式影响了合力育人效果的发挥。而对于辅导员与导师沟通主题的调研显示,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状态不佳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异常时沟通合作最多,而对于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求职就业、情感问题等主题沟通的则比较少,但辅导员认为很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加强与导师的合作。

而在对导师群体的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导师会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行为举动异常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主动联系辅导员寻求帮助,且认为在这些方面与辅导员发挥合力育人作用收效显著。而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求职就业等问题以及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则很少主动联系辅导员,究其原因,部分导师反映研究生心智成熟、很难改变,而且也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方面,导师与辅导员对于合力育人的职责定位存在一定差异,辅导员认为合力育人涵盖的范围较宽泛,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导师对于合力育人的定位则趋于突发性、个体化,这种职责认知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在一些本应发挥合力的领域出现育人盲区,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因缺乏定期沟通机制,导师与辅导员主动沟通的意识都比较弱,大都处在出现问题才沟通的阶段,而且沟通的群体也主要集中在特殊学生群体层面,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同学而言,二者合力育人作用的发挥有待提升。

二、合力育人效果不佳的原因剖析

(一)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意识及主动性不高

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及辅导员的三方调研发现,尽管总的来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育人目标一致,但在研究生的实际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却往往各管一摊,主动合作意识不强。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再次强调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并从七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3]。但仍有一些导师对第一责任人认识不到位,只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术和科研上的指导者,对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理念不了解,缺乏与辅导员主动沟通的意识。还有部分导师尽管意识到合力育人的重要性,但因对研究生思想动态了解不够、缺乏沟通技巧和方法,给学生造成师生考虑问题角度方面存在差异的印象,使得学生不愿意与导师主动沟通交流,影响了育人效果。

辅导员因自身所负责的研究生数量过多而常常深陷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没有太多精力与导师沟通,调研结果显示,仅有16.67%的辅导员能够做到每月主动联系1次导师,40%的辅导员每学期联系导师2-3次,而43.33%的辅导员每学期主动与导师沟通的频率不超过1次。部分辅导员往往因自身资历较浅、与导师年龄差距大、对研究生的影响力不够等原因缺乏与导师沟通的信心和主动性。与此同时,辅导员主要依托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很少参与其中,长此以往,不利于合力育人作用的发挥。

(二)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职责界定及分工存在公共区间

在影响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因素的调查问卷中,62.92%的研究生认为,合力育人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由于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分工存在问题。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体,在不同的工作模块中各自发挥着主导作用,例如辅导员主要在学校信息传达、党团事务、班级事务、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导师主要在学术研究、学业辅导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但对于诸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健全人格的培养、人生发展规划、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等难以具象化的软性职责,即难以划分谁应该负主责而是需要双方协同发挥育人作用的时候,由于缺乏清晰明确的协同育人职责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就会产生育人的公共区间,使得双方倾向于承担跟自己关切度比较高、职责明确的部分,而容易将模糊不清的公共区间默认为对方负主责、跟自己关系不大,因而不利于形成育人的合力。

(三)学校的合力育人机制不健全

现行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从导师的科研和教学方面设立考核指标,而对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则体现得不够,这种评价导向就间接鼓励了导师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和教学上,而淡化了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承担的首要责任人的职责,更不利于其协同辅导员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现有制度也缺乏将研究生辅导员纳入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考核等环节的考虑,并且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认定中也很少考虑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容易挫伤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难以调动其协同导师共同育人的主动性。

同时,高校合力育人保障机制的缺失,即在缺少刚性规定、硬性制约的情况下,导师和辅导员很难形成合力育人的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付诸实施。在高校的机构设置上,由于导师工作归属及管理部门大多在研究生院和教师工作部,而辅导员的工作归属多在学生工作部和研究生工作部,不同机构之间未能形成交流融合的机制,即在学校层面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就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再加上未能为研究生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导师和辅导员提供合力育人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就进一步影响了教育合力的发挥。

三、提升合力育人的策略

(一)搭建常态化、制度化的导师和辅导员沟通平台

为提升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意识和主动性,校、院两级应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例会、案例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为他们搭建线下沟通平台,同时创建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线上沟通平台,使导师和辅导员在线上、线下的常态化沟通中增强双方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情况的了解,提升育人效果。同时,应积极创新沟通形式,拓宽沟通内容。就沟通内容而言,导师和辅导员在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合力帮扶工作后,也应拓展至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就沟通形式而言,也不必局限于语言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创建项目等方式鼓励导师和辅导员申请联合立项,就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主题共同实践、调研,加强深层次、多维度的沟通,发挥合力育人作用。

(二)进一步明晰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分工

学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以及教师工作部等相关机构应协同做好顶层设计,根据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职能、优势、劣势及特点,帮助双方进一步明确职责,尤其是明晰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区间中的职责,理清公共区间协同合作的思路,明确合力育人方向,统一育人目标,防止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需要注意的是,形成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育人合力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叠加,而是要在明晰双方职责、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实现职能互补,寻求育人合力的最大化。由于研究生辅导员群体大都年轻、有活力,更加熟悉“95后”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心理特点,更容易与他们找到共同话题,掌握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而可以通过沙龙、座谈会等方式与导师进行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导师积累心理健康辅导、沟通技巧等育人知识。同时,可以邀请导师参与到辅导员组织的学术沙龙、社会实践、评奖评优、党团建设中,征求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这些活动开展中为导师创造机会分享他们的人生阅历、治学方法,拉进导师与研究生的距离。总之,通过工作融合、加强交流,拓宽双方的育人路径,弥补各自短板、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合力育人的实效性。

(三)改进与完善学校合力育人的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确保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效果发挥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首先,进一步完善导师、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导师与学生定期谈心制度、参与思政培训制度、导学关系调查等方式将导师育人作用的发挥纳入职称评聘等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协同配合的导师与辅导员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调动双方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行合力育人情况监督制度及责任追溯制度,避免制度成为仅有样子而没有实效的“稻草人”。其次,在学校层面加强理念转变和顶层设计,打破研究生工作部门和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以及教师管理部门固有且相对独立的藩篱,通过部门领导相互兼任等方式,增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使合力育人的理念在学校管理部门落地生根。此外,根据工作开展的需要可以在研究生工作系统内设立专门负责协同育人的部门或工作组,统管导师与辅导员的育人工作,通过编制研究生思政主题工作简报、工作案例,建立导师与辅导员交流工作坊等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向导师和辅导员传递各项信息,帮助他们梳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以及敏感问题并组织探讨解决方案,指导他们更好地发挥合力育人作用。

总之,通过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导师和辅导员的有效沟通,明晰二者在思政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角色定位,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以及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激励及监督机制等手段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做到育人主体目标一致、方法协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的合力,切实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合力职责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芪”心合力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合力
V eraW an g
导师榜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