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0-10-14 07:10
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融合

张 玲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前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1]。《意见》对高校转型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场深刻变革的序幕。《意见》指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在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等思路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完成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等转型发展主要任务。高校转型的本质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落脚点是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课程建设融于高校转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然。

二、产教融合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是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质量提升的关键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完善了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和深化上述意见,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把产教融合定性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2]。这意味着各级党委政府不能再把产教融合仅仅视为学校或企业的常规工作或是解决企业用工和毕业生就业对接的手段,而要作为引领整个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变革的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以及重要的机制体制创新和制度性安排。国家政策的制定为推进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制度保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应用型高校向内涵式发展提升,而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着力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融合关系,不断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在潘懋元教授看来,普通高校转型政策确定,理念达成共识之后,转型的核心是课程建设[3]。产教融合倒逼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改革。产教融合有效地解决人才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问题,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课程建设的规划缺乏整体的研究部署,对课程建设的内涵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清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教育评价的依据[4],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自《意见》发布以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积极响应,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是部分高校由于对自身办学定位不明确,发展定位认识不清,课程目标定位模糊,导致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设置难以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与行业岗位需求能力不匹配,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在课程教学上,只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却忽视了其人文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亟需优化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管理干部和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课程设置应以学科为中心,以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偏重于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实践性知识应用性技能训练性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少,不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规划设计,强调理论课程教学,忽略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以校内实践为主,与企业对接的实践项目少,在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方面还不到位,实验实践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偏少。另外,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样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三)课程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产教融合往往会增加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甚至是增加企业风险。部分企业对产教融合认识不到位,追求短期效益,即使是与学校合作,也是把校企合作当作选择人才的途径,而没有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意识,难以主动与高校共建合作机制,不能使产教融合成为企业和高校内在发展的动力需求。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意识到开展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开展产教融合的形式大都局限于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模式单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使得课程建设不能与企业对接共建,企业几乎没有参与课程建设过程。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改革还需深化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运用较少,师生互动不够,未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改革重形式,未能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未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部分课程考核中,虽增加了口语测试、作品展示、课程论文写作等形式,并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但仍有部分课程以闭卷考试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不够,尚未建立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较为薄弱。实践课程考核往往以实践报告、实习单位证明等静态指标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另外,在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的情况下,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结构较单一,缺少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案例分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广西外国语学院充分利用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边疆、对接东盟、把小做大、把外做强的办学特色。围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探索:

(一)突出学生中心,明确课程目标,推动课程教学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

1.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厘清改革思路,在学校的课程改革中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组织开展到行业企业调研或要求行业企业人员到校指导,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在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教师摒弃一言堂的局面,实行课堂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并将检验效果及时反馈,从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最终保证学生达成有效学习,从而推动课程教学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

2.学校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近两年,共立项建设6门精品课程、16门重点课程,84门网络在线课程,为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自主研发了智慧广外网络教学平台,引进国家各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各大平台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从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者变为在线课程教学设计者、在线教学中的学习指导者、课后学习者的答疑者,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使用智慧广外教学平台占35.22%、中国大学MOOC平台占28.69%、超星泛雅云平台占9.11%,使用智慧树平台占9.28%、其他平台占17.7%。

3.根据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层次递进的思路,打造一批线上线下混合“金课”,例如《交际泰语(二)》课程是一门践行“专业+外语”融合的全校非外语类专业的通识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旨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交际用语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交往中能运用简单的泰语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后续学习,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课程利用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在线测试讨论+线下指导、主题晨练、跨国语言实践” ,成立助教协会,组建学生助教团队,现有泰语专业学生助教150人,协助教师开展线下指导实践活动。每周四、周五早上进行课程晨练,学生助教与教师到场指导。通过FM87.0校园外语广播、东南亚文化教学实践周非专业组比赛、到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线下语言实践,利用学校与泰国高校合作的有利条件,每年组织学生到泰国高校进行语言体验,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提升泰语交际能力。近三年艺术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共205名学生到泰国高校进行语言体验实践。《交际泰语(二)》在超星“学银在线”“八桂平台”等在线平台供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学生选修,近两年,共有4089名学生参加课程学生,其中将近600名校外学生选修本课程获学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交际泰语(二)》《基础西班牙语(二)》《税法》《市场营销学》等4门课程改革成效突出,获认定为2019年自治区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

(二)突出产出导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

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辨能力、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四种能力培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积极与有关行业企业合作,调研分析就业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反向重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打造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平台,构建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跨专业模块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模块,每个专业开设2-3个相对完整的跨专业模块课程(每个模块设置4-5门课程),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通识类实践和专业类实践,开设通识技能类课程实践、英语综合能力实践(同时将外语交际能力晨练纳入课程考核),开设校企共建课程,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学分(学时)比例(如图2所示),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学分比例达25%左右,其中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33.53%、国际经济与贸易27.06%、人力资源管理26.47%;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比例达30%左右,排名分别是:电子商务33.73%、网络工程33.53%、软件工程32.65%;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比例达35%左右,其中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学37.65%、音乐表演35.19%、舞蹈表演35.12%。侧重专业应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拓展平台包括创新创业实践和东南亚国家语言交际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包括社会实践、管理工作、读书活动、技能证书、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社会服务、社团活动和国(境)外文化体验等10类第二课堂活动,要求本科生须至少在4个活动类别中修满4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为加强“专业+外语”融合,要求全校学生在校期间选择学习一种东南亚国家语言,完成至少5个学分的学习。侧重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国际视野、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方面进行细分,每一种人才培养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能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标。

图2 各专业时间课程教学学分比例

(三)推进校企合作,整合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创新协同育人课程实施平台

1.将行业企业人才技能需求融入教学计划全过程,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课程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主导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共同编写应用型校本教材、共同建立课程案例库及语料库、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深化合作内容,创新协同育人课程实施平台。

2.学校与广西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52个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其中81个海外实践基地。开展基于岗位的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经理、真实项目案例、真实工作压力、真实就业机会的“5R” 项目实战训练。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南宁嘉里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广外-嘉里物流实验班”,共建《国际商务单证模拟实践》《进出口报关模拟实践》等7门校企合作课程。开展四个阶段的深度合作培养,第一阶段:校企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行业认知学习,了解专业职业方向,开展岗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第三阶段:实践模拟操作,了解现场实际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巩固课程所学理论及提高动手能力。第四阶段:上岗实战进行真实项目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掌握度,关注职业素质训练与能力培养,企业择优录取,为优秀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近三年,“广外-嘉里物流实验班”开展企业实习实践活动300多人次,目前共32名毕业生在南宁嘉里物流有限公司就业,占公司员工人数的25%。其中管理岗位2人。

3.构建行业认知与专业认知融合、行业基础技能与专业基础课程融合,行业核心技能与模块核心课程融合、职业基本素质与通识教育课程融合的“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课程。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助理级国际财务管理师(AIFM)证书考核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与朗顿教育集团共建《企业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职业道德与规范》《财务分析实践》等4门课程,按照助理级国际财务管理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包括案例分析、基本工具与使用方法、政策解读、职业能力框架和要素分析等内容教学,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近两年共有386人报考助理级国际财务管理师(AIFM)证书,通过354人,通过率达到91.7%;审计学专业与广西玲诚会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等3门课程,2019年初级会计师通过率为23.02%;税收学专业与广西瑞林税务师事务所成立“税收(涉外)实验班”,共建《税法》《税法实务》等2门课程,并建设成网络课程,校企合作的深化,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实操机会,通过学科竞赛,促进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分别荣获2017、2018年广西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三等奖,2019年第二届全国“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财税创新大赛团体三等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共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软件测试》等课程,聘请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技术人员担任主要授课教师并与校内教师组织开展以赛促学活动,学生2018年获广西计算机学会软件测试技能大赛特等奖5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5人。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

3.与企业建立双向交流与流动机制,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推进课程改革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建设,教师不仅是课程设计者,更是课程实施者,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2019年,共有教师389人次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项目,提升实践操作及科研水平。同时企业选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企业导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2019年,聘请330人次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学校行业导师。不断提高校内教师职业技能和企业行业导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突出能力与知识并重,逐步形成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

1.制定考核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努力做到方式多元、管理有序、评价有章、公平公正,提高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课程考核标准设置上,增加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过程的考评比例,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0%-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60%)两部分构成,加强过程性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考核评价科学性。在形式上,部分课程以考证代替考试,或在传统卷面考评基础上,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测验、文献阅读、文案策划、调查报告、课堂辩论、第二课堂等要素进行综合考核,逐步形成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体系。例如欧美语言文化学院《英语能力实践(一)》课程末考采用听力项目测试(50%)+平时外语听说大赛成绩(15%)+英文模仿跟读成绩(15%)+ 蓝鸽和MyET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成绩(20%)组成。欧美语言文化学院通过专业实践活动、专业社团及能力竞赛活动展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实践课程考核改革尝试;文学院将《写作》《散文创作》《诗歌创作》《小说创作》《创意写作》课程考核与学院搭建的“大写作平台”相结合,期末考试以作品创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并结合开展创意写作大赛,评选优秀作品,汇编文学作品集,举办文学作品展;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课程考核与学院品牌活动“读、研、写、演”、“一二三诵读”等教学改革活动相结合;艺术学院通过 “学、训、展、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推进和深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通过举办东盟语种的演讲、书法、歌曲、手工艺品、口译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非通用语技能竞赛等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多元化考核。

(五)突出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课程质量监控和课程评估体系

制定了《广西外国语学院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广西外国语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采取二级学院自评与评审专家组评估方式进行,评审专家围绕课程团队、教学文件、课程条件、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现场听课看课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对围绕课程这一系统的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反馈,保证课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课程实施关注整个过程的完整性、复杂性、系统性。不断加强课程质量监控和课程评估标准体系的改革,将常态检测和定期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评估、及时反馈、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结语

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使得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单一型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产教融合实施的落脚点,不断深

化课程改革,有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