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

2020-10-14 02:40马春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门诊

马春娇

(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在对门诊患儿实施输液治疗时,应确保输液的畅通性,预防发生渗漏。若药物渗漏至血管周围组织内,往往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疼痛情况,还有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小儿血管较细,无法保持较高耐受力,而且难以进行积极配合[1],所以容易发生输液渗漏,使临床治疗受到不良影响,而且有可能导致患儿承受程度不一的痛苦。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使得输液穿刺更为顺利,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预防输液外渗[2]。本文选取94例门诊小儿输液患儿,探讨预见性护理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94例门诊小儿输液患儿,按照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4.26±0.59)岁;支气管肺炎26例,腹泻11例,淋巴结炎7例,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4.29±0.51)岁;支气管肺炎27例,腹泻10例,淋巴结炎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即在输液时需与患儿进行交流,以便转移其注意力,在完成穿刺后可对患儿实施心理安慰,如可通过玩具来转移其注意力,并对其进行鼓励。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预见性护理,包括:①提高风险管理教育,加强门诊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对护理人员穿刺技巧进行培训,并使之了解穿刺风险,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培训。②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加强组员间的相互监督。按照患儿哭闹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明确护理重点。定期总结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处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此的认知,在为小儿输液时加强防范,预防外渗事件的发生。③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宣教,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输液方面的常识,配合安抚患儿不安情绪,使之转移对输液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持亲切态度,以微笑面对患儿及其家长,使家长能够予以充分地理解和信任。若患儿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输液,应尽量予以留置针。指导家长注意相关事项,使之能够积极配合完成输液,若患儿因为疾病而出现不适,或因门诊环境陌生、输液穿刺而出现恐惧,应指导家属对输液的患儿加强看护,尽可能通过适宜的方法安抚患儿,使之保持安静,避免其出现哭闹、挣扎。④心理护理:患儿通常会在输液时哭闹,而且陌生的门诊环境往往导致患儿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始终需要以亲切的态度来面对患儿,通过非语言性眼神、动作行为等与患儿进行交流,鼓励患儿;可通过播放儿童动画片分散转移患儿注意力,或通过色彩鲜艳的玩具对患儿大脑神经进行有效刺激;指导患儿家长鼓励患儿、与患儿互动,以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⑤穿刺环境准备:注射区照明充足,以保证护理人员在不同角度都能获取充足照明;确保注射环境的安静,杜绝其他人参观,以免干扰护理人员的操作;注射台应保持合理高度,将操作者弯腰30°时手臂可够着作为标准。可通过放置软枕垫到患儿身下进行高度的合理调节。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 ℃,以免室温过低导致患儿着凉,使暴露的血管受冷刺激发生收缩,从而使穿刺受到不良影响。⑥选取适宜静脉:通过选取适宜静脉及穿刺点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成功率。若患儿年龄低于2岁,应选择头皮位置予以静脉穿刺,若患儿年龄超过2岁,可于四肢静脉选取穿刺点。若患儿静脉未清晰暴露,应注意仔细选择穿刺血管,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通过热敷、拍击、按摩等方法使得血管得以显现。对患儿实施静脉穿刺时,需将穿刺针予以合理固定,并指导家长合理看护,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对患儿加强巡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发生率及患儿输液依从性。患儿输液依从性采取自拟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其中,完全依从:评分>90;部分依从:评分为60~90分;不依从:评分0分。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3]。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20.0系统处理分析,患儿输液情况及输液依从性为计数资料,通过χ2进行对比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输液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87%,对照组为85.1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2.13%,均为药物/血管因素,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17.02%,其中家长/患儿原因7例,药物/血管因素1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为97.87%,对照组为76.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输液情况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比较[n(%)]

3 讨论

输液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护理服务可使输液顺利,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避免护患纠纷,促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与成年人进行比较,小儿的配合度通常不高,而且心理承受力较差,容易出现脱管、穿刺失败等情况,导致患儿家长对此不满。在输液过程中,常规护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未对患儿的心理情绪及其特殊性进行充分考虑,导致患儿输液依从性较低,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作用[4]。

门诊小儿输液区的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穿刺技术对于输液满意度有较高的影响,而且穿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儿输液外渗发生率[5]。加强对门诊小儿输液护理人员的相关穿刺技术培训,使之掌握穿刺技术,充分了解沟通技巧、应急方案等,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预见性护理应用到门诊小儿输液过程中,可通过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预防小儿输液外渗[6]。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87%,对照组为85.11%;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17.02%。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为97.87%,对照组为76.60%。由此表明,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预防输液外渗。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在掌握基本穿刺方法的同时,还应了解穿刺输液中的相关规范,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职业素质。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方面的培训,使之能够在输液过程中与患儿家属进行积极沟通交流[7]。门诊就诊患儿的情况比较复杂,其家长在年龄、文化认知、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照护孩子的水平、护理期望上也存在一定差别[8],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地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健康宣教使家长正确配合护理操作,预防渗漏的发生。加强对患儿的巡视,且应进行重点督导。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儿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输液时间、穿刺部位等予以综合评估,了解渗漏发生的概率,对于一些预估渗漏发生率较高的患儿应加强巡视与关注[9]。小儿在进行输液时,往往因为恐惧、紧张等而出现哭闹、不安情绪,及时有效地安抚具有重要作用。对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通过环境布置来转移患儿注意力,在与患儿交流时,应多予以非语言性眼神、动作行为获得患儿的信任,进而有效安抚患儿。患儿家长在患儿情绪安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指导家长对患儿予以及时的鼓励,使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缓解。穿刺环境需保持充足照明,确保无照明盲区,而且在穿刺时应保持安静,提高穿刺成功率。保持合理室内温度,预防暴露血管受到过冷环境的不良刺激,影响穿刺[10]。静脉选择对于穿刺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选择适宜静脉可使得穿刺能够获得成功的同时,可有效预防外渗情况的发生[11-12]。

总之,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小儿输液渗漏,提高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干预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