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0-10-14 02:4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髋关节

张 成

(大连市金州区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3)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转子部位的血运相对丰富,因此其发生骨折后很少出现不愈合的情况,但是容易出现髋内翻的现象,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1]。如果不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导致患者行走和运动障碍等情况,甚至引发压疮、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等,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均不尽相同[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试验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61~83岁,平均(74.1±3.5)岁。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2~81岁,平均(73.4±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4];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障碍者;存在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取髋关节后外侧长16~18 cm的切口,充分显露关节囊。将关节囊行纵行切开,行股骨颈截骨后将股骨头取出,设计并处理好髋臼假体后打开股骨近端髓腔,保留大转子骨折块,复位骨折碎块后进行充分固定,重建股骨模型,在扩大髓腔后试装假体,确定股骨头、股骨柄假体型号后安装假体并复位髋关节,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术闭。试验组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髓内钉,患者仰卧位,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麻醉满意后行患肢骨牵引床的牵引复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骨折端,复位满意后在大转子顶点上方约4 cm的位置作一长4 cm的切口,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确定进针点,正位导针方向位于大转子顶点偏内侧,侧位导针方向与股骨髓腔平行。近端扩髓后徒手置入髓内钉,调整进针深度和方向,根据导针置入合适的抗螺旋刀片,行远端锁定固定后再次在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确认骨折复位情况,待复位、主钉和螺旋刀片位置满意后关闭切口,并行敷料包扎,术毕。

1.4 观察指标 ①参考相关判定标准[5]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优: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且没有畸形情况出现,髋关节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较好;良:治疗后,患者骨折有一定程度的愈合,髋关节内翻角度在5°以下,髋关节负重时出现轻微不适或疼痛;可:治疗后,患者骨折有一定程度的愈合,髋关节内翻角度在15°及以下,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出现明显疼痛且需借助拐杖行走;差: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较差,髋内翻角度在15°以上,患者不能自主行走且生活困难。治疗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估两组疼痛程度,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7]评价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③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④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股骨干骨折、髋关节内翻、肢体短缩、切口感染、关节周围疼痛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手术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髋部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好发于老年人群,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及预后差等显著特点[8]。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髋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期,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治疗原则。因此,寻求一种治疗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手术方案尤为重要[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案之一,主要是通过假体替代病变关节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相对较好的假体稳定性,且符合人体股骨近端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活动度[10]。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为缓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11]。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等特点,可更精准的定位装置;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运用的螺旋刀片可增加把持力,其抗切出稳定性和抗内翻畸形的能力均较好[12]。

由此可见,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复位并固定骨折,促进骨折愈合,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且患者疼痛程度轻微,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髋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浅谈并发症形成原因及对策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