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建勋,胡 翠
(1. 诸暨市水利局,浙江 诸暨 311800;2.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浙江 龙游 324400;3. 龙游县农村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龙游 324400)
农业是用水大户,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要求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1-3]。本文以诸暨市湖畈区为例,探索以湖畈水利会为抓手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
诸暨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上海、杭州及宁波的“经济三角区”之间,现有耕地面积4.27万hm2。全市境内丘陵山地起伏,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浦阳江纵贯全境南北,其两岸堤防的围堤内地势较低,形成一低洼盆地,地面高程6.0~7.5 m,低于浦阳江洪水位3.0~4.0 m,全市农田绝大部分位于盆地之中,一半人口分居在沿江两岸,有村庄489个,农田1.73万hm2。诸暨市地理位置特殊,水系复杂,浦阳江上游源短流急、河道陡峻,中下游两岸地势低洼、河道弯曲。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水系条件形成了具有诸暨特色的湖畈区,境内农田自浦阳江安华以下两岸高者为畈,低者为湖。
湖畈是诸暨市的一大特色。目前,诸暨市千亩以上湖畈,由所在镇(街道)领导,建立湖民代表会制度,成立水利会,配备负责人、财务、工程等人员。湖畈水利会是以自然水系、流域或以共同受益的水利工程为纽带组织和联合起来的群众性管理水利日常事务的民间自治组织,是诸暨市特有的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水利会负责人身份主要是曾担任过行政村主要负责人,对辖区水利现状相对较为熟悉[4]。全市现有湖畈51个,其中白塔湖水利管理协会和西泌湖水利协会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而具有法人资格。
诸暨市湖畈区农业用水管理以水利会为主。水利会以湖畈地域划定管理范围,基本上一湖一会,也有个别水利会管辖几个小湖畈。水利会行政上隶属当地镇(街道)政府领导,跨镇(街道)的以受益田亩多的镇(街道)为主,业务上受市水利局指导[5]。目前,全市共有51个湖畈水利会,管理人员92人,管理面积1.73万hm2。一般66.7 hm2以下的湖畈配专管人员1人;66.7~333.3 hm2配1~2人;333.3~666.7 hm2配2~3人,666.7~1333.3 hm2配3~5人;1333.3 hm2以上配5~8人。
农业税费改革后,诸暨市大部分地区已不再向农户收取灌溉水费,湖畈区仍收取少量水利费。湖畈区主要以水利会管理为主,水利会根据区域范围内受益的农田按面积收取应负担的水利费,一般45~135元/hm2,其收取的依据是根据区域内水利设施的年维修运行管理费、水利会正常开支等方面来制定,并报湖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目前此项费用多由财政转移支付),市级财政每年会给湖畈区补助一定量的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作为诸暨市农村民主化管理比较成熟的水利会,参与终端管理的程度也不够,尤其是农业用水灌溉的终端管理。全市92名水利会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上的60人,40岁以上的90人,年龄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且一般水利会只有2~3人,管理职责侧重于防洪排涝,由于人员的不足、经费的短缺,用水管理能力难以满足灌区管理需求。以西泌湖水利协会为例,管理面积0.15万hm2,工作人员6人,水利费补贴82.5元/hm2,人均经费仅20 167元,不能满足协会日常运转和工作人员工资,如无其他收入来源,则水利会难以可持续发展,更不能将管理职能扩展,参与农业用水管理。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加大对水利会的支持力度。诸暨市在做好最大的湖畈水利会——白塔湖水利管理协会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全市51个水利会组织进行优化整合和完善,进一步规范水利会运作机制,为水利会组织寻求法律保障。同时,诸暨市还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资金中切出资金,补助各水利会,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
二是发挥水利会的用水管理作用,推进农民自治。水利会是诸暨人民在抗击洪涝等自然灾害中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区域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农村民主化管理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诸暨市水利会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期间,在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下,在现有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图1),新增灌溉用水管理、设施维修养护等职能,与村集体协作,统筹各项管理任务、统一调配放水员,形成更大、更专业的用水管理、工程维护团队。
图1 诸暨市湖畈区农业用水终端管理组织框架
一是通过节水奖励,充分调动放水员的积极性。水价综合改革期间,实行“一把锄头放水”,以行政村或灌片等受益区为单元,组建村级用水管理组织,由村放水员组成,负责区域内灌区用水配水的实施、灌溉制度的执行、日常巡查检查并及时向村集体反映工程设施状况等,每个村设置1~2个放水员,每个放水员管理1~2灌片。根据放水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将其作为节水奖励对象,节水奖励根据考核结果,按照30元/hm2、75元/hm2、120元/hm2的标准进行奖励。
二是通过精准补贴,充分调动村集体的积极性。湖畈区内的田间灌排设施维修养护由水利会协同村集体统筹安排,结合田间灌排设施维修养护水平的考核结果,由市财政、水利部门对其发放精准补贴资金,提高村集体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积极性。此外,对管理面积达到一定规模(1.33 hm2以上)、灌排设施维养到位,由村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其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及用水管理的积极性。
一是监管靠机制,定标准、重考核。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制一旦形成,则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事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成败。(1)制定考核和奖补办法,有等级有类别。考核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手段,诸暨市在水价改革过程中,强化考核,制定考核等级标准,分别按105元/hm2、150元/hm2、195元/hm2的标准进行补贴。(2)细化考核考核评价指标,有依据有重点。诸暨市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对象,对小型灌排泵站、田间灌排渠道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维修养护不到位的,未按要求开展巡查并做好记录的,实行倒扣分制,作为年度考核的赋分依据。以小型灌排泵站为例,将考核依据分为四类,分别为管理范围内整体情况、标识标牌及管理制度的配备情况、泵房进出水池的完好情况、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等。
二是落实靠资金,实台账、明奖补。为保障终端用水管理机制,实现有“人”管,保障农田灌排设施维护经费,实现有“钱”管。诸暨市根据精准补贴标准,及时落实改革资金,补齐维修养护资金缺口,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维养到位及良性运行。(1)对照基本达到运行维护成本的改革要求,由市财政安排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专项资金,保障机埠、渠道等农田水利设施的养护补助资金,通过补助补贴,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加强田间工程管理,引导水利会、大户等管护好农田水利设施。如2019年,安排专项资金610万元,将原本由村集体兜底的“暗补”资金,精准计算为“明补”资金,建立长效管护制度。(2)强化台账建设与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效,保证资金用在实处、发挥作用。诸暨市通过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考核打分表》,对于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小型灌排泵站、田间灌排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护情况进行打分,同时提高维修养护和农业节水的考核比重(占比50%),并将日常巡查记录、维修养护记录、用水灌溉记录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确保改革资金发挥实效。
三是推进靠宣传,印手册、设海报。诸暨市改革任务重,涉及乡镇村多,为保障农业水价改革顺利推行下去,把各方面特别是乡镇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诸暨市通过多方面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使乡镇村的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1)通过印制《诸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手册》、《诸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八个一”宣传手册》、设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牌、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交流培训会,提高基层群众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其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积极性。(2)通过在人民网浙江频道、新浪浙江网、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绍兴市水利网、诸暨市人民政府网等网站对水价改革重要事项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本文在分析诸暨市湖畈区用水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湖畈水利会为代表的民间用水自治组织为抓手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向。诸暨市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通过“坚持一个、调动两个、依靠三个”的改革模式,充分发挥湖畈水利会的纽带作用,其上与水利局、镇(街道)进行沟通,下与村集体、农户进行联动,对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