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及引导处置与对策研究

2020-10-14 09:01来永宝吕明利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舆情

来永宝,吕明利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飞速提升,特别是新媒体等一系列传播平台的快速发展,引领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风潮。高科技信息网络体系,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为高校学生带来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多维度的网络空间,让广大学生群体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也容易使一些缺乏正能量的行为、网络虚假信息和过激言论在学生群体中大量传播和快速扩散,引发舆情信息的“蝴蝶效应”,从而出现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针对日益突出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国外,网络媒体在反应社情民意方面的作用不及中国,研究较少,也没有“舆情”或“网络舆情”的直接提法,但是关于互联网络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较为深刻的定义。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认为,高校网络使思想教育具有更高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在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知识之中隐含思想教育内容的本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1]。桑迪·布林顿、奥拉·里伯在《虚拟学习环境的教学评价框架》一文中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网络意识不强,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环境建设的障碍之一[2]。不过,国外的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网络内容创作、编辑与筛选,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检测分析和传播演化方面。高校网络舆情作为极具现阶段中国政治与社会特色的社会现象,是随着1999 年高校扩招后网络舆情传播逐渐呈现圈层化、典型化、成熟化而出现的,并逐渐引起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开始于2003 年,先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起,随后新闻法学、舆情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这一主题。 200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要求后[3],网络舆情研究与实践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研究主体主要有高校、科研机构、知名网络媒体、商业部门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热点舆情实践的特征与形态、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层面、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与演化过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舆情管理等4 个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王来华,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刘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007 年汤力峰、赵昕丽的《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一文率先将研究扩展到高校网络舆情领域,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特点探讨了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及手段带来的新的挑战和影响[4]。

中共十八大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这从制度层面确立了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指导思想,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 亿(图1),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 亿(图2),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5]。

图1 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在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中,学生互联网用户的比例占到了26.9%(图3),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比例占到了19.5%(图4)。

海量的用户群体让互联网信息在学校中的受众覆盖面非常广,热点、敏感问题甚至是会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就呈现出以下时代性特点。

图2 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图3 网民职业结构

图4 网民学历结构

(一)广泛性。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是高校的师生。高校教师掌握着讲台的话语权,很多都是在某些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受众面很大;学生则是一群思想活跃、同质性强的青年人,群体数量众多。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高校师生在全国的分布相当广,大都处于城市甚至中心城市,师生们人员密集,接触网络非常便捷,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一旦出现网络舆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在范围内的多数人产生影响。

(二)复杂性。高校的社会关注度较高、教师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渠道多元化、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生源地(含留学生)、学生群体的思想不成熟易于煽动等方面的情况,让高校成为网络舆情隐患的重灾区,也形成了情况复杂、性质各异的特点,增加了很多舆情监测方面的难点。

(三)突发性。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往往起源于高校师生对某些生活问题、社会现象、政治热点、社会焦点或者意识形态领域等所表达的态度、意见或情绪,有时候甚至是产生于缺乏足够认识的无心之举,但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前期进行预测的难度较大,大部分都是在引发了网络舆情之后所采取的“亡羊补牢”措施。

(四)多样性。网络舆情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师生参与其中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是简单表达诉求,有的是为了发泄情绪,有的是希望得到认可,当然也不排除有着被别有用心的非法团体(个人)煽动利用,制造网络舆情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情况。这就让网络舆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研判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的舆情风险点也随之层出不穷,需要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防止舆情风险扩大。而如何应对的关键一步在于对舆情的每个风险点进行研判,这些风险点包括舆情产生的背景、制造舆情的主体、舆情发生的类型以及舆情造成的影响,做到情况明、思路清。

(一)舆情缘由。每个网络舆情之所以会产生,必定有其形成的特定条件或缘由,高校网络舆情也不例外。比如,在国家一再强调教育公平的情况下,仍有个别部门或部分高校罔顾政策,出现入学资料审查不严、录取舞弊等各种违规行为,仝卓事件、山东冠县陈春秀、东昌府区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就是这样的典型。还有在中国全民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潮下,某药科大学的毕业生许可馨发表了消极抗疫甚至还有侮辱祖国和同胞的不当言论,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其母校也受牵连,不仅学校的社会声誉受损,而且其人才培养、选拔的机制也备受质疑。

(二)舆情主体。通常来说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占绝大数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每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目前大部分高校遇到的舆情问题,主要也是由这两部分人群引发的。比如某大学博士生导师梁某萍发表辱华言论,某知名大学的“洁洁良”事件等,都是在师生当中发生的。

但是,往往有两类人员容易被忽视,他们分别是学校的外聘人员和学生的家长。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部分人是跟高校有密切联系的人员,他们一旦出现不良、不当的言行举止,同样会造成所在高校的网络舆情。比如广西某高校保安人员打人事件,以及学生家长因为“线上教学”问题,辱骂学校和任课教师的情况,都是发生在与学校教育教学没有直接联系的人员身上。

因此,当前高校所关注的舆情的主体外延需要进一步拓展,重点人群风险点的覆盖面应该有所增加。

(三)舆情类型。当前,在高校发生的网络舆情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类:从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敏感时间和一般时间,比如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历史事件的周年时间等;从发生的范围来看,分为校内发生和校外发生两类,比如“洁洁良”事件就是在校生在校内引发的,而许可馨事件就是已毕业的学生在校外引发的;从发生的内容来看,分为教育教学方面和非教育教学方面。师生在课堂上发表不良言论就属于教育教学内容的问题,而学校宿舍管理、招生收费等系列问题就是非教学范畴的舆情。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某高校学生宿舍被紧急征用后,学生个人物品被胡乱丢弃而引发学生及家长强烈不满的事件,就是后者;从发生的性质来看,分为政治立场和非政治立场两个类型。涉及政治立场的情况,主要包括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有辱国家尊严、损害烈士(英雄)形象等情形,比如“精日”现象。涉及非政治立场的情况,则是指与社会公德、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情形。

(四)舆情影响。每一个网络舆情的发生,都会在一定的范围,对特定的人群、组织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对国家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就算是一句话、一张图、一个举动甚至到一个表情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因此,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界定,才能更加有效地把控舆情,降低危机事件的负面作用。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处置对策

2013 年8 月19 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6]。这一深刻分析和重大判断,是建立在对网络科技发展趋势深刻的洞察把握和对网络舆论生态清醒的认识和分析之上,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方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一)做到“三防”,即人防、物防、技防

人防。一方面,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建立起一支业务精干的舆情搜集、研判和处置团队和网评员队伍,特别要发挥思政工作者、辅导员的重要作用,构建“家校”“校地”多级舆情监控联动体系,同时与广大社会媒体、有关部门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沟通舆情动向;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范,提高师生员工的自律意识。特别是要结合实际,对舆情制造主体的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状态进行摸排,了解个体诉求、解决热点问题,消除隐患。

物防。一方面要构建宣传舆论阵地、畅通诉求反馈渠道和信息对外通道,强化官方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正规渠道宣传主流思想,端正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校相关人员正确反映诉求或表达意见;另一方面要建立发言人制度,设置对外发言人岗位,以官方的姿态、权威的声音向广大受众传递正确的、真实的信息,及时正面回应舆情,防止出现误读和误解。

技防。一方面要运用先进的科技产品,依托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比如在网络系统中屏蔽敏感词汇,设置发言、审核权限,从源头进行舆情把控,将突发网络舆情化解在初始状态;另一方就是要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培训,及时向有关工作人员传递更多舆情信息,并聘请专家传授经验,解读正反面案例,让舆情工作人员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素质。

(二)强调“三性”,即时效性、针对性和持续性

时效性。网络舆情风险化解要讲求及时、迅速和有效,避免舆情升级为危机事件,决不要出现“冷处理”“缓处理”或者“不处理”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应急处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学校有关部门之间不能相互推诿,更不能相互指责,而是要协调有序地相互补台,而非拆台。

针对性。在舆情处置过程中,要就事论事,回应关键诉求,不能牵扯其他关联度不大或根本不相关的人员或事项,防止次生或伴生舆情的出现。一旦发生次生或伴生舆情,原生舆情的处置将更加错综复杂,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甚至扩大影响面引发公共危机事件。

持续性。要时刻保持警惕,建立持续有效的网络舆情防控和处置机制。网络舆情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细化舆情处理流程、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办法、问责机制等,建立通畅的舆情管理制度,使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化[7]。

猜你喜欢
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全国舆情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