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2020-10-13 12:16杨荣能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畜禽注意事项

杨荣能

摘 要:防疫接种时预防和消除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控制畜禽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如果在生产实践中因为没有注意到预防接种的一些重要事项,就会导致防疫接种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特意围绕着畜禽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究,从而可以控制畜禽预防接种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预防接种;畜禽;注意事项

前 言

现阶段的养殖业都有一定规模,而为了提升畜禽对特定疫病的免疫力,让畜禽产生对某一种传染病的免疫,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就一定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降低畜禽的易感染性。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密切的配合流行性病学的研究,首先要先应了解所属地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流行特点,从而制定出预防接种的计划方案。

一、预防接种疫苗的选择

在市场当中动物和接种疫苗的种类繁多,总体分为传统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两大类。传统疫苗其中就包括了弱毒苗、灭活疫苗、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现阶段的应用最广。生物技术疫苗包括了基因工程的重组工作或载体工作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及核算检测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性疫苗等等,现在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的数量有限。养殖户一定要严格地遵循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和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在选择厂家时,要选用的疫苗生产企业必须要通过GMP质量认证的,并得到了农业部门批准病案和信誉良好的品牌企业。而当畜禽生病时不宜进行接种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进行预防接种前要先给待免疫的动物实行健康检查,比如对他们的精神、食欲和体温等等方面,当发现有发病、幼小、年老和怀孕的动物不能接受接种。

二、确保疫苗质量的可靠性

疫苗质量问题是畜禽预防接种成功的关键。其主要包括疫苗自身的质量、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在购买疫苗时,由于疫苗的成分较为复杂,并有着不稳定的性质,如果保存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其发挥不出效力,这样就不仅仅会让疫苗失去应有的免疫原性,甚至有一些会因生成有害物质而产生了毒副作用。因此,疫苗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来进行操作。在接种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日期、标签、批号和外观等,对于来源不明和不能按规定要求进行儲存的疫苗,都要禁止使用。在对疫苗进行稀释时,要按照相关要求选择稀释液,禁止用热水、温水、含有消毒剂、洗衣剂、金属离子或卤素离子的自来水稀释疫苗,并要做到现配现用,在稀释后也要防止阳光的照射和高温等不良影响。在实行饮水免疫时,不能使用金属器皿,可以运用瓷器和无毒塑料容器。在饮水或气雾的稀释剂中加入0.1%的脱脂奶粉,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的确保疫苗的活性,而且疫苗在开封后要尽快用完。

三、制定科学的防疫接种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科学有效的防疫程序可以减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减少畜禽的死亡。在制定接种防疫计划时,要尽量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制定的防疫接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是需要根据国家的重大动物防疫计划要求,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而制定免疫计划的依据必须要根据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每年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动物疫病的监测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的,特别是最近两年的发病、死亡、康复和养殖场近期发病的情况以及周边区域发病威胁程度等来作为依据。并且还要考虑病原体自身的理化特点,其中就包括了季节性、地域性、周期性、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等。也要充分考虑疫苗自身的缺点和疫苗间的交叉免疫的现象。另外,还要根据畜禽的种属、种间、个体差异和母源抗体水平等来保障疫苗种类、接种时间、疫苗剂量和接种次数。

四、合理运用防疫接种疫苗的方法

1.肌肉注射

注射部位一般在颈部中下三分之一处或臂部肌肉处,而猪羊则在耳后、肩甲前缘或颈部肌肉丰满处,禽则在胸肌或大腿肌、翅根部肌肉。猪、牛、羊内注射时忌打飞针,禽腿部肌肉注射时禁止打内侧,并且在内注射时要打长针头,以确保疫苗注入肌肉时,做到每头更换消毒针,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2.皮下注射

牛的注射部位在颈部左侧三分之一处。猪在后肢股内侧或耳根后皮下。羊在颈侧或后肢内侧皮下疏松处。家禽在颈背中部或稍低处。皮下注射时禁止用大号粗针头。

3.滴鼻免疫

在进行滴鼻时,要也能够灭菌生理盐水或专用稀释液对疫苗进行稀释,采取消毒后的滴管对每羽禽进行鼻孔点滴,剂量需要严格的遵循疫苗说明进行接种。

4.饮水免疫

主要用于禽类防疫接种免疫,在进行接种免疫时,可以使用井水、不含消毒液的凉开水进行稀释疫苗。在进行饮水免疫时剂量需要加倍并且保证每只禽类都能饮用到足够的疫苗水。

5.喷雾免疫

喷雾免疫其主要适用的对象在于存栏量较大的养禽场或者加强免疫时使用,这种方法与饮水免疫较为相像,其剂量可以加倍。

五、做好防疫接种后工作

在防疫接种结束后,需要认真观察30分钟左右,检查畜禽有没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发现异常可以用地塞米松或者肾上腺素等药物开展脱敏治疗。有一些疫苗在接种后会发生呼吸道疾病,这时就需要及时对这种病症进行治疗。对于使用过的器械要按照严格要求进行消毒,对于废弃和用完的疫苗都要按照无害化需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记录免疫的接种日期、畜禽品种、年龄、数量、状况、使用疫苗的名称、成产厂家、批准文号、接种剂量、接种方法等等。另外,为了防止药物对疫苗接种的干扰,在防疫接种后的7-10d内尽可能不使用抑制类药物。在免疫接种后一般需要经过7-21d才能出现免疫力。所以在这一期需要加强饲料养殖管理,减少应激反应,从而保证免疫的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预防接种疫苗的选择,并提出了预防接种疫苗时的注意事项。衷心希望本文可以为畜禽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帮助相关人员可以有效地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静. 进行畜禽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J]. 兽医导刊, 2018(08):202.

[2] 于英华. 浅谈畜禽预防接种[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 14(10):54.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畜禽注意事项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