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认清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在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存在,部分突出。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形成的原因着手,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形式主义;基层党组织;原因分析;社会主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危害党的事业,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大敌。
1、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形式
自党的八项规定落实以来,四风的风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形式主义问题由来己久,而且基层党组织分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所以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同时又衍生出了形式主义新的派生现象,从调研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落实工作形式化。部门之间、层级之间、机械式的传达信息。传递文件照搬照抄,轰轰烈烈喊口号,草草率率去收场;2)学习培训形式化。学习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基层党组织也经常安排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活动;3)日常事务形式化。上班时,部分党员工作懈怠,作风散漫,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办事拖沓敷衍,工作效率低下。漠视群众利益,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推楼扯皮,颐指气使。有些服务热线长期无人接听,或者反映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网站便民服务更新缓慢,这都是日常事务中的形式化表现;4)调研形式化。调研工作就是走过场,打造“经典调研线路”,相同的线路,相同的访谈对象,相同的说辞,将实际调研变成领导的“走秀式”调研;5)文风、话风“八股化”。习总书记次次强调,说真话,办实事。但有些基层党组织为了应付差事,写文件、制文件机械地照搬照抄,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复制粘贴”,东拼西凑,依葫芦画瓢,文件内容又假又空,毫无实质内容。文件过多,整天沉溺于繁文褥节,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只看过程,不管结果;6)工作留痕“主义”化。痕迹主义的优势是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证明干部对基层工作的落实情况,以供应对以后的上级检查。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在基层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痕迹”上做文章,这就违背了痕迹管理的初衷,成为了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2、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原因分析
(1)思想上主觀主义和个人主义作怪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的出现,首先在于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思想观念错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原理。从思想根源追溯,其实是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作怪。主观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在工作中,容易从主观意志出发,忽视客观实际。个人主义是形式主义发展的温床。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哲学,这种价值观将个人利益看成决定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始终以个人和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并将之放在第一位,这种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背道而驰。
(2)组织上干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基层社会,以服务基层民众和基层社会为自己的职责,同时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的延伸。从组织方面分析,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构架类似科层制的结构,党员干部的选拔以委任制为主。委任制,是指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干部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制度。干部委任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对逐级的干部委任,维护党中央和上级的权威,使党的干部必须要对上负责。干部委任制存在的缺点是很容易造成一些干部忘记“初心”,干工作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同时由于上级掌握着干部升迁“大权”,也使得一些干部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偷奸取巧,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滋生形式主义问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从制度方面分析形式主义问题,就是我国现阶段的干部考核、选拔、监督制度存在一些“漏洞”。重视制度的制定,轻视制度执行,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不科学的考评机制是主要原因。
(3)工作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与脱离群众的作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其传统文化既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也遗留了一些腐朽没落的糟粕文化,“官僚主义”就是传统文化中残存的毒瘤。官僚主义又会导致脱离群众的作风,这两种因素也会诱发形式主义问题。整体来看,大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很好,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但是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作风。
官僚主义文化在中国浸透的太深太久,这个毒瘤并没有随着封建制度的落幕而灭亡,反而渗透到当下的一些党员干部头脑中,形式主义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追根溯源,要想从根本上戒除形式主义,就必须下大力克服官僚主义。脱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滋生的原因之一。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基,生命之源,发展之本。“面子工程”都是做给上级看的,形式主义者漠视群众利益,形式主义者的“政绩工程”,基层工作效果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参考文献
[1] 岳春宇.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重在“三个严格”[J].党史博采(下),2020, (5):45-46..
[2] 房静雅.形式主义产生的制度根源及治理进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3):154-157..
[3] 王晓菲.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4] 王春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杨冬(1986-),男,汉族,陕西铜川人,主要从事石油企业党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