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华 张琼
摘 要:随着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超星、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带来了外语教学模式新变化。本文把超星学习通应用到英语专业课程中,利用学习通的各种功能,结合《英语语法》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建设,并提出教学案例。
一、引言
随着慕课等一些线上精品课程的推进,线上课程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今年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下,各高校都开展了网上授课。《英语语法》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英语语法课程的讲授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建构完整的英语语法体系,并将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语言素材结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课本内容讲解为主,随着信息化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课程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超星学习通是一款基于云教学大数据环境下用于辅助教学的交互式信息平台(王志丽,2018:121)。依托泛雅网络课程,利用平台各功能研究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境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对课进行了建设。
二、超星学习通简介
目前各高校采取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程建设,比如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是融资源、课程、学习、评测、交互一体的学习通移动 APP,教师可以在手机或者电脑上通过平台教师端创建课程并进行任务发布。学生在学生端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王志丽,2018:121)。同时一屏三端更好地把电脑、手机和屏幕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把内容展现在课堂中。平台活动库里主要有普通、手势、位置和二维码等多种形式的签到功能、讨论、群聊、选人、抢答、调查问卷、直播、通知、任务、作业和测验等功能。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 《英语语法》 课程设计
通过超星学习通的建设,《英语语法》课程在信息化技术和教学评价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各板块功能的使用,结合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除了平时成绩的统计以外,该课程还进行了考试改革,通过学习通的阶段性测验进行考核。超星学习通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教学平台,而平台各板块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 《英语 》 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超星学习通为《英语语法》课程的混合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平台,内容主要包括说课视频、各章节重点课件和知识点讲解、专项技能训练、各章节作业、学习任务以及通知等。学生在课课余时间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做进一步的讲解与答疑解惑。以本学期建设的语法内容为例,一共涉及15个章节,内容涵盖语法层次、基本句型、句子成分、名词、单限定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和情态动词,通过课时安排,分为说课、重点讲解、智慧树课程视频学习和练习巩固四大部分,上传了课件、文档等资料,建立了丰富的作业库和题库,设置了详细的章节任务点、作业及测验。
(二)课本内容介绍。 英语语法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词法和句法。本课程先介绍英语语法的整体框架,然后以词法讲解为主,系统而完整地介绍名词、代词等主要词类的语法知识,但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如对于名词的数,限定词与名词的搭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结构,动词的时体态式等语法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讨论。通过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努力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英语语法,最终达到学生在各个层次上对英语语法规律的把握,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词类,达到准确熟练地进行语言交际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堂讲授,任务展示、师生、生生间的自评和互评来开展。
(三)教学过程。借助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功能,混合式在课堂授课中,主要采用以下课堂教学环节。完成前期课程建设任务之后,按照课程安排教师发布相关的任务,“通知”功能会提醒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开展自主学习。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签到”,利用小组展示或者教师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课下预习情况,检验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质量;通过上传的说课内容,了解本章节主要的重难点和课程安排情况;然后,在内容讲解中,先进行提问回顾,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再对重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以第十二章为例,主要讲解动词的几种分类。通过“选人”、“抢答”“讨论”等功能进行提问或者讨论,以任务展示的形式进行汇报,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学习通的分组任务,进行生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同学间也可以就不同观点在平台上展开辩论、探讨,能够互相学习,也让学生不抱有侥幸心理;接下来结合智慧树平台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智慧树”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优质课教学视频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并且其作业、测试、讨论可以上传多种类型的文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完成相关作业和测试,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答疑,作业也可以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补充,通过“统计”功能查看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及时反馈,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上传的材料,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学习通的“统计”功能通过数据和图标形式对学习情况一览无余,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教学效果
在 《英语语法》 与学习通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日历,利用平台的各项功能,引导、监控学生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和学习通平台上的表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出评价。该课程在学习已经建设并使用了四年,在今年的网上授课中,学习通成为了和学生进行线上沟通的主要手段,同步课堂和上传的视频资料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打破原有的“90分钟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跟随视频的自主学习、教师“主导+指导”的互动式“直播”教学、课后答疑有机地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中。在通过调查问卷,很多同学发来上课的反馈,96%的同学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了很好地建议。实践表明学习通运行情况良好,平台各功能基本滿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学生在线利用率较高、交互性强、评价方式更为丰富多元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结语
本文把超星学习通应用于《英语语法》课程教学,不仅丰富了传统的 《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而且迎合了教育移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符合转型发展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化,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对于一些课堂活动和评价都有了更加客观、便捷的评分,希望该研究能为教师在“互联网 +”时代下开展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研究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案例。
参考文献
[1] 王志丽.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综合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J].辽东学院学报, 2018 (3): 121-126.
[2]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1.秦国华,女,汉族,山东青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2.张琼,女,汉族,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8年齐鲁理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民办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初探——以英语语法为例”,项目编号:JG20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