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霞 尹立敏 陈志辉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放在重要位置。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智力的培养与思维的培养,想象出星空的人,一定是看过星空的人。对此,生活化教学始终是必经之路。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6-0262-01
Abstract:PrimaryschoolChineseteaching,shouldalwaysimprovethestudents'perceptionoflifeinanimportantposition.Primaryeducationisnotonlythelearningofknowledge,butalsothecultivationofintelligenceandthinking.Thosewhoimaginethestarryskymustbethosewhohaveseenit.Inthisregard,life-orientedteachingisalwaystheonlyway.Thispaperwillalsolookforthefeasiblemethodoflife-orientedteachingfrommanyangles.
Keywords:PrimarySchoolChinese;Life-orientedteaching;Strategyresearch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多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至上,成绩至上,那一抹红色数字往往大过了学生的想象力。知识原本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并为更好生活努力,这也是生活化教学志在必得的原因。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1联系实际,融入生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知识也是如此。没有人知道是谁提出的“知识”的概念,又或者是谁说出了第一条可以被当做知识的话。因为知识原本就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万事万物的总结,那么它的归路必然也是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学习知识,也是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投入力度。小学生年级尚小,智力培养与思维培养应放在教学首位。同时也要具备将知识运用到生活的能力。李贽曾言:“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例如,在编辑部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有这样两篇文章《慈母深情》、《父爱之舟》。中国人从来都懂得爱,去不懂得如何说出爱,尤其是对我们的父母。两篇文章的内涵是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与辛勤。对此,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与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我想对您说”相结合。让爱走出心底,也让爱走出纸面,通过实际行动去表达身为子女的爱。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给出学生一个命题“我们的父母是否爱我?”,以此让学生们去思考。有的学生会对父母存在敬畏之心,因为害怕被父母说教,害怕被父母指责。他们所看到的是负面情绪,是父母严厉的一面。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可以是“父母的角落”,当父母对孩子发过火后,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会是气愤嘛?余气不消,久久不平?还是说也在后悔,也在内疚呢?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后再犯错时,不妨直接告诉父母,并以表决心。届时在看看父母的反应。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生而为人的第一个身份便是人子。对此,在生活化教学融入生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情感的关联,促使教育的真意得到体现。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它也需要生活化的情境来作为支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建课堂“小剧场”,将课文内容搬上课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感悟与生活体会。传统教学方式下,多为教师言传身教,课堂教学更像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学习十分被动。狄德罗曾言:“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生活化教学与生活化情景的创建意在加强学生感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而角色扮演意在简化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入知识往往比让知识走入学生更高明[2]。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适合的课文进行生活化情境创建,让學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还原。比如,在编辑部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里面出现了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等小动物。对此,教师可以先向对学生提问“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动物?”“发布通知的内容是什么?”“狗熊经过了几次提醒,才把内容说清楚?”阅读前的提问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有目的地展开阅读。之后,在学生们阅读完毕后,便可以展开分角色表演了,实际还原课文内容。此外,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生活中总会有人出现“丢三落四”的问题,无论是自己要做的,还是别人让做的,还没搞清楚就行动了,结果反而是事倍功半。对此,学生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自己又犯没犯过这个错误呢?教师的再次提问,帮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从而进行反思,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改掉了自身的毛病,更好地发挥教育的意义[3]。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贴于生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日渐成熟,并不断走入小学语文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能够同时运用视频、声音与文字展开教学,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在内容上也更为有趣。此外,在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会涉及到一些内容,学生们仅凭文字难以理解,需要其他辅助手段来进行协助。对此,教师便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开生活化教学了[4]。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见过海上的日出。虽然文中做出了“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了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到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了一片灿烂的光亮。”这样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是美的,若以成年人的角度来阅读,定会在脑中浮现那美丽的场景,然而小学生却未必能够联想的那么细致。对此,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实际播放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作业,待到下雨天时,等到天晴后,不妨观察下雨后倒映在水面的夕阳。其实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需要善于发现的双眸罢了[5]。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融入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贴于生活化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念强,唐丽萍.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34-37.
[2]张平.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学周刊(20):85.
[3]刘芳.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0-40.
[4]措姬.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大观周刊(6):152-152.
[5]谢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