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强
摘 要: 市政道路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我国公路运输和民众的通行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更加重视和扩建速度提升,我国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开始了高密度、大范围的施工建设,随之而来的是施工经验的不断增长和施工技术不断提升。但是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需要用到较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地基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实施质量往往会对市政道路桥梁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往往会遇到较多的施工问题,包括道路桥梁的养护、道路桥梁的测量精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等,所以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尤为重要,良好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是保障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质量可靠和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就以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分析为题,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其次阐述了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的要点,最后总结了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希望对我国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060
前言:本文的研究背景基于当下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市政道路桥梁现场结构、问题、对策而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从研究意义上来说,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水平和质量可靠。
1 市政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
市政道路桥梁在整体结构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市政道路桥梁的桥跨结构,也被称之为桥梁上部结构。桥跨结构是指市政道路桥梁中用于跨越障碍物和难以处理的阻碍时所用的建筑结构,该结构主要由桥面的梁、板、拱、大梁等构成,这些要素共同起到了结构支撑的作用。
其次,就是市政道路桥梁的桥梁支座结构,桥梁的制作结构主要起到了道路桥梁质量提升的作用,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对压力的解除和传递,防止道路桥梁的压力过于集中,造成道路桥梁损毁的情况;并且该结构还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对于桥梁整体稳定性的支撑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就是市政道路桥梁的桥台结构,该结构的主要作用在于有效的连接了路基路面,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填土压力。一般来说,桥台结构主要作用于桥梁的道路的两端,其高度一般都会跟随道路桥梁的高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最后,就是市政道路桥梁的墩台结构,墩台结构的主要作用在于传导荷载,也就是将桥梁道路的荷载传导至地基上,这也就表明了墩台本身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因为墩台本身需要承载和传递巨大的荷载,所以为了保障墩台的建设和使用安全,墩台建设的技术和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水平,而且由于墩台的运用范围限制,所以对于墩台的施工建设一般都需要在水下进行,这对于墩台的施工难度又是很大的提高。
2 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的要点
2.1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作为任何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更不例外。由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特殊性,所以一般对混凝土施工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配置、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养护等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和水准。而一般来说,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选择一般选择具备钢纤维的材料,这主要是考虑到市政道路桥梁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抗剪能力。此外,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都会尽量进行一次性浇筑,对于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则有更高的要求,包括振捣频率和振捣时间,一些较为严格的施工单位甚至会严格到每秒。就算是混凝土成功的浇筑和振捣,完成了施工,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养护工作如果存在疏忽和漏洞,就很容易导致蜂窝和裂缝的出现,导致前面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是极为重要的。
2.2 地基施工
地基施工是整个市政道路桥梁的基础,良好的地基施工是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前提。在市政道路桥梁地基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针对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基,一般会选择碎石法、换填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对地址的质量和整体强度加以保障,对于防止意外情况例如沉降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此外,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过渡段的施工同样需要重视。总而言之,只有对整个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加以重视,才能保障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和稳定,防止问题的发生。
2.3 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桩作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钻孔灌装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要时刻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包括数据、方位等都要进行及时的矫正,对于其他问题也要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理。此外,在钻孔灌装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要先根据是施工中所需的泥浆数量,提前拟定出泥浆池的相关数据,并准备好泥浆循环系统,在钻孔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速度的控制,注意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过慢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速度和进度,钻孔过快则可能会导致及其的损,更有可能因为钻孔过快导致周边环境的不稳定,造成坍塌情况的出现。
3 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难度提高
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整体上施工难度在不断加大。施工难度的加大有很多原因,但总结来看可以归结为以下部分。
首先,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貌也相对复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山地、林地地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较为困难,特别是在我国加快基础建设的当今,一些地处偏远且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也开始了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道路桥梁施工的困难。
其次,我国的部分技术和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虽然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总的来说还是与过完的现代化建设手段存在差异,机械设备方面尚可以通过进口解决,技术方面则需要我们自身加以努力,而这种技术上的差距,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较大的成本投入才可以追赶。
3.2 市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下降
市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的下降主要由两部分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人为因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车流量较大,车辆来往频繁且常常存在超载的情况,很容易对市政道路桥梁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上问题,施工材料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材料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材料在运用过程中不规范导致的;技术上的问题,就是道路桥梁的施工和后期维护存在问题,特别是后期维护和保养,由于部分单位的不重视,或者道理桥梁不便于养护,会导致道路桥梁的老化速度加快,造成使用寿命下降。
第二种原因是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因为雨水和大风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腐蚀和侵袭。如果自然原因碰到了本身就存在漏洞和缺陷的道路桥梁工程,就很容易加速使用寿命的下降。
4 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优化对策
4.1 提高测量精度
市政道路桥梁的首要优化措施,就是提高施工中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对于市政道路桥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保持市政道路桥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精度测量能够有效减少擦边、碰头等问题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建筑较为密集的地区,精确的测量技术尤为重要。测量技术的优化和提高,首先需要测量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工作,在测量完毕后还要经过多次审核和复测,以此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误差降到最低。
4.2 控制路面质量
路面的质量也是市政道路桥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路面质量的控制首先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可靠,混凝土施工必须保障混凝土配置比例的科学合理,振捣过程中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符合工程要求。其次,还有注意对路面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主要是为了排除路面的积水,因为路面的基层面层本身就有较强的渗水性,容易产生积水,这些积水很容易对市政道路桥梁造成腐蚀和破坏,对于积水的处理,通常可以利用排水沟和透水层进行处理,这对于路面寿命的延长具有较强作用。
4.3 路基夯实与回填土处理
在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路基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路基夯实的程度不足,就很容易对市政道路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而在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还需要对路基的管线设施进行优化和处理,以保障路基的质量安全。此外,在处理回填土的过程中,还要对一些常见的公路病害进行处理,这些病害有可能会造成市政道路桥梁的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路面破坏、裂缝,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沉陷的情况。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以及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来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4.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同样重要,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抹平处理,防止出现混凝土凹凸不平的情况。在处理完成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平,随后进行浇水养护,浇水养护这一过程一般需要维持15天左右,这段时间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湿,以及防止浇水过多,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如果养护的过程是夏季则要做好降温和保湿的准备,通常可以通过浇水保湿冷却或搭棚防晒的方式进行。而在雨季则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多,要做好防水措施。
结语: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我国道路通行的重要建筑。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还存在加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会导致施工进度的延缓和质量的下降,为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技术的提升和人员的培养,以及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保障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得到,保障市政道路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龙.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01.
[2] 冯国良.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171-172.
[3] 蒋亚伟.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简析[J].四川水泥,202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