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重彩画

2020-10-13 12:24王建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开放性

王建红

摘 要:原始时代人类将鲜艳的颜色涂在脸上、身上,远古时代的人将日常画在石器和陶皿上,古代人们又用色彩表现的宗教题材画在墙上形成壁画。这些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产生审美意识进而产生的艺术作品,也算是重彩画的前身。现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那么,在当下的人文语境下,在新的审美需求下,重彩画将何去何从?文章从理念与实践方面分析阐述重彩画的开放性特征以及在当下语境下如何突围。

关键词:重彩画;现代语境;开放性

重彩画是一个博大、宽泛、广义的概念。它由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发展出传统工笔重彩中色彩的一脉。然而在现代,它又与传统工笔重彩画拉开了距离,成为具有了当代审美色彩的中国画种。

一、重彩画开放性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迫切性

重彩画是一种具有现代开放的文化心态的绘画形态,它的开放性是相对于传统的中国画而言的。传统的文人画在两千多年的道路上重各种笔法和既成绘画模式,例如《芥子园画》《三希堂画谱》等都被尊为法本,而这些显然已不是现代人对绘画审美情趣的界定标准。从宋元兴盛起的水墨画一直在中国画坛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漫长的绘画史中逐渐定型,形成一套固定模式。到了清代,“四王”便把这种模式程式化,使艺术的生命严重僵化,这种符号化的图式必然会把人的个性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套路上,抹殺一些个体的鲜活的东西。传统中国画在一对一的师承关系中走的是独木桥式的单线自闭方式,这与现代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格格不入。到了现代,“85 思潮”中李小山提出的“水墨画穷途末路说”已经把中国画亟待解决的前途问题提上了日程。

此外,传统中国工笔画自水墨画兴起后便逐渐趋于一种低迷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当代。基于这种背景,画坛急需具有生命力的绘画的新探索的出现。

二、重彩画的开放性是从思维到技法全方位的开拓

重彩画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开放的思维观念上,其开放性使它具有了包容的特性。它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向所有对它有借鉴作用的兄弟门类敞开大门。不像传统绘画比较自闭,重彩画是向外敞开的,任何对其有利的养分它都会积极汲取。它在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基础上融合、吸纳了水墨、水粉、水彩、油画、版画、设计等门类的精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重彩画正是以它开放辐射状的思维方式充溢、完善着自身,以全方位的宏观思维及审美意识来表达自我情绪和表现大千世界,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探索发展的局面,立今承古,立中融西,立足本根,放眼未来。

重彩画的开放性又具体体现在拓展的技法上。传统中国工笔画的技法是单线平涂、单一发展的,只有“三矾九染”的渲染方法,而渲染的效果相对单纯含蓄,这易被现代充满张力的世界所吞噬,而且技法的单一性虽然能使画面达到一定意境,但更多的是易使现代人视觉上感觉乏味。现代重彩画在技法方面鉴纳了多门艺术学科的综合营养。

水墨画的酣畅淋漓、气韵生动以及写意性对重彩画有革命性的启示作用。水墨的写意性在笔墨中体现,即是由笔触和墨色来完成,如具体应用时,笔墨的浓、淡、干、湿,相应在重彩中就转化为“笔彩”,即由笔触和彩色来强化工笔画的写意性,“笔彩”沉淀了水墨画中的用墨意识。这些借鉴可以克服传统中国工笔画最致命的匠气和刻板。水墨中“泼墨”借鉴到重彩画中就是“泼彩”,“泼彩”引入了水墨画中媒材随水的浸润漆化的机制,易于获得随机触发、妙造自然的天趣。张大千在“泼彩”方面已经做了积极尝试,为“泼彩”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奠定了基础,现代人运用了更丰富的材料,对“泼彩”的探索更进一步而且更加大胆。

重彩画在壁画中汲取养分。壁画其实就是重彩画的前身,尽管它有其局限性但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比如说它的单线平涂具有强烈概括性,而远古壁画画面自然脱落所形成的斑驳,正暗合了现代重彩画的肌理效果。

没骨画也大大填充了重彩画的技法,如积水、积色、撞色、冲色等。没骨画使重彩画不再局限在勾勒的框形里填色,而是用色直接取形,易于更快地抒发画家的胸臆,并使画面形色贯气,易于画面写意性的表现。

水彩具有透明性且颜色绚丽,可以用来做底色,这使得凝固厚重的石色和清澈透明水色间拉开了视觉空间距离。另外重彩画可以从中吸收积色、接色等技法,这使得重彩画色彩形成 “天人合一”的自然关系。

水粉画是一种具有覆盖性的粉质颜料,也可以被重彩画所利用,还可以借鉴其技法如撞粉、撞彩等。

油画在色彩上给予了重彩画重要的指导。中国画自古便遵循着“随类赋彩”的着色法则,在观念上,使颜色本身具有象征意味,如“青黄赤白黑”,这使得中国画的色彩只能是一种泛泛意义上的概念的着色,尤其在前人对传统中国画“墨分五色”的色彩观的崇尚下,中国画的色彩其实是止步不前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色彩语言运用的贫乏、概念化,与今日时代的社会文化、艺术精神的动感节奏、丰富形态早已形成了强大反差。油画把色彩的冷暖关系带进了重彩画的画面,色彩的冷暖进而对画面的构图也起了均衡作用,使重彩画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脉搏节奏。

重彩画使得各个艺术学科的技法得以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可以在实际创作中进行具体灵活的运用,一幅画中可以绘画性多一点,也可以装饰性多一点,只要两者搭配处理得合适;可以整体求工而局部求写,或整体泼彩而局部求工;既借助淡色改变工笔的刻板,又以清丽和谐近乎水墨的一色中的多变,增加表现微妙感觉的色域;还可以改变传统大面积的晕染转而运用讲求笔迹形态的积染,这可以克服传统工笔画过于注重装饰性的缺憾。开放性使得中国的工笔重彩画经历了从“主工”到“兼工带写”再到“工、写、制、泼、绘结合”的全方位、立体交纵的技法构架。

水墨的流动激盈、气象万千,油画的丰富、细腻、微妙,壁画的装饰感,工艺设计的构成意识,现代绘画的造型理念都会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工笔重彩画,使其成为不竭之水。

三、重彩画开放性的物质基础

重彩画的开放性不只是一种理念,它更体现在具体的技法实践上,因为理念要付诸实践来揭示,而实践又要通过工具材料来实现,所以说,如果理念是上层建筑的话,那么工具材料就是物质基础。

(一)矿物颜料的丰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重彩画的开放性再强,如果没有充分的颜料作物质供给恐怕也“难成大业”。我国传统绘画留下来的矿物色是十分有限的,使我们的创作十分受限制,所幸,很多前辈研发了高温结晶的矿物色颜料,其色相鲜明又稳定,并可根据需求配制成任何色,再加上传统的矿物质颜料,这样便可增加许多微妙的中间色,大大拓宽了矿物色的色域,弥补了传统矿物色产量稀缺、种类贫乏的缺陷。另外,金属颜料增加了材质美感,具有闪光性的粗颗粒矿物色、各色云母和金属与具有亚光性的细颗粒交错使用,相得益彰,能使作品营造出神秘的色彩气氛,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二)工具的开放更新

重彩画由于表现技法的拓展和各种技法的制作,对工具的选择已由传统杆圆毛尖的固定笔型扩展为板刷、排笔、喷嘴等具有各种功能的绘制工具,这使得重彩画的绘画制作手段丰富多样,大大增强了重彩画的艺术表现力。

(三)依托材料的扩展

重彩画所依托的材料已不限于宣纸和绢,画家为适应开放性的绘画手法已试用各种纸类、纤维和织物。在织物方面有棉布、亚麻布、的确良、美丽绸、树脂布等。这些织物因质地不同,或粗,或细,又因渗水程度不同而在画面上呈现种种特殊效果。织物的韧性比纸强,所以比宣纸更适宜做肌理。

综上所述,重彩画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语境形势下,在现代人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活环境里,人们看到的大多是视觉刺激性强的影视和色彩斑斓的广告,在这样的当代语境下,现代人除了欣赏玩味传统温文而雅的文人画和水墨图式,更需要那种与其视觉感受及心态吻合的更加丰富的绘画形式。重彩画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其兼具了多重的现代审美特征,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弥补了传统中国画的缺憾和不足。重彩画的开放形态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为重彩画的重构提供了可能。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放性手术与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高年级开放性阅读资源开发初探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如何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问出精彩问出效率
实培计划—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