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淮河地区寿州窑黄釉瓷工艺的探究

2020-10-13 14:27郑晴晴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匣钵釉瓷制瓷

郑晴晴,高 峰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南北朝以前,中原地区曾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手工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但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淮河地区对南北方各政权来说,不仅是北伐基地,也是南下的基地。南北对峙时期,南北方各政权都在淮河一带刻意经营,淮河地区在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的背景下,经济上却取得了一些进步[1]。一些为了躲避战祸的北方人往南方迁移谋生,给淮河两岸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工艺技术,奠定了淮河两岸的工艺发展基础。古寿州三面环山,西北临淮河,境内还有高塘湖与窑河。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寿州瓷器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并且附近的八公山脉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也为寿州窑瓷器的烧制提供了丰富的瓷土和燃料。寿州窑拥有先天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南北朝时期得天独厚的工艺发展时机,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创烧陶瓷。

根据窑址出土遗物判明,寿州窑早期烧制胎质坚硬、釉色莹亮的青瓷。后因唐代寿州窑匠人改进烧制工艺创烧黄釉瓷,在烧制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等都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唐代因此成为寿州窑公认的全盛时期。在《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就有“江南寿州,唐时烧造,其瓷黄”的记载。”作为历史上著名的窑口,寿州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唐代寿州窑陶瓷工艺发展背景

唐中期时,寿州窑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大窑场,成为江淮地区的制瓷中心[2]。据资料显示,公元六世纪末修建的“隋唐大运河”,途径安徽淮北、宿州、灵璧、泗县等地。寿州窑位于淮河之滨,其产品运销沿淮河转大运河,北可达中原地区,南可抵长江流域。在大运河沿线出土了众多寿州窑瓷,以此可证明寿州窑是依托运河水运进行贸易流通。早期寿州窑瓷器偏北方风格,瓷器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唐中期全国瓷器行业开始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个窑系[3]。寿州窑未追随市场潮流,在结合当地土质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烧制技术。将窑炉内还原焰改成氧化焰的方式创烧出黄釉瓷,成为当时各地窑口中烧制黄釉瓷最成功的窑口。

寿州窑之所以在唐代窑场林立,是因为寿州窑有系统的工艺流程和丰富的原材以及高超的工匠水平。“取材提炼”是制瓷第一步,先依山采取瓷石,提炼后成为制坯的原料。唐代寿州窑因用料的不同和瓷土资源的减少,胎料中泥岩粒较多,有砂粒和石英颗粒0.02~0.25 mm,属高铝低硅质瓷土,其胎质较为粗糙[4]。因此就有了唐代的“二次烧”,寿州窑瓷器先施化妆土素烧,化妆土又称“护胎釉”,有护瓷胎的作用。冷却后再施釉二次入窑烧制,黄釉属于高温的石灰釉类型,施釉时釉层控制厚度得当,避免釉流动及聚釉现象。化妆土的使用和施釉技术提高了寿州窑黄釉瓷器的质量,但是唐代寿州窑发展规模较大,瓷器的质量和数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于是寿州窑匠人改革烧制技术,镀匣与匣钵装烧就是唐代寿州窑改革的创举。唐代之前各地窑场装烧瓷坯,多采用明火叠烧的办法。寿州窑陶瓷产品与其他窑口不同,有的瓷器是直接装窑烧制,对于精致、价值高一点的瓷器,素烧后施化妆土,最后罩釉入匣钵烧成。使用匣钵能有效隔绝烟熏、落砂、火刺等对瓷器的伤害,保证釉色的稳定性与器物四壁受热的均匀度,同时也提高了瓷器质量以及瓷器的成品率。最后满窑瓷坯装匣入窑进行烧制。唐代寿州窑的窑炉形状属北方特征,俗称“馒头窑”,使用过程中外面空气易进入窑炉,使里面的瓷器受到不同程度氧化。由于氧化程度不同,烧成器物有深浅、浓淡多种黄釉色。唐代寿州窑的中心窑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主要分布在上窑镇及其周边长约3千米的窑群,是隋唐时期江淮地区的制瓷中心,也是我国古代淮河地区著名的瓷器生产基地(图1)。唐代陆羽《茶经》中关于“寿州瓷黄”的记载,表明了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制瓷工艺的重要地位,促进了淮河地区制瓷工艺与装饰工艺的发展。

图1 唐代寿州窑的窑场分布情况

2 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制瓷的三种创新工艺

2.1 “化妆土”工艺,使釉色更加光洁美观

寿州窑背靠八公山脉,有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据《怀远县志》记载:“县南六十里以近洛河,两峰逶迤,产煤炭,下有煤窑,土人炸石烧灰,搏泥为埴,烧造盆盎等器,故山中多窑窟…又产赤白垩土,涂釉者取焉”[5]。说明古寿州窑的确蕴藏着大量的瓷土、化妆土、釉料、燃料等资源。寿州窑较早使用了“化妆土”技术,唐代寿州窑所用的瓷土大多数未经淘洗,含砂粒较多,质地比较粗糙,烧造时瓷器表面容易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窑工们将制作好的胎坯晾至半干时,在器物的胎坯上先施一层瓷衣质地白腻的白色瓷土。“化妆土”是常用来装饰陶瓷的一种材料,其遮盖力强、耐火强度高质地细腻等特性,使用时可以很好地改变器物外观[6]。化妆土的原料为含氧化铝较高的高岭土,其厚度约为0.1~0.5 mm,由于化妆土和瓷胎的矿物结构相似,因此烧制时二者凝结效果很好。化妆土使用时覆盖在坯体上,这样可以覆盖住坯体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凹凸和大小不一的气泡痕迹,以及在烧制过程中残留在坯体的杂质污点,因此就有了唐代的“化妆土”工艺。上过“化妆土”之后的坯体上再施釉料,烧制出来的瓷器表面会更加光洁透亮,提高瓷器釉色的莹润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唐代南方洪州窑与北方巩县窑等纷纷烧造黄釉瓷,但是数唐代安徽寿州窑所产黄釉瓷是最成熟和最为完善的。唐代各地瓷窑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化妆土,尤其是北方窑场,如河北曲阳涧磁村窑、河南巩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等。在完成陶瓷胎体的“化妆”程序后就可以进行施釉工艺,寿州窑瓷器所用的釉料,经过挑选后洗净再入窑炼熟。使用时将炼熟的釉料块研磨呈粉状,然后与水调和涂抹于坯体上。寿州窑用的黄釉属于高温石灰釉,在高温下易流动,容易出现釉流动及聚釉现象,所以在施釉时要注意瓷器坯体各部分的釉层窑厚薄得当、均匀平整。

2.2 创新匣钵技术,提高瓷器质量和出瓷量

唐代之前寿州窑烧制瓷器大多采用明火叠烧的方法 ,对于生产批量多的瓷器产品,均重叠装窑,在明火中煅烧。因此在烧制过程瓷器的釉面经过烟熏渍、落砂粒、瓷器底部留有支烧痕迹等一些影响瓷器质量的问题。为了生产出精致、价值高一点的瓷器,唐代寿州窑的窑工改进烧制技术——匣钵(如图2)。匣钵的材质只需用较为粗劣的瓷土制成圆形,略微大于瓷器体积即可,制作完成后将其入窑空烧成一个较为坚固的钵体,这个过程叫作镀匣。唐代寿州窑瓷器产品一般是制瓷前先制匣钵,主要将瓷器坯体重叠置于匣钵内,匣钵之间用三叉、四叉、支托等窑具支垫(如图3),烧制时就不会在瓷器的底部留下支烧的痕迹。匣钵之间用耐火泥弥合后形成匣钵组合,再将匣钵重叠装入窑室。将质量较高的产品装入匣钵入窑烧造,避免了烧造过程中带来的损伤。烧成过程中匣钵的作用是保护里面的瓷器,为防止瓷坯烧制过程中炸裂、烟熏,熏染落砂现象,保证釉色的稳定性与器物四壁受热的均匀度。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烧成过程中的损坏,根除了支烧痕迹、胎体厚重等缺陷,提高了寿州瓷的釉面亮度与纯净度,同时提高寿州窑瓷器质量和出瓷量。寿州窑改进的匣钵烧制技术是瓷器烧制史上的一次创新。

图2 用粗劣的瓷土制成的匣钵

图3 三叉、四叉、支托等窑具支垫

2.3 采用氧化焰反应,烧造出黄釉瓷器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茶碗,越州上……寿州、洪州次。这些窑口生产瓷器主要差别在于釉色不同,越窑和岳州窑为青釉,邢窑为白釉,寿州窑是黄釉,其中以蜡黄釉最为出名,黄釉茶盏中的茶色成紫色,釉色不同导致茶色各异[7]。有“寿州瓷黄,茶色紫”之称。唐代寿州窑瓷器已独特的釉色作为自然的外部装饰,寿州窑的黄釉色之所以不同,原因一寿州窑瓷釉中的铁元素人工配比不同,寿州窑瓷器为高温石灰釉,含氧化钙量比较高,着色剂为氧化铁,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溶剂[8]。原因二是生长在淮河地区的寿州窑大多使用馒头窑烧制瓷器,“馒头窑”是唐代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常见的窑炉形式,此“馒头窑”的特点适用于烧造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高的瓷器,恰好这种窑炉特别适合寿州窑瓷器胎体厚重和大批量产品的烧造。寿州窑是较早使用“馒头窑”的窑口,馒头窑的使用也是烧制出寿州窑黄釉瓷的原因之一。所谓“馒头窑”,是因为窑炉外部顶部隆起 ,外观如馒头,底部平面呈马蹄形,直径一般3米左右。内部的前面设有窑门,接着是火膛 ,即燃烧部位,然后是火道,中部大面积为窑室,后部窑壁,其下设有烟孔与烟囱连接,用于排除烟尘(图4)。瓷坯制成后装匣钵入窑进行烧制,因窑内窑火的大小前、中、后不一样,所以要根据瓷坯胎体大小以及釉层的厚薄来确定坯体摆放的位置。烧成是制瓷工艺中关键的工序,窑炉保持高温形成适宜火焰的重要设施 ,窑炉结构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瓷器的产量和质量。寿州窑黄釉瓷产生与炉温控制、炉内风量以及炉内气氛变化有关。寿州窑在烧制瓷器过程中,外面的空气容易进入窑炉,寿州窑的燃料主要是木柴,在烧造黄釉瓷时采用氧化焰气氛,木柴充分燃烧后,在窑炉内形成不同的空气氛围。如果窑内空间不够封闭,氧气进入后就会与铁元素发生化学变化,氧化反应后呈黄釉色。唐代寿州窑烧制工艺在釉色方面需要掌握高超的技术,窑温控制适中,且使用匣钵技术,烧制出的瓷器釉色就较为纯净。

图4 寿州窑“馒头窑”平、剖面图

3 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工艺的艺术价值

唐代寿州窑瓷器的造型种类、装饰工艺 、烧制技术都在彰显着独特艺术价值。寿州窑早期烧制的瓷器具有浓郁的北方风格,后吸收南方瓷器风格,又与淮河地区当地文化相融合创烧黄釉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由于寿州窑受到了中国古代“老庄”的传统审美思想影响,瓷器以实用为主,瓷器造型种类呈浑厚大方、拙朴自然的艺术特征。唐代寿州窑的匠人们传承了南北朝至隋朝的制瓷工艺,将制瓷工艺加以改革创新,利用氧化焰烧制出独特的黄釉、蜡黄釉等黄釉瓷。此外,寿州窑在工艺技术也有创新,例如寿州窑创造性发明“绞胎”工艺技术,还有寿州窑所独创的“漏花工艺”。唐中期寿州窑装饰工艺主要有绞胎、漏花、堆塑、贴花等,纹饰有动物纹、弦纹、菊纹、莲花纹、龙纹等,增加了寿州窑瓷器工艺的多样性,提高了寿州窑瓷器的艺术价值。

4 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工艺的历史价值

唐代寿州窑黄釉瓷以釉色取胜,最负盛名的白瓷属北方的邢窑,青瓷的最高水平代表是南方越窑,那么黄釉的烧制则以寿州窑最佳。从工艺方面:寿州窑烧制出黄釉瓷,唐代寿州窑匠人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烧制时将瓷坯放入匣钵烧造,可以避免炉灰对其熏染,提高瓷器的质量与产量;寿州窑改进窑炉结构、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火焰气氛的适度控制,烧制出寿州窑纯正的“黄釉瓷”。从原材料方面:选用较细的瓷土作瓷胎,减少瓷胎内部杂质和气孔;再将整个瓷坯涂上“化妆土”,掩饰坯体表面的瑕疵,使釉色更加光洁美观。从工匠方面:寿州窑鼎盛时期留下的高超制瓷技艺,并且为后来的瓷器提供了宝贵的制瓷工匠人才。据考证,萧县窑在隋朝时因寿州窑开始兴起烧制瓷器,唐代也和寿州窑一样流行烧制黄釉瓷。此外,宋代晚期,景德镇的很多窑工都是从萧县窑迁入,可见寿州窑对其他窑口的影响。

5 结 语

“寿州瓷黄”四个字是对寿州窑鼎盛时期陶瓷产品的认可。作为隋唐时期的民间瓷窑,唐代寿州窑的烧制技术与装饰工艺取得巨大成就,是寿州窑黄釉瓷继承创新和发明创造工艺完美结合的重要体现。寿州窑黄釉瓷工艺的继承创新是指寿州窑自隋朝时烧制,唐代的烧制技术大多是沿袭前辈流传的技术,黄釉瓷所用的原材料、烧制步骤等也与先前相同,唯独黄釉瓷工艺是寿州窑匠人在继承前辈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利用还原焰能够烧制青瓷,转变为氧化焰烧制成了黄釉瓷。唐代寿州匠人对于“黄釉瓷”装饰工艺的发明创造,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寿州窑独创的“漏花工艺”“绞胎”工艺,不仅为当时其他窑口提供新的装饰工艺,也为现代的陶瓷装饰开辟了新途径。寿州窑位于淮河中游的南岸,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淮河流域特有的文化。淮河流域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共同影响作用下形成的,同时具有南北方的文化特色[9]。淮河地区瓷器整体造型特征质朴实用,体现了淮河地区朴素粗犷的人民性情。唐代寿州窑瓷器的纹样受到了当时佛教大环境影响,将地方文化和佛教文化相融合后显示出地方性装饰工艺特色。据调查数据,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北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鹤壁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和湖南长沙窑等多受其影响而生产黄釉瓷器[10]。寿州窑作为隋唐时期的民间瓷窑之一,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同时期窑系中领先,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匣钵釉瓷制瓷
后司岙匣钵工艺特征及其对青瓷釉面呈色的影响
废匣钵粉加入量对堇青石-莫来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关于陶瓷色料生产中匣钵选用的几点建议
繁昌窑匣钵特征及“上”字铭功能分析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