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谈近强 王再花
阳春三月,当你漫步于中山小榄的田间小道,经常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一眼望去,让你十分诧异的是,原来这里种有玫瑰!一般玫瑰适宜栽培于冷凉的北方,难以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而这一种玫瑰在当地竟繁殖了400 多年,称之为“荼薇”(图1)。它是小榄一大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当地企业还依托荼薇生产了荼薇糖、荼薇酱、荼薇蛋卷、荼薇月饼、荼薇酒等系列产品(图2);并发展了荼薇旅游文化、酿酒工艺,其中小榄荼薇酒还获批中山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名片。
荼薇源于何地呢?明朝嘉靖《香山县志》记载荼薇原产于西域波斯(今高加索一带),用来制作蔷薇水。大约在明中期,香山县的濠镜澳(即今澳门)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集散地之一后,才被引种入我国,在小榄世代繁育。小榄先民巧妙地利用方言中“荼”与“酴”、“薇”与“醿”发音的恰同,将西来的玫瑰品种取名为“荼薇”。宋朝《诸蕃志》已云:“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 《草木识》 “蔷薇露”条云:“番蔷薇此花徙夷国来,短条多刺,花开香烈甜媚,千業包裹,娇红深浅,意态自佳,非玫瑰所敢拟也。吴浙所称蔷薇者是另一种。”可见,荼薇与荼蘼(酴釄) 并非同种,实际为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远古玫瑰的重瓣品种,其品种繁多,基本上喜欢冷凉的气候。今能在广东的南部繁衍生息,小榄、开平等地大面积种植,能耐热,实属罕见。
荼薇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环境。追溯源头,荼薇的原生地高加索,为亚欧大陆黑海、亚速海同里海间的地区。该地气候处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都受拦截,使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显著。南高加索为亚热带气候,其中西部的科尔希达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 月平均气温4.5~6℃,7 月23~24℃,年降水量为1200~1800 毫米。小榄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年降雨量1738 毫米。最热7 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 月,日均温13.2℃。可见,经过当地民众的驯化繁殖,荼薇已经适应小榄炎热的气候环境(图3)。
荼薇的种植遵循一定的生产流程,种植好品质的荼薇,还是需要一些技巧,不同发育阶段管理不同,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期间需要3 次施肥,4 次浇水。
1.繁育期:2 月嫁接;5~6 月定植(图4),此时根系深达40~60 厘米,土层需深厚,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不能马上施肥。
2.生长期:7~9 月为快速生长期(图5),10 月生长减缓,植株相继萌蘖新芽,需肥量大,应多次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P、K 复合肥,如尿素结合磷酸二氢钾,15~25 公斤/ 亩,适当补充微肥和复合肥。可配合除草,稍微松土。根长得越健壮,荼薇花开得越好。
3.花芽期:11 月荼薇花芽诱导前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图6),12 月~次年1 月进行屈花和压条,这是小榄种植荼薇的独特栽培技术。枝叶停止生长,落叶后至封冻前可施用有机肥(如羊粪、鸡圈肥等),结合深翻,开沟施用,2500 ~3000 公斤/亩,然后进行一次冬灌。
大寒节前后,摘去荼薇花叶子,用竹竿把荼薇的枝条压低,每株保留枝条30~40 枝,压成大雁展翅状,以求萌发更多花蕾。萌芽前疏除弱残枝,选留骨干枝1.5m 左右,3 年以上花枝要更新修剪。花芽期间主要喷施磷钾肥,停施氮肥。
4. 花期:3-4 月为盛花期(图7),开花前10 天开始,控制浇水。花期浇水不得喷在花和枝叶上,会造成花蕾凋谢。地面花瓣、落叶及时清除,防止发霉花叶引致病菌感染。
5. 花期后:剪除荼薇弱枝、病枝,疏除过密的中膛枝,剪至距地面5~10 厘米左右,留待发新枝。同时增施氮肥和磷钾肥(如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20~30 公斤/亩,施肥后若土壤干旱,应在施肥后浇透一次水。
图1
生产中4 次浇水:主要为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冬前水。前3 次结合施肥进行。当地实际生产中有些农户为简化流程,种苗定植时施1 次消毒好的鸡粪做底肥,生产期间施用5 次肥料(挪威进口肥15-15-15,约25 公斤/亩)。
荼薇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喷施叶背面的量达到70%以上,施肥尽量减少高N 肥。实际生产中有些农户以干烟叶水杀菌,初期可以控制菌害,但面积大,则需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主要虫害为金龟子、红蜘蛛、蚜虫、蓟马等。防治要点为:通风、透光、雨后松土、及时排水、及时剪除病枝、保持园内干净。冬季用石硫合剂杀虫卵,物理防治为主,使用诱虫灯、防虫板等。发病初期及时用药,使用低毒或无毒生物农药,如棉铃虫多角体病毒防治金龟子、螺螨酯防治红蜘蛛、苦参碱防治蚜虫、甲维盐防治蓟马等。花期不用药。
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病害,包括锈病(图8)、黑斑病、白粉病等。防治要点:通风、透光、雨后松土、及时排水、及时剪除病枝、保持园内干净。发病初期及时用药,使用低毒或无毒生物农药,敌锈钠或石硫合剂防治锈病,代森锰锌或苯甲吡唑酯防治黑斑病,甲基托布津或乙嘧酚磺酸酯防治白粉病。花期不用药。
荼薇种植1 年后,开始有花收;3~4 年,枝条粗壮,丰收,可连续收8 年左右。根据用途不同,采收时节不一样。花茶:花蕾未开放,花蕾纵径是花萼的3 倍时采收。油用、食用:半开呈杯状时采收,上午5:00~8:00 最适宜。产品初制:鲜玫瑰花瓣:红糖(1:1) 拌匀,搓揉花瓣破碎,装入容器内,晾晒2~3 天,密封保存,即得荼薇酱。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对荼薇的品质要求也比较高,农残和重金属需符合《NY/T 2140-2015绿色食品代用茶》等国家标准。
最近10 多年,荼薇在中山小榄一带风靡,备受市民宠爱,因它的美丽多姿、芳香浓郁、爱的寓意以及美味多样的食品加工。一般种植户花的产量约为500 公斤/亩,当前销售价为60~100 元/公斤,效益良好。但由于花期1 年只有1 次,产量不高,孕蕾待花期如遇雷电骤雨则所有花蕾会凋谢殆尽;遭遇污染,花未完全开放便萎凋。在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单靠种植收益不高,还需要结合文旅、加工等产业延长产业链,通过多元化发展带动种植和农户的收益,延续小榄荼薇多姿多彩的故事。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