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燕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女子全能项目对运动员在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平衡与协调等基本运动能力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既满足现代女运动员挑战生理极限的需求,又符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1]。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以下简称“女子全能”)曾经培养出叶佩素、叶联英、马苗兰和沈盛妃等知名运动员,使浙江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亚洲风光无限。然而,昔日的风采无法掩盖今时的衰退,当前,浙江女子全能项目状态的下滑,为浙江省田径运动敲响了警钟。本研究以浙江为女子全能项目样本,深入剖析女子全能运动“高开低走”的原因,并探寻破解其困境的路径与方法,为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健康发展之道提供思路与对策。
为了更好展开研究,收集了前人研究的相关文献共48篇,其中与中国女子七项运动相关的文献共28篇,与浙江全能女子七项运动相关的文献共10篇,与十项全能运动员相关的文献共7篇。并参考了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查阅到的关于青少年全能运动员相关管理公文3篇以及阅读图书馆相关书籍及新闻报刊杂志中发表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依据。
2.2.1 问卷的设计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以及部分专家意见,编制了浙江省七项全能运动训练现状调查(教练员卷、运动员问卷)两份问卷。教练员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设定了27个影响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的因素,供教练员选择。运动员问卷主要是运动员基本情况调查。
2.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对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台州、衢州、舟山、嘉兴、丽水地区的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本人现场直接发放,邮寄回收的形式进行回收。其中,调查对象涉及九个地区,每个地区三名田径教练员共27份,九个地区主要从事全能或兼项全能的运动员共45名(由教练员协助选定和发放问卷)。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1:
表1 问卷发放份数与比例统计
2.2.3 问卷的效度检验
本研究邀请高校体育教学研究的8位专家和学者以发放“效度检验专家调查表”的方式,对本文中的浙江省各地体校教练员、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两份问卷内容进行效度判断(见表2~4),其评价大于等于80%,内容有效。
表2 参与效度检验的专家情况
表3 专家对教练员问卷的效度检验的总体评价结果
表4 专家对运动员问卷的效度检验的总体评价结果
2.2.4 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检验方式,先各选择5名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问卷填写,时隔两周后,再对相同的对象进行第二次测试,两次问卷的相关系数主要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来测量,相关系数也就是信度系数,两次数据的相关系数为R=0.824,相伴概率P<0.01,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证明了问卷指标体系的数据是可靠的,符合社会学调查研究的要求。
应用excel软件对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并以表格的形式说明,运用SPSS17.0软件对教练员最后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获得本研究内容所需的各种资料及统计数据。
为了解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问卷中共设置了27个影响因素,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教练员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后得到20项相关影响因素。
表5 相关影响因素 (N=27)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其基本目的在于用个别因子表达多个指标或者因素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相关系数较大的几个因素归为一类,每一个类别的变量即为一个因子,用较少的因子反映原始资料中的大量信息。选择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以达到分离载荷量,将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平均得分值向0和1两级分化,得到更显著的高载荷量因子。通过因子命名,得出影响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的4个主要因素。
表6 存在的主要影响因子 (N=27)
以上述四个主要因子为依据,结合访谈调研材料,分析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如下。
3.2.1 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断层严重
后备人才是一个运动项目保持长盛不衰的基础[2],强大的后备力量是每项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不幸的是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拔确是难题。瑞典、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运动员之所以出类拔萃、耸立山壑,其根本就在于他们有着强大的后备人才源流,反观浙江后备力量的培养却频受阻碍。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近几年浙江省女子全能或兼项全能运动的在训人数不逾百人,高水平运动员保质期较为短暂,后备力量衔接不畅,整体断层严重。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国情所致,我国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介于竞技运动的残酷性,田径项目的高淘汰率、伤病率,以及成才率低下,层层现实因素,让家长对孩子选择竞技体育望而却步,对孩子进田径队的意愿犹豫不决,导致田径后备力量的源流不足。其二,传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浙江省后备力量主要来源于少年体校,但近年来少年体校为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与出路的状况不太理想,没有了吸引生源的优惠政策,招生的数量与质量瞬间下降,致使招生环节衔接不畅,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其三,各地区政府部门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重视程度不高,加之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自身独立生存发展难度大,导致女子全能项目步履艰难。另一方面,女子全能项目的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例不符,在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总局投入在女子七项全能的资金如同石沉大海,全能运动成才周期长,出成绩慢等原因无形中抑制和束缚了女子全能运动的健康长远发展,毕竟“出人,出成绩”是竞技体育的核心问题[3]。
3.2.2 训练水平与条件保障:缺乏规划、设备陈旧
田径是国家体育运动中至关重要的运动项目,全能运动则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最强、运动强度最大的综合性运动[4]。全能运动员的训练周期随着省内战略目标的变化而迁移,训练结构改变,训练重点转移。个别体校教练为了能在比赛中出成绩,让单项运动员转练七项全能,使得运动员在训练结构或训练重点上发生转移,在训练过程中主攻自己的弱项,忽视强项成绩的维持和提高,导致训练结构比重不均衡,这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鉴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经验,但凡学生出现偏科现象,若是没有强势科目的拔高,综合成绩肯定差强人意。
访谈中有教练特别指出,业余体校中女子七项全能队伍医疗设备与医护人员匮乏,运动员营养供给不足,训练场地设施拮据,甚至存在运动员训练场地与全民健身运动冲突的情况。场地器材设施作为运动训练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确保满足运动员训练设施的需求,谈何训练成绩的提高。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不同田径项目构成的综合性运动项目,伤病率和疲劳度都较一般运动项目要大,医疗保障与运动员营养的经费投入不足,给青少年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3.2.3 教练员执教水平:理念技艺参差不齐
教练员的水平对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教练员的培养工作是不断提升教练员自身素质的基础,教练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开展以及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体校均对教练员的培养工作有一定的重视,有定期的培养课程、定期的思想汇报以及定期的考核制度,但其内容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整个浙江省担任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仅有2个,沈盛妃和丁莺,学历均为研究生,运动员退役后开始担任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沈盛妃是2001年以后开始担任七项全能教练,丁莺是1998年以后开始担任七项全能教练,执教年限都在10年以上,在运动员期间,二人均曾为浙江省及国家获得过不少荣誉,拥有特别高的运动技巧。除了她们两个其它的全能教练都是单项教练员兼全能教练,就运动经验、运动技巧及技术方面而言,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教练整体的执教水平普遍较低。在学历等方面,浙江省教练员学历水平普遍不高,研究生学历的只占7.4%,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训练理念的理解及掌握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内的业余体校中没有开设女子全能项目,皆由单项教练带队。单项转全能导致教练专业水准低下,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难题。女子七项全能对教练员的专业理解能力、项目协调能力以及综合业务水平有极高要求,单项教练主导全能训练导致了教练员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形成了“宁可多块好料搞单项,亦不愿费时费力搞全能”的个人意志倾向。
3.2.4 训练及管理体制:体系缺乏、管理松懈
有效的竞赛管理体制是一切训练的基础,但目前的现状是,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后备人才的培养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基层的训练得不到保障,考评机制不够完善,日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的自身利益受到巨大冲击,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关于女子七项全能后备人才的流向,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后期无法突破瓶颈选择退役。由于文化程度低,退役后出路不畅,面临就业困难和生活压迫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热情,对运动员的训练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自身的待遇很不满意。同样是比赛金牌,乒乓球和女子全能运动的含金量能否对等,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女子全能运动金牌背后,教练员和运动员所付出的精力成本和艰辛程度是一般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政府单位不科学的考评机制,破坏了教练员心目中的公平、公正性原则。心存隔阂,又怎有余力为训练全力以赴。
就目前浙江省实行的竞赛制度来看,全能运动员从小比赛所接受的教育洗礼就是金牌至上,参赛目的也是为了夺魁,所以难免出现训练目标单一化,训练途径封闭化,往往为了成绩拔苗助长,最终导致难以在高水平维持长久。在浙江往往能够在投掷、跳跃等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难以参加跑步的比赛,而参加径赛项目的运动员也缺乏对于投掷等运动的训练,不能全方位兼顾,这就是当前体育竞技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我国竞赛体制普存的弊端,也是我们今后改进的重点。
金红霞指出青少年业余训练是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假如把储备人才视为田径运动员中的“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即是田径运动前进的源,浙江省如果想确保田径优势运动的良性发展,那么我们便必须搞好业余田径训练[5]。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借鉴全能成绩发达国家的培养经验,汲取有力措施,配合浙江省全能训练的特点,凝练成一套自身独特有效的训练体系。增加青少年全能比赛,广撒网,多筑巢,解决好运动员出路问题。所谓青少年全能比赛,就是通过全能竞赛的杠杆作用,在普及全民健身的同时也能为全能项目选到好苗子。同时,拓宽和畅通运动员输送渠道,落实退役全能运动员的工作安置问题,把运动员迎进来、送出去。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田径全能后备人才培养战略;以浙江省选材科研中心为龙头,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三级选材体系,选育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训练研究的重视,去除传统训练方法中的诸多弊端,采用现代多种学科交叉、利用多种形式训练的现代训练方法,确保田径后备人才来源充足,提高其成材率和利用率;在把握整体的思维下,针对田径比赛的特点,改变和调整田径训练、比赛以及开展策略,使田径在浙江省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增加其活泼型和教育性,使其更具吸引性,以吸引青少年儿童主动接触田径运动,喜爱它并参与到田径训练中去,在全社会促成中小学生人人会田径且人人爱田径的运动氛围。待田径后备人才充足时,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发展就有了雄厚的基础。
想让青少年们安心训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首先要保障好训练的基本条件,即训练的软硬件设施和生活饮食营养。当竞技能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当进一步提高体能潜力似乎已不再可能时,就需要及时启动化学助力了。教练员在后天训练中要科学的利用均衡营养,针对性训练来弥补运动员在先天上的不足,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对女子全能运动员的人体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再改造,从而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水平[6]。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关键在于提高各个单项之间的科学训练水平。对各个单项进行协调均衡的训练,使其形成一个长期的训练系统。根据这个系统指定一个长远目标,协调发展各个单项,使各个单项之间协调均衡发展,相辅相成,使整个训练系统合理化。在女子七项全能训练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与教练进行团队合作,借鉴国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先进训练手段和方法,通过科研对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形成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自己独特的技术路线,使得单项和整体项目得到很好的结合训练,与此同时,还需要尽量发掘运动员的优势,使其符合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如此,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才能重回亚洲第一的位置,逐渐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不仅对技术、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丰富的比赛训练经验。知识可以逐步提高,经验却需要在赛场上积累[7]。建议:浙江省应该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及考评,加强对运动员出身教练的培养力度。可操作措施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引进并形成浙江省独特的训练体系,加强运动员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由全能教练员统筹,各单项技术教练员协同,对提高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理论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定期举行教练员培训讲座,提供教练员赴体育院校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练员的专项理论知识,促使教练员全面完善;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杜绝“师徒沿袭”等事件的发生,提高人才流动速度,为浙江省乃至国家田径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师资条件。
政府部门领导充分重视,多创造机会让教练员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执教理念,在接受新文化冲击的同时形成新的执教方针。同时运动员采用“走出去”的托管训练模式,大胆尝试西方体育强国的训练体制体系。首先,在训练难题上与外国专家团结协作、共同攻克,在科学技术上大胆创新,学以致用,配合现代技术手段,从多方面入手获取女子七项全能训练方法的有效信息,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多提供给运动员出国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以积累更多的大赛经验,总结教训,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其次,提高教练员激励机制与运动员激励机制,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提高资金待遇,并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以及运动员训练的热情,制定教练员和运动员评价标准,教练员以对运动员贡献的大小为评价标准,运动员则以运动成绩为评价指标。在全能项目奖励机制上面采取区别对待原则,鼓励提倡运动员和教练员说出自己的心声。全能运动项目的金牌应该按一定比例给予更多的奖励。再次,为防止运动员训练单一,可以采取举办一些提高综合能力和锻炼各项体能方面赛事等措施,避免有明显的“弱项”,能做到扬长避短;最后,教练员应该不断学习有关训练理论。能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训练活动中,确保女子七项全能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5.1.1 目前,浙江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强项表现在速度和跳跃项目,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差距在于力量性项目和项全能后备人才培养呈现断层现象,这是因为各级高层对女子七项全能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全省女子七项全能参赛人数过少。
5.1.2 目前浙江省基层训练单位都没有专业的全能教练员,不少教练员都是以单项为主兼职训练少年全能运动员,导致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单项没发展后转项练全能,不符合从小全面发展的原则,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
5.1.3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虽然是浙江省田径运动的重点项目,但基层开展工作困难。浙江省女子全能运动后备力量竞技水平不高,主要是基层对全能运动训练经费投入不足,训练缺少科学性,导致人才梯队的脱节及女子全能运动人才的缺乏。
5.1.4 浙江省女子全能运动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后备人才断层,拔尖精英极少;基层训练条件艰苦,软硬件设施欠缺;教练员技艺水平、执教水平参差不齐;训练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竞赛体制弊端明显。
5.2.1 在项目遭遇投资大,产出小的尴尬境遇时,体育局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女子七项全能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加强对女子全能运动重视程度,教练团队对训练的把控力度要精准、对后备人才储备匮乏情况要防患于未然。
5.2.2 浙江女子全能成绩要止住持续下滑趋势,需要重视的是:后备人才培养,拔尖精英培育;改善基层训练条件,改善软硬件设施;提升教练员技艺水平、执教水平;完善训练管理制度体系。
5.2.3 建议选材时全方位选拔优秀苗子,营造出人人爱田径的体育文化氛围;针对运动员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增设教练员培训考评体系,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多元化全方位地完善训练体制体系。
5.2.4 基于“木桶理论”可知,影响女子全能运动总成绩的关键因素在于最短的那块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使“木桶”容量最大化。目前浙江省女子田径七项全能各项目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以速度和弹跳为主的项目如短跑、跳高、跳远的得分最高,而800m和投掷项目等以力量、耐力为主的项目则相对较低。建议在保持短跑、跳跃等项目的优势同时,补齐投掷、耐力等项目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