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意设计类专业“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12 14:33姚月霞薛野冯宪伟
美与时代·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姚月霞 薛野 冯宪伟

摘  要:创意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与文旅产业所需创意设计人才在培养要求、素养能力、专业岗位等方面的“错位”现象,提出以文旅产业需求为根本,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创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为抓手,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创意设计人才;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课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文创产业岗位(群)对接的研究与实践”(2017JSJG412)研究成果。

自2018年进入文旅融合时代以来,产品的融合发展作为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彰显文化自信,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文旅产业的地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核心智力源的创意设计人才的转型发展和培养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加快传统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对位”培养,探寻文旅融合下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三个对接”,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高职创意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创意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源

创意设计是一项将创意、文化与艺术元素融入产品中的设计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立足之本和职业之根。故此,加强创意设计人员的文化创意和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显得尤其重要。但文化创意设计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需要作为急缺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培养[1]。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是创意设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培养什么类型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首要问题是对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对应的专业范围的界定,并对现有高校艺术学科门类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根源进行反思,倘若人才培养不能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那么人才培养就是低效无益的。

一般而言,文创产业创意设计岗位人才主要来源于我国本科高校培养的“艺术”学科门类下的“设计学”,以及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的高职高专的“文化艺术大类”相关专业群。

在新的文旅融合时代下,文创产业链对创意设计人才的类型、层次与结构必然有新的要求。然而,现今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创意设计人才时仍存在这些问题:偏理论、轻实践,注重单一技术技能培养,缺乏复合型应用型能力培养;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缺乏与当前文创产业链精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文化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发展现状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教育学科体系、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相对滞后,导致文化创意设计类高校毕业生与文化企业人才需求脱节,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创意企业无才可用现象并存。

(三)高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文创产业核心岗位需求错位

目前,开设创意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比比皆是,几乎涵盖了所有学校,学生数量庞大。然而,市场的反响却难尽人意。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层次低,自身学习能力与动力不足;二是学校师资与教学设施设备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职业能力教育;三是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参与度低,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教育往往不能完全接轨,甚至脱节。众所周知,创意源于从业者的思想、文化、技能与创造力等方面,一旦从业者的某一方面能力缺失,创意结果将大打折扣。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宏观视角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之间断裂现象严重;在中观层面上,作为以任务引领的高职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文创产业对应工作岗位的职责标准缺乏紧密联系;在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即课堂教学与文创产品生产流程的规范尚未形成链接。而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亟需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

高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重点举措

(一)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育人模式需要新的定位

高职院校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由于文旅产业鏈整合和转型而催生出对人才新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紧密围绕本地文化,尤其是文化与旅游特色显著的地方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转向挖掘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走创新设计和创意研发为主、销售推广与营销策划为辅的校企协同之路。一方面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打造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开发地域特色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开展校政企行的深入合作,以产品落地转化为最终考核判断标准。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定位,但没有企业的精诚合作等于零。目前,在成本意识与风险意识的双重驱使下,企业缺乏合作动力比较常见。而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在办学中往往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主动寻找合适的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多数情况是企业急需用人时会找到学校招聘实习生,到了单位边工作边培训,因此双方的合作总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

加强校企产教融合、协调育人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扎实的推进。首先,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应该加快对接区域文旅产业。学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场地、师资、教学、能力训练等方面的校企深度合作,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由企业决定,而不是学校埋头苦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一定要让企业有充分的发言权。其次,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要灵活,要吸收企业培训的优点,实训设备、实训方案由企业参与,开展真实有效的训练与实践。最后,合作企业在用人上要有优先权,这样企业对于合作才会有动力。

实施校企协同育人,首先必须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地域商业定位、产业定位与文化定位,围绕新商业、新技术、新工艺,强化课程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区域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围绕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开发岗位能力课程,打造校企共建的“核心课”。另一方面,拓展“地域特色课”、探索“企业岗位课”。同时,为了使得人才具有文化创意的能力,能够从传统中寻找灵感、汲取精华,需要开设传统工艺、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以利于挖掘文化之根、寻找创意之源。在文旅融合平台之下,在无锡这样的旅游城市,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自然要开设“吴文化”“惠山泥人”“紫砂工艺”等相关课程,同时增设“企业文化”“企业项目实训”等课程。只有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底蕴,工艺技法、企业岗位素质与创意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才符合当今文创人才培养的宗旨。

(三)高职创意设计人才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创意设计人员一般是指将创意想法和理念进行设计表达和效果呈现的专门设计人员。从Spencer(1993)提出的冰山模型素质中可以看出,知识与技能是外显和衡量的部分。而创意设计人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创意构思从抽象变为具象,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创造性活动,遵循文创产业创新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传播及使用的一般性规律。

在对目前国内几家大型招聘网站对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相关岗位设置、要求的调研、分析、梳理与归类基础上,研究团队认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基本涵盖“创意策划、效果呈现、创意实施”3个核心岗位及包含的9个子岗位(如图1)的结构模型。“创意策划”是前端,“效果呈现”是中端,而“创意实施”是将创意构思最终以成品呈现、展示出来的终极环节。这三个核心岗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2]。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创意设计人员的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等方面构成的综合创意及表达,而创意设计人员首先要有积极正向的职业信念,精湛的职业知识技能以及创意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准确把握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核心岗位(群)对应的职业素养内涵,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三、高职创意设计

“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产学研创用”是一种基于合作的系统工程,从学校层面讲,是以文旅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创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为抓手,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即构建基于“产业+学生+设计研发+‘三创+产品应用”的“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应强化“主动跟进意识”,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尤其需要主动对接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新动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设计源泉,构建以产品创新设计和创意研发为主,销售策划为辅的课程体系,以师生工作坊为实践教学平台、以“双师”型教师为师资保障、以产品专利及转化应用为评价体系,加强与旅游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整合,跨专业培养学生。

其次,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利用第三方产学研创合作平台,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发挥其创业、孵化、實验、研发、培训、展示、交易、示范、辐射等多种功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创意成果转化和服务创意经济的平台,引导社会各界认识创意、体验创意、消费创意、享受创意,具有强大的创意资源聚合与创意辐射能力。

最后,基于智能化生产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构建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特别是具有非遗传承的技艺,更需要师徒间技艺的传承和长期的积累才能实现创意,构建“文化+创意+设计+服务+跨界+转化”的创意设计人才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牛维麟.强化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扶持培养——“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成果要报[EB/OL].[2020-05-16].https://www.renrendoc.com/p-477403.html.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作者简介:姚月霞,硕士,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及高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

薛野,硕士,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意设计教学与理论研究。

冯宪伟,博士在读,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创意、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