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英
【摘 要】农村初中生生源相對较复杂,学生的知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家长的教育程度较低,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导,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与教师缺少必要的沟通,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落实分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字】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人人数学观的教育理念,它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个性化,让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毕竟受到了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开展教学。分层教学法在农村数学课堂中得到了普及,本文针对分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一线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一、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现状分析
(一)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
目前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按照学生能力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展开学习,但分层教学法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因为被分在了低层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问题,觉得自己的能力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而一些被分到高层的学生又会在学习上产生自负和过度骄傲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从教师角度分析
虽然分层教学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但部分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分层教学的本质,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中不能全面顾及学生感受,只一味按照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甚至有些教师虽然给学生进行了分层,但并没有真正开展分层教学,使得分层教学变了味儿,在课堂中出现了差别待遇,这样的分层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消退,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水平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学生数学成绩急速下滑。
(三)从学生角度分析
目前农村初中数学水平两极分化情况较严重,基础好的学生数学成绩理想,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高,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容易吸收,但基础差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教师讲解的知识无法有效吸收消化,逐渐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自己也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农村学生缺乏家长有效的引导,数学水平的提升存在较大困难。分层教学虽然能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必要性分析
(一)农村初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数学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数学教学要能够实现人人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一定发展。初中学生刚进入学校,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平等相处,也为了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班级分配是坚持平等原则,这种分班制度导致学生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性。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都各不相同。另外农村初中班级学生较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中吃不饱,也会导致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开展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符合新课改要求所有学生取得进步的要求。
(二)农村初中数学落实分层教学满足中考需求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能力如何,在小学毕业后都能够顺利升入初中,甚至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考试总是不及格也能够顺利升入初中,导致初中班级中会存在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极为薄弱,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顾及到这些学生,自然会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学生想要顺利的升入高中继续学习肯定需要参加中考,而录取的人数也是有限的,为了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中考升学同时又不放弃后进生,在课堂中有必要落实分层教学模式。
三、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把握学生学情,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落实分层教学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了学习能力方面,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有的学生能力一般,在理解上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差异,对学生要做到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把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划分到A层,把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划分到B层,将智力较差,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划分到C层,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这种分层不能明确向学生公开,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能够针对性指导就可以了。防止低层学生出现自卑,高层的学生出现自满。教师要尽可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另外学生是不断发展的,教师也应正视学生的发展性,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变化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鼓励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向更高的层次努力。总之,在落实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从学生学情出发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还要随时关注学生发展情况,坚持动态分层原则,对学生所在层次做出调整,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二)根据新课标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新课标中指出了教学活动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差异,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尝试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上面都能得到激发,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制定出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备课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层次目标。比如在学习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针对班级上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A层学生需要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而B层学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C层学生只需要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并会用勾股定理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即可。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差异性组织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三)重视数学课后练习的分层布置
数学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是整个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到好处的数学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还能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得到技能的训练,可以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分层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和课后练习也需要分层安排,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逐渐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规律,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对于班级中A层学生教师应安排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可以把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班上B层学生安排的练习以提高为主,让学生能够在基础上有所发展,C层学生只需要安排一些基础性题目即可。比如在学习了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目:让C层学生完成“由长为6、8、10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让B层学生思考“三条线段长a、b、c,并且满足a2=c2-b2条件,那么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然后要求A层学生先完成前面的两道题目,然后又为A层学生准备了一道新题目:“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m2-n2,b=2mn,c=m2+n2(m>n,且m,n是正整数),那么用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通过因材施教的数学练习布置,才能对症下药,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掌握技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和分层教学落实的情况,数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水平,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采取合作学习,利用师生间、生生间多元互动学习方式开展数学教学,通过分层教学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
[2]李海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
[3]董国雄.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