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飞
【摘 要】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将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数学课堂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规律,充分理解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脱离实际生活的不足之处,还能有效充实学生的知识学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在实践中学习运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论是智力还是学习能力都正处于上升阶段,而数学这门科目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和知识点较多,其中大多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太少,增加了學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难度。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将课本的理论知识系统传授给学生,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让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克和千克》的知识时,先通过课本教材对克和千克之间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对单位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感受抽象的数学概念,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实际关系。比如可以让学生称自己的体重,用千克记录下来,分析之前的进率关系;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分别以克和千克,记录书本、橡皮、铅笔等文具的重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记忆。通过这些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健全的数学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引入创设生活化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创新知识。众所周知,创设问题在问题中探索真理是学习探究的根本,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引入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其中引入创设生活化问题主要是指: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决。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之间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容器,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看饮料瓶包装纸了解瓶子能装多少水”,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可以让学生对容器计量单位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室找两个大小相近的容器,让学生找出相对较大的容器,并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准确判断哪个容器更大?两个容器加起来能装多少水?通过教师不断地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掌握升和毫升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中加深理论的认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较抽象且过于书本化,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即使是掌握了课本理论知识也不能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以生活知识为教学素材,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校的篮球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问学生该怎么计算学校篮球场的周长,有了熟悉的参照物,小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很多,让学生将各种计算方法都表达出来,教师从中选出最便捷的方法,趁机向学生传授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教师也要创新教学理念,让生活融入到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引入创设生活化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利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娜.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9(08)
[2]许晓毅.在新课程视角下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
[3]石汉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Z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