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磊教授辨治小儿厌食症验案解析

2020-10-12 14:36尹蔚萍夏杰杨若俊熊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尹蔚萍 夏杰 杨若俊 熊磊

摘要: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证,为中医优势病种。熊磊教授临证准确辨证,把握病机特点,从脏腑辨证和整体调治出发,结合儿科特点选方用药治疗本病,疗效甚佳,结合临证案例解析其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名医经验;熊磊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8-0001-03

小儿厌食(infantile anorexia)是指以长期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1]。小儿厌食症是好发于1~6岁儿童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据相关统计,其发病率可达12%~34%[2]。长期厌食,可使气血生化乏源,形体消瘦,抗病能力低下,频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可能发展为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3]。全国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熊磊教授临证注重辨证施治,从脏腑辨证和整体调治出发,取效甚佳,结合临证案例介绍如下。

1 脾胃虚弱证

欧阳某,男,3岁,2018年6月23日初诊。主诉:纳呆近3年。家长诉患儿自出生开始吃奶量就偏少,喂养困难,体重一直偏轻,反复求诊,服用过较多中西药,无明显效果。现特来求诊,现症见:每餐大约进食1/3碗,进食时间较长,自汗多,形体偏瘦,精神活动尚可,大便偏稀,每日1、2次,小便调。查体:面色黄白,鼻梁青筋现,腹软不胀,口唇浅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厌食,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治以运脾益气,调脾开胃。方用自拟香苓开胃汤加减。处方:藿香9 g,茯苓9 g,党参9 g,白术9 g,苍术6 g,陈皮6 g,木香6 g,佛手9 g,诃子5 g,肉豆蔻6 g,炒神曲9 g,炙甘草6 g。8剂,免煎颗粒剂口服,日1剂。7月5日复诊,诉服中药后,患儿食量有所增加,面色较前红润,大便转干,但汗出仍多。上方基础上去木香、诃子、肉豆蔻,加煅龙骨15 g,糯稻须根6 g,白豆蔻6 g。继续6剂后进食明显好转,汗出减少,后续继予停药后病情无反复。

按:《灵枢》指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本例患儿至出生后即进食少,喂养困难,鼻梁青筋现,为先天脾胃功能薄弱的患儿,脾胃虚弱日久,耗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失健,胃纳失常,气血不足,故该类患儿往往见到纳呆日久、生长发育偏差,面白唇淡等特点。治疗上,“虚不受补”,小儿运化力弱,纯补则更碍脾运,宜补运兼施。秉“脾健贵在运”的治疗理念,自拟香苓开胃汤加减治疗,方中藿香芳香性温,能升降诸气,调中州,醒脾开胃,现代研究显示其能有效促进大鼠胃排空及肠推进[4];苍术为刚药,运脾效佳,藿香、苍术合四君子汤,既能益气健脾,又能醒脾运脾,使补而不滞,生化有源;木香、佛手舒畅肝脾,调达气机;肉豆蔻、诃子温补脾阳。全方用药轻巧,拨清灵之脏气,恢复脾胃气机升降运转,使脾胃调和,胃纳自开。

2 湿热困脾证

肖某,男,6岁,2019年3月16日初诊。主诉:纳呆1年余,加重半月。患儿1年前患“肺炎”后饮食减少,进食量大约为原来的1/2,食后经常诉腹胀腹痛,精神活动尚可,经常口臭,矢气多,夜眠不安,大便黏马桶壁,小便调。查体:面色欠润,舌红苔黄厚腻中间如积粉,脉平。诊断为厌食,辨证为湿热中阻。治以清利湿热、运脾开胃,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藿香9 g,石菖蒲9 g,炒黄芩6 g,滑石粉9 g,通草5 g,厚朴9 g,杏仁5 g,木香6 g,青皮5 g,延胡索9 g,白豆蔻6 g,薏苡仁9 g,甘草6 g。5剂,水煎服,日1剂。3月23日复诊,诉服中药后,患儿食量有所增加,食后不再诉腹痛腹胀,苔腻较前好转。上方基础上去青皮、延胡索。继续6剂后进食基本正常,停药后病情无反复。

按:本病证的患儿因患病后出现厌食,此乃脾胃受损,运化失司,导致内生湿邪,久而化热,湿热互结,脾为湿困,纳食不香。治疗上采用甘露消毒丹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以解脾困。方中藿香、石菖蒲、白豆蔻性偏温,能醒脾和中,畅中焦之脾气,气畅则湿行,其芳香之气可以矫味开胃,便于小儿服药;黄芩、滑石粉、薏苡仁、通草清热渗湿健脾,使湿热之邪从下焦而去;小剂量杏仁起宣畅上焦之效;厚朴行气化湿,木香、青皮理气消胀止痛。

全方共达清利湿热,解除脾困,恢复脾运之效。复诊时,患儿腹痛腹胀消失,食量增,苔腻好转,此为湿热阻滞渐消、脾运得复的表现,去青皮乃因其疏肝理气止痛作用强,但性猛燥,腹痛腹胀好转后即减,以免劫伤胃阴。

3 营卫不和证

马某,女,5岁。主诉:食欲不振1年。于2019年7月12日就诊。患儿平素易反复感冒,素来衣着较多,1年前因“腹泻”后出现厌食,体重不增,曾服助消化药效果不显,特来求诊。症见:纳呆,面色稍黄,汗多肢凉,夜惊,精神欠佳,形体偏瘦,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软。诊断为厌食,辨证:营卫失和。治以调和营卫,醒脾开胃。方予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6 g,白芍6 g,大棗6 g,石斛9 g,生谷芽6 g,佛手6 g,枳壳6 g,炒神曲6 g,麻黄根6 g,浮小麦6 g,煅牡蛎6 g,生姜3片,甘草6 g。免煎颗粒剂6剂,每日1剂,分3次服。7月22日复诊时诉患儿主动要求进食情况和进食量增加,汗出减少,大便稍稀,感手足较前暖。在上方基础上加诃子3 g,黄芪9 g,继服8剂后痊愈。

按:“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脾胃和营卫互根互用、相互影响[5]。小儿脾常不足,营卫不和,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胃纳不振而致厌食。本证治当调和营卫,恢复脾胃气机,使之思食。选用既能调和营卫,又能燮理阴阳的桂枝汤治疗。桂枝治卫强、白芍治营弱,两药配伍,调和营卫,相须为用;大枣滋脾生津、益气补中,生姜、大枣合用,可助调和营卫,又可宣发脾胃之气;石斛、佛手生津益胃、舒畅肝脾;麻黄根、浮小麦、煅牡蛎收敛止汗、敛阳潜阴;神曲、谷芽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桂枝汤尚能通心脉、益心气,“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全方酸甘化阴,辛甘化阳,阴阳同调,使小儿营卫调和、脾胃旺达,则饮食能进、卫外得固。

4 脾弱肝旺证

楊某,女,3岁半,2019年5月21日初诊。主诉:纳呆五月余。诉患儿5个月前,因不愿意去幼儿园出现脾气怪,易激惹,好动多啼哭,见食不贪,进食量明显减少,自服“赶集上”等药效果不佳来诊。症见:纳呆,每餐进食7~8勺,性怪,夜间汗多,磨牙,大便干,2~3日1次,小便可。查体:面色萎黄,舌红苔少,指纹淡紫。诊断为厌食,辨证为脾弱肝旺,治以健脾平肝开胃,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处方:银柴胡9 g,白芍9 g,白术6 g,茯苓9 g,太子参9 g,陈皮6 g,半夏曲6 g,钩藤6 g,夜交藤6 g,小枣6 g,谷芽6 g,甘草6 g。6剂,水煎服,日1剂。3月23日复诊,诉服中药后,患儿食量有所增加,但大便仍干,上方加莱菔子、瓜蒌仁行气润肠。继续6剂后进食基本正常,停药后病情无反复。

按:小儿神气怯弱,因环境改变导致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气机不畅,肝气横逆,乘克脾土,导致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而出现纳呆。临证用《医宗金鉴》中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本方是治疗脾虚肝旺证的常用方。方取健脾益气的六君子汤合疏肝理脾的四逆散化裁而成。本例患儿苔少,考虑胃阴不足,故易柴胡为银柴胡。《本经逢原》:“银柴胡,其性味与石斛不甚相远”。银柴胡理肝脾,调中宫,疏肝开郁,清疳热,退虚热;白芍味酸收敛,敛津液,护营血,养肝血柔肝阴,泻肝热,补脾阴;两药配伍,一收一散,肝脾同治,以达理脾养阴,疏肝柔肝之效。半夏曲能和胃降逆,消食宽中;陈皮善理脾胃之气;二药配伍能和胃降逆,理气消食。太子参、白术、茯苓,补益脾气,能健能渗,使脾健且水湿外出。钩藤清热平肝,夜交藤养心安神,小枣味酸入肝,以助白芍柔肝。全方用药平和,疏肝柔肝平肝,健脾和胃,肝脾功能恢复正常,厌食得愈。

厌食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临证需审清病因、准确辨证,遣方用药要抓住儿科“脾健贵在运”之一特点,以恢复脾运为治疗根本。或以运为主,或补运兼施,使脾运得复,受纳正常,气血充沛,气机调畅,则小儿在口能食,在面则润,如旭日之状,欣欣向荣,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司梦冉,蔡君豪,王桂茂,等.推拿联合董氏开胃散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厌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116-119.

[2]汤丽珠,李长辉.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40-42.

[3]张李靖,孙丽平.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08-309.

[4]朱金照,冷恩仁,桂先勇,等.白术、藿香等中药对胃排空肠推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1-23.

[5]王肖原,陈华.王霞芳治疗小儿厌食症特色采菁[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8):552.

(收稿日期:2020-04-20)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