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心育人”策略之力,助体育特长教育之效

2020-10-12 14:05田晓荣
学周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策略应用教育

田晓荣

摘 要: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广泛地应用,心理学知识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兴趣、意志、性格)、认知(感知、记忆、思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表现的两大类因素。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才能针对性地实施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心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培养;“以心育人”教育;策略应用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9-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75

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育高考特长生这个特殊群体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关心关注。他们的培养工作在全社会的关心关爱下犹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时代的特长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适应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育新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和教师要全面把握每一位体育特长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及自身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寻成因,依据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以体育心,以心育人”教育策略,用热爱、尊重、信任与关心帮助和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激发特长生的理想信念,有效提高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学练信心与活力。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实施“以心育人”教育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创建良好学习氛围的先决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身心愉悦,不断进取”地投入学练活动,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关注心理,平等对待”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用“以心育人”的教育策略促进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特征的发展。

“亲其师,信其道。”体育高考特长生只有对体育教师有了敬佩之感,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才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的“共情、热情、关注、尊重、真诚”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体育特长生高效完成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健康发展。

(一)以爱育爱,爱心育人

体育教师是体育特长生培养活动中促进学生探究互动的根本。一支热爱教育、热爱体育、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会运动、会学习、会生活的体育特长生。教师只有真诚地关心、关爱、信任、激励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尤其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教师要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进教育理念鼓励与引导学生,当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用赞赏的目光给予鼓励,当学生感到失落时用鼓励的手势给予支持,当学生犯错时用诚恳的态度给予指导。通过师生教学互动,为学生送去宽容、理解与温暖,使“心育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内化为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

(二)以情促情,兴趣育人

新时代的校园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当前,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尝试开展了“快乐体育、游戏体育、成功体育”等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标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活动只有做到“以情促教、以教促情、情感互动”, 才能形成师生和谐相处的良好体育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实践证明,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学练课堂更是如此,体育教练员只有抓住体育特长生“争强好胜、敢于拼搏、激情飞扬”的个性特征,并通过组织开展具有吸引性、活跃性、趣味性、竞争性的体育学练活动,才会使学生对所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导体育特长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以热情促激情”的课堂学练活动,为体育特长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创设“以体育心”教学环境,使特长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最终达成体育“兴趣育人”的目标任务。

(三)以体育心,以心育人

体育学科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体育学练活动中能体验到苦与乐、得与失,更能在活动中历练心智与提升素养。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尊自信,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首先,在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中,教练员要科学把握“以体育心”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有法、学练有趣”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的放矢地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有趣味性、有竞争性、有体验性的学练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协作、竞争、探讨中体验“运动乐趣”,在学习与体验中达到学有个性、学有创新,学练有趣。

其次,教练员要营造“以心育人”的教学环境,营造“师生有情,身心有得”的教学氛围。教练员首先要了解每一个特长生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等特点。然后以关爱之心,用亲切与友情,鼓励与帮助,信任与尊重的关爱之情,引导特长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形成顽强拼搏、敢于学练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特长生自主创新、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练员要抓住特长生的心理需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语言激励、心理暗示、友情帮助,实施心理辅导。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教师的指导、发现、倾听与关爱中发展身心,提升品格。

二、把握个性心理特征,优化“以心育人”教育方法

在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特长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把握特长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人格,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优化“以心育人”教育方法,促进体育高考特长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以关注激潜能,提高内动力

教练员对待体育高考特长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学习行为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以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相信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闪光点,关注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与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内驱力。

实践证明,兴趣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内动力。因此,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作为重要抓手,教练员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练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并在学练活动中以仁爱之心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特长生。通过搭建关注与关爱特长生的师生互动平台,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关注他们的进步,培养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成功成才的动力。

(二)以共情促理解,发挥主体性

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特长生的内心感受,达到对特长生内心世界的心领神会。教练员在学练活动中要确立特长生的主体地位,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与发现问题,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特长生,构建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

由于受传统教师职责“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中教练员是教学的权威和主体,而特长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客体,教练员对特长生的关注和理解也不够,特长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应有的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并完成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因此,在体育高考特长生培养中,教练员要根据特长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样化的学练方式,激发特长生的求知欲望,给予特长生更多的自主学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以尊重唤自尊,激发价值感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是学生获取成功的奠基石。尊重学生就是爱学生,教师要呵护学生,引导学生自尊自爱,激发他们的价值感。在体育高考特长生的教育培养中,教练员必须做到“关爱个体、面向全体”。要关注每个特长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每个特长生都能在教练员的平等对待下接受尊重和关爱。特长生由于存在身体条件、爱好特长、运动技能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教练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尊重换取特长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努力与拼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三、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实现“以心育人”教育目标

体育高考特长生的“以心育人”培养活动中,体育教练员要把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突破口,以体育专项技能提升为切入点,高度重视心理育人环境建设。在育人过程中,紧紧围绕“三活动”(课堂、学练、竞赛),“两板报”(宣传海报、黑板报),“一专栏”(“以心育人”教育专栏),努力为高考特长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实现“以心育人”体育高考特长生培养目标。

(一)发展特色,专项育人

学校在实施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以发展特色为先导,围绕特长生成长的自我意识、考试困扰、交流协作、社会适应等主要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展示、心理辅导、心理实践课、校园心理剧、特长生心灵驿站等专项育人心理辅导活动。在活动中注重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尤其特别关注那些存在心理困惑的特长生,及时拂去他们心理上的尘埃,使他们摆脱逆境,顺势而上,健康成长。

(二)打造亮点,提升品位

学校将“特色发展,学有所长”作为体育高考特长生培养的终极目标,注重特长生的心理品质培养,个性特征的塑造与专项技能的挖掘。实施中注重打造校园心理文化,通过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体验心理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心理教育育人模式,积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位。

在体育高考特长生的培养中,教师要以“四有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用情、用心、用爱、用力扎扎实实做好“以心育人”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赖言君.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高中生学习,2018(1).

[2]楊明娟.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

[3]张琳.探寻生命的意义——欧卡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6).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策略应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