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溶脂术治疗颈部脂肪堆积的效果观察

2020-10-12 14:35马诺刘凤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

马诺 刘凤岩

【摘要】 目的 研究激光溶脂术治疗颈部脂肪堆积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颈部脂肪堆积作为研究对象, 均行激光溶脂术治疗, 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对患者随访1~20个月, 患者对术后恢复时间、血肿、瘀斑、疼痛、臃肿改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0%、96%、86%、88%、92%。50例患者中, 4例(8%)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瘀斑, 3例(6%)患者术后出现红肿, 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0), 但上述症状在7 d左右均自行消失。结论 激光溶脂术治疗颈部脂肪堆积效果显著, 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 颈部脂肪堆积;激光溶脂术;效果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39

颈部脂肪堆积一般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 目前, 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吸脂手术、中医针灸、运动、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其中, 吸脂术不仅效果确切, 且安全性高, 目前在医学临床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1]。但吸脂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 它比较适用于那些脂肪组织疏松、层次较厚、范围较大的部位, 而对于脂肪组织较密、范围较小具体如手臂或颈部等部位很难适用, 且术中及术后很容易出现出血、损伤血管、疼痛等弊端。鉴于上述情况, 近年来, 相关医学界人士尝试将吸脂手术和铥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小范围脂肪堆积, 不仅临床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推广[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颈部脂肪堆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 女28例;年龄22~45岁。患者均经磁共振(MRI)、B超以及医师查体被确诊为局部脂肪堆积。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激光溶脂术治疗。

1. 2. 1 仪器及设备 手术选用以色列Alam激光溶脂设备(5G天使光雕), 采用1470 nm半导体激和环形出光光纤, 光纤外配有金属保护导管, 长15 cm、直径1.0 mm。

1. 2. 2 术前准备 使患者保持立位, 通过不同角度对患者颈部脂肪堆积情况进行观察, 并借助环形等高线对需要溶脂的范圍进行标记。麻醉采取静脉麻醉或者局部麻醉, 由麻醉医师评估确定方案。肿胀液配置两组方法相同, 均为生理盐水500 ml+利多卡因10 ml+肾上腺素0.5 mg。经皮下脂肪层对肿胀液均匀注射, 直到患者皮肤肿胀以及轻触质地变硬[3]。

1. 2. 3 手术方法 在患者完成局部麻醉的10~15 min后, 对其实施激光溶脂手术, 参数设定:激光能量控制在5.0~6.0 J, 选择隐蔽处开始进针, 沿皮肤纹路使用11号刀片刺开切口, 长度约2 mm, 若患者颈部脂肪堆积范围较大, 可适当增加切口数量[4]。将光纤(已套好导管)插入患者皮下脂肪层, 之后将激光机开启, 实施扇形照射, 若遇到较大阻力, 可适当降低能量, 以确保致密脂肪组织能够被溶解。光纤要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不能在某个位置停留过长时间, 以免造成皮肤灼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激光溶脂的能量密度进行合理控制, 手术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注意用手不断的提捏术区, 待手术部位脂肪厚度达到预期效果后可停止激光照射[5]激光辅助吸脂要求动作缓慢, 给予激光充分起效时间, 节奏1 s/次。在吸脂过程中, 应将抽吸孔朝下, 本着由深入浅的基本原则进行操作, 动作要轻缓, 力度要均匀[6]。

1. 2. 4 术后处理 术后, 医护人员可使用纱布对手术区域的残余积液进行滚动挤压, 并对手术部位进行加压包扎约3 d左右, 同时口服3 d抗生素, 术后7 d拆线。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随访1~20个月, 分析患者术后表现(恢复时间、血肿、瘀斑、疼痛、臃肿改善)的满意情况,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统计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局部瘀斑、红肿、局部硬结、感染以及血肿等。

2 结果

2. 1 患者术后表现满意情况分析 术后对患者随访1~20个月, 患者对术后恢复时间、血肿、瘀斑、疼痛、臃肿改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0%、96%、86%、88%、92%。见表1。

2. 2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50例患者中, 4例(8%)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瘀斑, 3例(6%)患者术后出现红肿, 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0), 但上述症状在7 d左右均自行消失。见表2。

3 讨论

激光能够对人体脂肪组织产生化学效应、光效应、热效应以及生物刺激等, 而激光溶脂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效应, 加快患者脂肪细胞的液化和溶解, 从而将多余脂肪清除。目前, 铥激光在溶脂手术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 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手术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光导纤维进行激光传导, 常用于组织切割、血管凝固、组织汽化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很多医学工作者们开始对激光进行研究, 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溶脂手术当中, 通过大量的临床调查实践发现, 通过激光溶脂, 不仅能够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出血, 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术后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进行改善, 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并发症较少, 舒适度良好。

在对患者实施激光溶脂手术之前, 需要对其实施肿胀麻醉, 以加快手术区域血管收缩和脂肪组织肿胀, 不仅能够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 同时还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 减轻患者疼痛[7]。在激光溶脂的过程中, 能够大幅度降低脂肪抽吸阻力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8]。但要注意的问题是, 激光在人体脂肪组织中进行移动时, 需要医护人员对移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不能过快或过慢, 例如, 如果移动过快, 将对患者的脂肪组织造成比较严重的机械损伤, 同时也不能进行充分溶脂, 如果激光光纤移动速度过慢, 还很容易对患者造成皮肤灼伤, 影响手术效果[9]。

相比于以往的负压吸脂术, 激光溶脂术的优势分析如下:①它能够对人体细小血管进行凝固, 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②作用均匀, 术后不会对患者皮肤外观造成明显的影响;③能够加快形成局部胶原, 从而使患者肌肤充满弹性, 同时也更加有助于手术部位皮肤的收缩;④患者皮肤在经过激光照射之后, 由于打断了脂肪抽吸部位的纤维间隔, 因此更加有助于降低脂肪抽吸阻力, 使医护人员能够轻松完成脂肪抽吸工作;⑤激光溶脂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 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不会出现血肿、感染、局部硬结等临床并发症, 即便出现红肿、局部瘀斑等轻微并发症, 也会在1周左右自行消失, 不会在患者皮肤外观留下明显斑痕[10]。

除此之外, 在进行激光溶脂手术的过程中, 要想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还需要对患者治疗面积、治疗部位以及激光能量等进行重点考虑, 这些因素都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11]。例如, 患者接受治疗的部位面积越大, 那么相应的激光能量也就越大;与此同时, 脂肪组织致密、纤维组织较多的部位所需要的激光能量也比较大, 相比之下, 激光溶脂更加适用于那些脂肪组织致密、范围较小的部位, 具体如颈部、小腿、面颊等等, 另外, 对于传统吸脂术后所出现的局部不平整问题, 也可以采用激光溶脂术进行改善, 效果显著[12-15]。

总之, 激光溶脂作为一种局部脂肪堆积的全新治疗方法, 目前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青睐, 治疗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但对于这种方法由于目前正处于初级起步和探索阶段, 在手术操作标准和手术指征方面还不够全面, 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改善。

4 附病例报告

患者, 女, 年龄41岁, 因颈部肿大入院治疗, 经B超以及医师查体被确诊为局部脂肪堆积。B超显示:含着颈部皮下脂肪厚度达40 mm, 未发现异常血流信号。查体:可见患者颈中部明显隆起, 皮下脂肪层有明显增厚, 肤色未见异常, 质地坚韧, 皮肤温度处于正常区间。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之后, 对患者实施激光溶脂术, 手术时间约1 h, 相关参数设定:激光能量控制在5.0~6.0 J、总能量为1000 J。术中, 患者未出现明显出血现象, 术后7 d, 患者颈部囊肿得到显著改善, 未发生局部硬结、感染以及血肿等并发症, 颈部外观效果满意, 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

[1] 付寅生, 张怡. 现代吸脂技术采集脂肪混合物在脂肪干细胞制备领域中的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1):131-136.

[2] 赵炜, 韩邦旻, 赵福军, 等. 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上海医学, 2014, 37(3):217-220.

[3] 李卫华, 孙志成, 王文, 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9, 13(45):8817-8820.

[4] 张治明, 曾宾, 黄泽春, 等. 奈福泮、曲马多对肿胀麻醉复合全麻下行负压吸脂术后寒战的影响. 中华整形外科雜志, 2013, 29(2):144-146.

[5] 闫燕, 陈琦, 段静明, 等. 几种经纤维传导激光的特点及其在喉科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7):334-336.

[6] 蔡磊, 杨明霞, 商婷, 等. 450例应用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轮廓重塑及年轻化的临床报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35(8):748-752.

[7] 信建峰, 孙宇光, 夏松, 等. 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在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中的治疗及分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35(2):142-147.

[8] 雷肖璇, 许鹏程, 张磊, 等.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中华烧伤杂志, 2018, 34(12):887-894.

[9] 赵伟, 廖农, 王君, 等. 激光辅助下吸脂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20(3):439-441.

[10] 陈隆华. 水动力辅助吸脂用于自体脂肪注射隆胸术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8(47):67.

[11] 吕倩雯, 马桂娥, 刘珍君, 等. 脂肪抽吸和脂肪移植在臀部塑形的应用及经验.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 30(8):452-455.

[12] 肖博夫, 张兆祥, 仇丽红, 等. 纳米脂肪改善面颈部浅皱纹及黑眼圈的临床效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 25(1):36-38.

[13] 马小军, 熊猛, 张珏, 等. Body-jetTM辅助水动力系统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 25(1):29-31.

[14] 栾阳, 吴立成, 徐浩, 等. 铥激光在零缺血后腹腔镜肾脏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4):223-226.

[15] 刘溪, 王德胜, 曲发军, 等. 预留缝线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2(2):118-121, 126.

[收稿日期:2020-04-09]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社区健康教育课堂对更年期妇女干预效果观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