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12 14:25王浩朱小峰汤琛珺
乡村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常州市传统村落影响因素

王浩 朱小峰 汤琛珺

[摘 要] 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分为传统建筑文化型、生态文化景观型、乡土民俗文化型、传统商贸文化型、历史名人文化型和革命历史文化型6种,空间分布特征上呈现沿水分布、沿道而兴、沿山而建,自然环境、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文化等因素均影响常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 TU982.29;C912.82[文獻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53-2

1 常州市传统村落类型

根据常州市统村落的类型划分标准,结合所选传统村落不同的发展现状特征,将常州市传统村落分为传统建筑文化型、生态文化景观型、乡土民俗文化型、传统商贸文化型、历史名人文化型、革命历史文化型6种。这些传统村落各具特色,分布在常州市各个区县,具有典型代表性,具体见表1。

2 常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2.1 沿水分布

古人在传统村落的选址上十分重视河流、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选择村落基址的基本原则是沿着水流分布。

常州市属长江下游平原,由于平原地区地势开阔、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具备优良的先天自然条件,农民易在平原地区耕种土地,因此会大规模聚集在平原,形成了传统村落。

环水分布是苏南传统村落的重要特征,这一点体现在常州市西太湖、大运河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上。西太湖和大运河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是居民重要的生活来源。杨桥位于武进区前黄镇,位于太湖、西太湖之滨,村庄三面环水,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水系把古街、古宅、古桥连接在一起。村庄的整体格局依然是“三浜四桥环五街”,纵横的水路使杨桥村成为重要的江南商埠[1]。余巷村南临京杭大运河,生态景观条件优越,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有冯元桢宅、薛氏宗祠等多处文化遗产,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古朴韵味。

2.2 沿道而兴

古代随着商业贸易的发达,一些作为交通要道的驿站或者借助当地丰富的资源开展商贸活动的村落发展成为商贸交通型集镇。这些村落大体上是沿着商道、码头或者分布在驿站周围,依靠优越的交通便利条件,成为商品集散中心。

传统商贸文化型村落都是位于古代商业水路交通要道上或者官道经过的地区,这些村落以商业功能为主导,主要依附商道而存在。这些村落一般位于交通要道,沿着商路分布,因发达的交通成为商埠,逐渐成为较大的集镇。

焦溪村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常州市东门外的商贸重镇,曾有“四河、九桥、六街、十八弄、十一道圈门”之称[2]。焦溪村商贸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上曾经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拥有众多大商家和老字号,涉及米行、典当行、银楼、茶馆和布庄等传统商业,现存有五街——东街、中街、南街、老新街和北新街。

2.3 沿山而建

上阮村位于金坛区西部丘陵山区茅山山脉,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水土资源得天独厚,村中有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茅山茶园、江南孔雀园等,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春秋时期古墓、汉代窑址、唐明清时代的古庙遗址。

深溪岕村位于南山竹海西侧,起源于苏皖交界竹海深处的金牛岭,坐落于两山之间,村庄两边是连绵的山,一条深溪从山里流出穿过整个深溪岕村庄[3]。村庄自然资源优越,地理位置良好,深溪岕村拥有锅底山、仙山头2座山。锅底山海拔541 m,是常州市境内最高的山峰。仙山头海拔477 m,沿途林木茂密,种植古松园和林果。

3 常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常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有所关联,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常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3.1 自然环境因素

常州市属长江下游平原,兼有高沙平原和山丘湖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州市境内水系发达,有长江、大运河、太湖、洞湖、长荡湖和天目湖等水资源。常州市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地形占全市总面积的15%,有金坛茅山和溧阳南部天目山余脉两大山区。

从自然环境来看,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平整,更适合居住,因此常州市一些传统村落位于平原地带和两山之间。加之农田肥沃,村民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特点和不同的生产方式。

3.2 交通因素

常州市北靠长江,南临滆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之称。常州市自古以来都是南北交通运输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流经全境,很多村落靠近运河、码头和商道,长期以来通过商业贸易形成了商业集镇。很多村落沿着长江和太湖等水运交通枢纽分布,因为交通便捷,这些村落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规模。

目前,常州市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重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建有机场和港口。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目前保存完好的村落大多远离这些铁路和公路,往往是离交通要道越远保存得越好。这说明现代交通条件便捷虽然能加强村落与外界的联系,但是不利于保护传统村落。

3.3 历史文化因素

常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承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吴国季札在此建邑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吴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梁两朝的国君诞生于此,形成了齐梁文化。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农业文明社会中形成的乡村文化,所宣扬的“忠厚传家远,读书济世长”的理念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常州市历来崇文重教,有一些由地方州府创办的府学或书院,如溧阳平陵书院等。书院为适应科举考试而形成,为封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余巷村是常州市传统村落“耕读传家、文化兴村”的典型,历史上出过21名进士,比较著名的有明代方志学家薛应旂,近现代出了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等。中国古代耕读文化与宗族密不可分,为了展示族人读书致仕的光辉历程,一般村落都建有宗祠,如余巷村的薛氏宗祠、冯氏宗祠。

4 结语

对常州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开展常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及旅游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只有保护好传统村落,才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浩,解薇.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概况调查研究[J].乡村科技,2017(21):16-18.

[2]王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常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人文天下,2017(17):45-50.

[3]王浩.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传统村落地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常州为例[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4):89-93.

猜你喜欢
常州市传统村落影响因素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