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事业的经济效益阐述

2020-10-12 14:09赵红梅
中国市场 2020年23期
关键词:相关策略理论基础经济效益

赵红梅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基于我国目前环保事业发展的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重要建设工程之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所必须要贯彻落实的事业工程。

[关键词]环保事业;理论基础;经济效益;相关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3.065

过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国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进行经济建设。当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已经意识到环保事业建设的重要性。环保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到底的工程。同时,环保事业涉及多方面,政府主管部门、相关企业以及个人都要正确认识环保事业,正确看待环保事业的发展过程。环保政策的落实与经济效益的取得其實并不冲突,短期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真正的经济效益。

1 环保事业发展与经济收益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1.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来源于“宇宙飞船理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理论下,经济发展和环境系统并不是隔离开来,而是具有某种联系。人们的经济生产活动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规律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的特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可以有效消除外部不经济现象;二是循环经济强调环境优化技术和环境共生。首先,从循环经济可以有效消除外部不经济现象的特点来看,其打破了传统经济模式,实现物质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系统内部通过互连的方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物质与能量在系统中循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其次,从环境优化技术和环境共生特点来看,传统经济单纯通过消耗自然资源获取经济效益,而循环经济倡导资源环境共生的理念,运用环境优化技术,实现生态环境利用效率的提升。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理论概念。随着世界经济生产活动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环保事业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社会的各种资源看作一个整体,若想实现生存,就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基本的原则来进行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使用。当前的经济学对于环保事业中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关系,存在于生产过程。

1.3 生态补偿理论

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解,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见解。从生态学意义上看,其更加着眼于生态的整体性。在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干扰而遭到损害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进行自我恢复。从环境经济学来看,其着重于产权。人类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基于生态补充理论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同时,需要注意区分生态补偿理论的两层意识:第一层意识是生态补偿本来的意思,即对生态环境的直接补偿;第二层意思是对人的补偿,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直接补偿的活动中,人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而损失的经济利益[1]。

1.4 和谐发展理论

和谐发展理论描述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刻画事物的运动形式。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基于稳定的社会条件,和谐发展理论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首先,和谐发展理论系统回答了当前社会哲学的核心问题。物质与意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哲学理论创新发展。其次,和谐发展理论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不仅包含对于外国哲学的吸收借鉴,更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世界社会发展的认识。

2 环保事业推进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从短期来看,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财力,对于人们经济生产活动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因为,如果短期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生态环境受损。即使生态环境暂时不会对经济活动生产造成损害,但是从长期来看,其必然会引发相关的问题,导致在后续经济活动生产中,经营生产者必须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这样来看,其成本远远大于之前的环境保护成本投入。

2.2 为经济生产活动提供资源,保证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包含生物资源等。环境保护存在于人们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解决好经济生产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

2.3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正的外部效用

当前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进行,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当生态环境呈现出较好的状态,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就会明显降低。但是,如果生态环境遭遇损害,那么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下降,极容易对于人们的经济生产生活活动带来消极影响。除此之外,好的生态环境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如果生态环境恶劣,那么人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会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基于人的心理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来正的外部效用[3]。

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首先,从资源循环利用来看,废水、废渣等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同时也能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投入,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污水污物达标之后进行排放,可以降低环境修复工程成本的投入,使得国家有关部门将相关的资金用到其他的民生工程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最后,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市场,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贯彻落实环保政策,各种企业对于污水处理器等排污设备的需求较大,因此不少环保企业应运而生,一个新的市场、新的产业链形成[4]。

3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策略探讨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只关乎经济,而是涉及政治、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摒除粗放型经济增长,进而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物,实现低投入和高产出[5]。

3.2 將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当前,随着人们经济生产活动的进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均衡更加重视。对于人类来说,生态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基于目前我国环境现状,要把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督促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真正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对于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6]。

3.3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于一体化生产,基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资源及其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因此要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技术创新发展,以此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在于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生产对于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不是结果性生产,而是要贯彻落实到生产的过程之中,这样才能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

4 结语

环保事业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事业,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要重视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环保事业是关系到我国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世界发展的复杂工程。在进行经济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环保,做好环保。

参考文献:

[1]董飞天.浅析环保公益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40.

[2]安媛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243.

[3]蔡稳.燃煤电厂环保设备管理及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3):150-151.

[4]张孝益.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大科技,2019(31):269-270.

[5]吴超.从“绿化祖国”到“美丽中国” ——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70年[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12(6):87-96.

[6]郝春梅.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166.

猜你喜欢
相关策略理论基础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