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的管理探讨

2020-10-12 01:32鞠毅韩杰刘连杰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院效益科室

鞠毅,韩杰,刘连杰

威海市立医院 a. 设备科;b.财务科,山东 威海 264200

引言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引进医疗设备可以有效促进医院医疗业务的发展,且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可为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1]。但如果医疗设备的购置预算管理资金发生松懈,会导致设备购入、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低下,浪费医疗资源等问题的发生[2]。

基于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现已有多篇文献对其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的问题,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却有待考究[3-8]。目前,各级医院的设备购置论证都是按照科室的需求进行上报[3-4],没有一个客观刚性指标进行约束,缺乏闭环反馈机制进行后期追踪问责,导致科室上报设备额度远超医院设备购置总额,导致论证难度加大,缺乏客观依据,严重制约医院发展[5]。

为了保障设备论证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客观性,使有限国有资金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我院对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连续3 年降低了各科室申报设备购置预算总额。通过科室设备购置年度预算与科室人均纯收入关联,要求科室从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医保资金等更高的角度管理科室;建立设备购置追责制和不良供货商一票否则制,完善设备购置相关责任制和惩罚制度,从而使全院科室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医疗环境,值得被推广。

1 现阶段医疗设备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调研论证不规范

原来的设备调研论证不规范(图1),导致工作人员对设备预算管理职能认识不足,认为预算制订是财务行为、预算等同于节约成本等错误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怠工、缺少参与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设备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11]。对此,医院应加强设备预算管理的概念宣讲,让职工认识到,预算是全院职工的智慧结晶,增强全院职工的凝聚力[12]。

图1 原来的设备调研论证方式

设备的调研论证是预算制订的起始环节,也是预算执行的依据[13]。若购置前全体职工未研讨充分,论证、审批环节不严谨、不透明,都将会导致装备预算出现失误,最终造成购置计划被取消或暂缓购置的情况[14],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不利于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预算管理、分配制度不完善,缺乏公平高效的硬性经济指标

医院各科室自主申报下一年度的设备购置清单,再经过论证审批等程序,确定设备购置预算资金。但由于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公平高效的资金分配方案,导致设备购置随意、预算虚高,各部门在采购过程中相互推诿职责,这些都将致使预算无法实施或者违规实施。

1.3 设备购置未能建立具有有效约束力的追责制度和供货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经审查发现,部分购置设备在运行后,投资回报比远低于设备论证中的预期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论证时盲目夸大设备回报率,装备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造成的,且未建立设备购置终身追责制度,难以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目前,医院的招投标规则采用的是所有供货商均可参加设备竞标,这就导致部分不良供货商利用低价中标,但在设备保修期之后,收取的维修费高昂且服务欠佳,不利于医院的良性发展。

2 我院医疗设备预算的编制

近几年,针对本院医学装备预算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改进。改进后的医疗设备预算编制的流程,见图2。

图2 改进后的医疗设备预算编制的流程

2.1 设备调研论证过程的规范化

2.1.1 多学科多部门共论证、同参与机制

各科室根据发展需求及设备预算额度,全科职工共同论证购置计划,填写《科室设备购置计划论证会议记录》,对5 万元以上设备进行准入分析论证,填写《精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及临床准入评价报告》。填报表分额度内和额度外两种方式提交,医务科、护理部、医保办、物价科按分工评估,并提出相应意见。设备科对提交的申请逐一与申报科室沟通,汇总评估,形成年度科室设备申报表,提交装备管理委员会审批。

2.1.2 审批的公开、透明制

医学装备的审批由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程需录音、录像,以保证过程公开、透明。5 万元以上设备由申报负责人现场对申报项目陈述,答复各委员的提问。各委员对申报设备的进行投票决议,不同意需提出理由。对于不符合预算分配原则的额度外设备原则上不予通过。最终,院办公会将根据总体预算额度和装备委员会意见对设备购置方案进行审议,确定年度购置计划。

我院制定设备购置预算时需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科室2/3 以上职工签字同意,方予受理。在设备科、医务科、护理部、物价科、医保科共同参与下,装备委员会对年度购置计划进行评审、把关,院长办公会、院党委办公会审核批准计划通过,50 万元以上设备的购入需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方可购入。全过程要求录音、录像,以保证公开、透明。

设备的预算需要全院多方面协调配合,不能由单一部门或人进行独断、独决,只有在各部门、多方面、全方面的积极配合、协同努力下,才能制定出符合各科室需求、有利于医院良性发展的预算方案[14]。

2.2 科室预算额的分配方案

健全合理的分配方案是良好的预算管理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15],由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全院收支等实际情况,统筹分配,经院办公室确定年度购置总额度。预算额度的分配原则是:① 根据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合理分配预算;② 每年按纯总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科研所需的设备专项购置预算资金,单独列支,扶持省、市、院级重点学科开展新技术、科研项目,急救设备根据急救科的合理需求单独列支。

2.2.1 制定以年度总纯收入、人均纯收入(为硬性经济指标)按一定比例计算设备购置预算

院区医疗设备预算总额与院区年度纯总收入相关联,科室设备预算总额与科室年度人均纯收入相关联。原则上不能超过院区、科室年度预算总额度。院区医疗设备预算总额=医院年度预算总额×(院区年度纯总收入/全院年度纯总收入);科室医疗设备预算总额=院区年度预算总额×(科室年度人均收入/院区科室年度人均纯收入)。

财务科按公式计算出各科室年度设备购置预算额度,通过设备购置预算上报软件将预算信息通知到各科室,构建信息化的申请模式,各科室按照额度上报设备,使预算管理变的信息化和更加完善,也使分配方案更公开、透明[16]。

2.2.2 科室设备购置预算范围内的设备严格审核,避免浪费资金

由于各科室在进行设备购置论证时,将急需和比较需要的设备全部上报,未从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进行谋划,只注重自己科室的需求,盲目追求高、精、尖医疗设备。因此对于新增医疗设备,在购入前应仔细调研当地的医疗现状、社会机构和经济水平,同时应设定严格的购入指标,限制现有设备台数的持续增加,保证医疗设备开机运行使用效率≥130%后,方可批准增加。通过以上措施以保证购买的设备物尽其用,合理配制医疗设备,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17-18]。

2.3 对设备的购置、质量分别建立追责制度和不良信用一票否决制

设备效益分析是对设备在过往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19],医学装备部每年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做年度成本效益分析。

2.3.1 设备购置的终身追责制

装备委员会在对新设备的购入进行讨论投票时,对申请人的答辩需全程录音、录像;投票方式为实名制,以便日后新设备不达标后对责任人进行追责。新设备在投入使用12 个月后,对其进行效益分析,与购置申请的《精密仪器设备可行性分析表》做对照,实际效益明显低于预估的,设备科将有关情况向使用科室做书面通知,督促科室整改。6 个月后,设备的实际效益仍明显低于预估的,可实行考核扣分和取消该科室下年度设备预算额度。同时对论证的主要负责人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于存在违纪行为的虚假论证,由院纪委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严肃问责,根据问题严重程度考虑罚款、书面警告、停职等处分。

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下发《医学装备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大型设备跟踪审计,明确设备论证违规的处罚,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造成医疗资料的浪费。

2.3.2 建立不良信用记录一票否决制

2016 年设备科启用《医学装备全程管理系统》,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每一台医疗设备都进行唯一性编码[20],结合《医院HRP 物资管理系统》,留存设备质量或维修服务欠佳的不良信用记录,告知供货商,在今后本院所有的招投标中实行一票否决。

3 效果呈现

医院从事各项医疗活动时,必须同时考虑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我院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后,于2017 年底开始采取新措施来调控设备预算额度,结果发现2018、2019、2020 三年各科室申报设备购置预算总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比未实施新措施的2015、2016、2017 三年预算总额表现出连续的、显著的下降。2015—2020 年设备购置预算资金对比,见表1(公益性及应急资金除外)。2016 年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是64 台,效益达标比例为75%;实施整改措施后,2017 年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是59 台,效益达标比例为81%;2018 年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是29 台,效益达标比例为90%;在2019 年,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是15 台,效益达标比例为93%。总的来说,在2017 年实施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的管理方案之后,引进的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逐年减少,而引进的设备效益达标比例却逐年增高,对购置的设备进行经济效益追踪,基本都能达到预期(图3)。

表1 2015—2020 年设备购置预算资金对比

图3 2016—2019年设备购置数量及效益达标数据图

4 讨论和结论

我院利用科室年人均纯收入作为预算额度分配杠杆,来制定全院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并通过预算上报软件将预算信息通知到各科室;同时通过每年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做年度成本效益分析,来建立设备购置终身追责制度、不良供货商不良信用一票否决制等惩罚制度。在2017 年实施这一系列的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的管理方案后,连续三年各科室申报设备购置预算总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比未实施新措施的三年预算总额表现出连续的、显著的下降;此外引进的50 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逐年减少,而引进的设备效益达标比例却逐年增高,使得医院预算管理更加信息化和更加完善,也使分配方案更公开、透明,为设备的购置提供了效益、质量保证。

此前,虽已有文献对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资金的管理进行了分析,但是其提出的解决方案仍有待考究[3-6]。虽然提出了合理配制预算的概念,但是近年来医院的总收入平均值为基础按逐年递增的形式进行预算,具有一定的误差,且不能按各科室的效益合理分配预算,没有预算上报软件,上报繁琐、费时[3-4]。对于设备的引进,虽然严格控制成本,但易忽略设备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维修、保养频繁,简介提高了设备引入成本[3-6]。

我院实行的设备资金预算管理办法的创新性在于,以科室年人均纯收入作为预算额度为硬性指标,降低了科室上报设备预算额度,减轻了相关科室的论证压力,自觉增强了科室精细化管理水准,提高了医院资金的合理分配,全方位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建立的设备购置终身追责制度、不良供货商不良信用一票否决制等惩罚制度,提高了科室设备论证的准确性,避免了国有资金的盲目投资。但利用预算上报软件上报预算信息,需要额外开发一款软件程序,还需定期维护,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且相应的设备引入惩罚制度,易使科室在引入设备时过于谨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室的发展。

在加强设备资金预算管理的同时,也要始终贯彻公立医院的核心,即公益性,对经济效益欠佳,社会效益显著的设备也要大力支持。实际上,做好经济效益较好设备的预算,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益性设备中[21-22]。在设备购置预算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做好设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全院效益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