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韦海鸣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299)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全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1]。随后,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标志,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1 660万人,累计减少8 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2]。几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治理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发展实际,党中央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2020年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具体包括:现行扶贫标准(2 3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韩广富、昝瑞语认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中国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提出要不断地对脱贫攻坚的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激发贫困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3]。张润君、张锐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对脱贫攻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加强脱贫攻坚“系统性”制度建设,以公平正义原则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公共性为基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以多样化为目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确保贫困地区脱真贫、真脱贫的观点[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所做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和要点。目前学界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创新点、理论渊源、现实意义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陈龙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进行研究,提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路径是实施城镇化协同推进战略、乡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战略以及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战略六位一体的观点[5]。杨谦、孔维明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依据、主要内涵、实施路径以及方法论特色几个方面对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其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与顶层设计[6]。李阳、元光勇、熊坤新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制度建设创新是其重要保障,发展动力创新是主要力量,路径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这四个维度的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7]。总体来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其进行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M村也获得了振兴发展。
河南省拥有一亿多人口,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但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贫困地区人民的努力奋斗下,脱贫攻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家现行的扶贫标准下,河南省2018年实现脱贫42.2万户,脱贫121.7万人,2 502个贫困村退出。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全省剩余农村贫困人口44.7万户、104.3万人,贫困村1 221个,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21%[8]。
M村位于河南省X县D乡西北部边缘深山区,属全县深度贫困村。该村下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6 011亩,荒山面积10 000亩,耕地面积506.4亩,其中多为丘陵地,土质差,作物收成低。此外,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等原因导致该村青壮年人口流出,村中留守人口以老弱妇幼为主,加剧了该村的贫困情况。根据该村“十三五”户数人数统计数据显示,M村218户667人,其中有贫困户111户388人,贫困户数和贫困人数分别占比51%和58%,属于深度贫困村。
但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下,M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帮扶和驻村书记以及“村两委”的带动下,M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94%,已经低于贫困村退出标准2%。不仅如此,在实地调查中观察到该村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许多措施不仅使该村摆脱贫困,而且为该村实现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仅在2018年该村就实施了9项民生工程,落实资金430多万元,全力推进贫困村“十有”标准建设:易地搬迁1户5人;危房改造33户;务工奖补68户共5.56万元;到户增收项目覆盖105户,奖补52.5万元;投资146.1万元硬化通村公路3.2公里;人居环境改善投资35.9万元;投资15万元打井2眼;宽带有线电视户户通专项建设资金15.65万元;小龙虾项目投资1.5万元。这些举措在实现该村村民短期内增收的同时也有助于该村实现进一步振兴发展。
表1 M村贫困户数和贫困人数变化情况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M村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摆脱贫困,实现振兴发展。
1.宣讲政策解放思想,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M村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水平,村子中的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谋生,长期驻村的人口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种长期的发展落后,不仅使当地农民在物质生活上处于落后水平,在精神上更是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很多人缺乏致富的路子,甚至听天由命,甘于现状,极大地制约着当地的发展。当地驻村书记到村后,先走访全村了解村情,认为M村要实现振兴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愿意干实事,才能干得成事,才能干得好事。M村的驻村书记和当地村委做了大量工作,扭转了村民“等、拿、靠、要”的思想。一是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让贫困户看到希望。由于长期的发展落后,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尽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但当地村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却十分低下,致使很多村民不知道相关的扶贫政策。鉴于这种村情,当地的基层干部组织工作队、宣讲员有必要在当地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即将有利于促进当地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村民。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当地村民了解并运用这些政策实现发展,让当地村民看到希望。二是走访重点贫困家庭,真诚沟通,让贫困户放下心中疙瘩。在M村,有些农户因为家中遭遇重大变故而导致贫困,由于农村天然的特性,使得这些家庭里的村民觉得“没面子”、在乡邻面前“抬不起头”,心中背负着十分沉重的思想包袱。对于这种情况,当地的基层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上门谈心谈话方式,告诉大家贫困并不可耻,并不可怕,只要思想上进,努力劳作,就一定会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这些努力,让这部分村民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脱贫致富。三是召开全村会议,解放思想,统一战线,敢说能做,让贫困户看到担当。摆脱贫困局面,实现振兴发展,一定要调动起村民的参与性,激发当地村民内在的积极性。当地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召开全体村民会议的方式,激发当地人民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当地的驻村书记还敢于担当,立志要带动M村实现振兴发展,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让当地村民看到了振兴发展的希望。
2.科学规划发展道路,合理布局致富产业
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当地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积极与村“两委”协商,与M村村民进行走访沟通,民主决策,合理布局,结合M村当地资源实际情况,为M村制定了“短─中─长”三线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战略。
一是短线产业,发展畜禽散养和蔬菜种植。M村荒山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大量的闲置农田。在经过实地的考察和走访之后,当地引进了野生兔子和野生山羊,在山上放养,这种放养出来的野生兔子和野生山羊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很受青睐,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畜禽散养模式生长周期短,能够在很短的周期内实现资金回流并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通过了解,当地的农民通过加入村子里的合作社,每年可以在该项目上实现增收3 000至5 000元。除此之外,该村还通过与X县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合作,在当地种植绿色蔬菜,采取直接供应超市、市场的方式,实现了当地农民在家劳作即可创收。二是中线产业,发展名贵中药材和林果种植、观光郊游。M村多山的地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但由于山地海拔高,光照十分充足,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经过多轮考察后,该村最终选择了石斛作为中草药进行种植。此外,当地还通过核桃等林果业种植以及利用当地山上多野生刺玫的优势,进行月季嫁接,发展观光农业。三是长线产业,发展休闲度假、宜居养老旅游产业。M村由于多山多林,因此空气质量优,生态环境较好。鉴于此,当地正在规划休闲度假中心,打造绿色养老福地,此举在未来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可观的财富收入,也可以为本村的养老事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使当地村民实现老有所养。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生态发展红利
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村民对外联络较少,常常难以精准地理解好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和惠农项目,在实际中很难做出改变,甚至不愿意相信政府,缺乏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精准扶贫必须立竿见影,只有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M村通过一系列的“大干实干”“好事多干”的举措,极大地改变了M村的面貌。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M村在早些时候,修有一条硬化的水泥道路,但由于年久失修,村民外出交通十分不便,道路不通,当地的经济作物也无法很好的外出销售,不利于实现增收。对此,该村通过向财政申请拨款、倡导村内居民捐款、向社会募集等方式筹措资金,重新对道路进行整修,短短几年,该村修了几十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家家户户直接通到水泥路。不仅如此,针对村内饮水得不到保障,每逢天干就需要从外界拉水引用的情况,该村多方筹措资金,在村内打了井,并且铺设了饮水管道,实现家家户户自来水到户。
二是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工程,“旧屋变新颜”。M村村民过去所居住的房子大多使用“土坯”、石块、木头修筑,由于常年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很多村民的住房都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该种情况,该村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危房改造项目,村民只需要负担较少部分费用,就可以住进新房子。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努力,M村大约有80%的村民住进了新房子。
4.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表明,当前我国人民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这就意味着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满足农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要重视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M村在实现本村的振兴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大力开展新风文明建设,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并用文化创造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发掘利用传统文化。M村民风淳朴,对于自然十分敬畏。在村子里,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因为洞中有一块石头形状酷似传说中的“菩萨”,当地村民便称此处为神仙洞,每逢当地传统节日,许多村民进行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健康。针对这一情况,M村村委对此处进行重新设计修整,并借此机会发展当地的“舞龙舞狮”“撑旱船”等民俗文化,极大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开展新风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M村在村子修建了文化中心广场,大力开展新风文化建设,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勤劳之家”“孝悌之家”“文明之家”“和谐之家”评选活动,引导当地村民安居乐业、勤劳致富、遵纪守法。还在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娱乐设施,为村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三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基地。M村村委结合当地特色,在村子里修建了红色革命园区。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小型的红色文化旅游休闲中心,配合当地的绿色农业观光体验园区一起吸引着周边的人流参观游览,不仅改变着当地的文化面貌,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M村由过去的贫困村到如今摘帽脱贫、实现振兴发展,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M村所处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处于落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M村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农民是农村实现振兴发展的主体力量。尽管M村在多方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摘掉了“贫困帽”,朝着振兴发展的目标前进,但仍然存在着一般普通农民在实现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参与度不强、被边缘化等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来自农民本身的主观因素。这些农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自身不愿辛勤劳作,形成“懒汉”思维,整天想着“吃、拿、等、要”。二是来自农民之外的客观因素。贫困的农村地区常年处于落后封闭状态,致使对外联络不畅通,获取新的知识较慢,对新事物的接受也比较慢。一些新鲜事物先被村中的“精英”人物所了解接受,而一般的普通农民往往对新鲜事物处于观望状态,这就使得其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各项活动中的参与十分有限。
M村在实现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按照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发展阶段规划产业布局,并且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如成立村经济合作社等。但是由于M村长期以来的落后发展,M村长期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没有从事产业经营的经验和习惯,这样就会因为缺乏产业经营管理经验而导致本来就弱小的产业基础更加薄弱,会在无形中增加M村产业发展的风险,一旦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市场经济产生波动,就会给村子的产业带来损失甚至破产的后果。除此之外,M村当下拥有的产业布局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培育巩固,才能实现长期发展。另外,尽管已经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但实质上当下村经济集体合作社所经营的不过是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种植业,缺乏经济效益大、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产业,因而村集体经济的体量很小,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村民所能分得的利润较小。
习总书记提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9]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引进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M村长期贫困落后,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驻村人口多是老人和小孩,劳动力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村子经济条件落后,物质生活条件差,很多外出读书的青年人也不愿意回村发展,愈发加剧了村子的人口流失。本村人口不断外流,外来人口难以吸引进来,导致M村形成“无人可用,留人很难”的尴尬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M村实现振兴发展。
M村在推进村子振兴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培育新风尚、新文明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尽管目前村子里修建了文化广场,但除了平时用来召开全村会议或者办理村子集体事务以外,广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化节目晚会,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虽然设置了健身娱乐设施,但场地经常被占用,且管理不够,损坏率高。此外,在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力度仍然不够,缺乏资金支持。如当地的“旱船”文化、手工竹艺等随着现有传承人的老去和离世,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正在逐渐消失,而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方面的制约,未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都是令人十分惋惜的。
M村处于深山地区,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缓慢。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已经实现了进村公路的硬化和自来水到户,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于实现村子的长远发展来说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首先,尽管目前实现了村子里主要交通道路的硬化,但是一些分散的农户居住地和正在进行开发建设的生态观光园区的道路状况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其次,M村处于偏远山区,水资源缺乏,目前的水利建设只是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由于该村规划的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和观光农业都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水利条件难以满足M村振兴发展需要。最后,M村的通信设施也十分落后。由于位置偏僻,该村目前的通信条件刚刚达到能够保持正常的通信水平,一些稍微偏远的农民家中甚至连顺畅的通信也无法保障。这对于前来观光的游客来说是极为不方便的,也不利于该村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总之,就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来讲,M村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必然制约着M村规划的绿色农业观光业的发展,会导致生态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红利也不能得到有效释放。
M村近几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分不开的,但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M村以后的长远发展形成制约。调查发现,M村的产业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开发利用、成立合作社等一系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该村的驻村书记进行发起和实施的,当地村民的参与度十分低。这就会出现M村的发展过于依靠“人治”,而没有形成比较规范化的制度,一旦出现人事的变动,就会对后续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村子本身缺乏自治组织,或者现有的村里自我管理的组织比较薄弱,难以挑起带动M村实现振兴发展的“大梁”,这意味着M村当下的自我治理能力十分薄弱,且缺乏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对于M村实现长远的振兴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贫困地区应该从多方面、多维度采取措施,克服自身发展存在的短板,发挥自身优势。最终不仅要摆脱贫困现状,还要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实现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同样要依靠乡村中的广大农民,要激活农民摆脱贫困实现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要发挥农民在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要唤醒农民的角色意识和自主意识。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认识到农民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主体。在当下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农民的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缺乏,就意味着无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实现凝聚力的提升。二是要提升农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对农民的智慧给予充分信任,要敢于给农民一定的自主权,探索实施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使农民自己创造价值,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改变“吃、拿、等、要”的“懒汉”思维。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养。时代在变革,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农民的培养提升,使其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变化。既要加强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改变落后的小农思想,也要重视对农民职业素养的提升,如探索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等。以此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社会振兴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推进乡村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产业的兴旺带动人的兴旺,从而激发乡村地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乡村地区的农业集体经济产业,一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所具有的资源,合理布局产业。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够降低早期发展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于产业的布局,更要科学合理决策,不能盲目上马,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消耗。二是要合理选择产业,要延伸产业链,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并举,短期布局和长期布局相结合。既要兼顾短期内经济利益的实现,也要兼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注重利益的分配。在农村地区,任何关于经济利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利益的分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进行保障,避免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不和谐问题。四是要完成相关保险制度,降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风险性。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来说,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极其不足的,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降低风险,避免因为不必要的损失而导致破产。
人才是一切竞争的核心。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要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工作。面对农村地区基础条件较差的现实,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是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多个渠道为农村地区招揽英才。二是要提高乡村地区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乡村地区基础条件差,对于愿意到乡村地区发展的青年人才要敢于付出,要从各个方面完善其相关待遇,提高其福利水平,使这些人才不仅能够引进来,而且能够留得住。三是要为农村人才提供更多的晋升渠道。如为在农村基层工作满一定年限的青年人才提供公务员考试、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总之,乡村地区要想尽千方百计为农村地区“筑巢引凤”,吸引广大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服务。
文化兴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先进的乡村文化更能助力乡村实现振兴发展[10]。一要做好对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掘利用,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大力发展乡村先进文化产业,把丰富的乡村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给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二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就是巨大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人地和谐发展更能实现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推进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当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文化理念。三是要传承培育乡村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能够弘扬正能量,传播文化价值,更能引领人们勤劳致富,抵御落后的腐朽文化。在农村当中,仍然不乏一些“吃、拿、等、要”的懒人,做好先进文化传播,能够扭转这种不正之风,引导农民安居乐业,遵纪守法,自觉地用劳动创造财富,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四是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文化设施是进行文化传播的工具,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并保护好,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讲,贫困乡村地区大多位于地势险要、环境脆弱的山区,在先天上就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讲,农村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弱,社会进步缓慢。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现贫困地区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都必须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在诸如交通运输、水利水电、通信光纤等领域加大投入。要想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条件不仅便利了乡村地区人民与外界的交流联系,也能够方便乡村地区经济作物的销售,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稳定的水利水电保障,则能够确保农民能够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保障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通畅的通信网络,则能为乡村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改善乡村地区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诸如发展绿色观光农业的乡村地区,要考虑到游客的接纳能力、餐饮住宿保障能力等。只有硬件设施和配套的服务软实力都建设好,才能为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把人流吸引到农村去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从而为当地创收,实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实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坚持自治、德治与法治的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11]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必须推动实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推进治理体制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化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实现乡村社会的公共管理与乡村自治的有机结合,着重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推进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推进乡村治理机制的多样化,改变乡村地区在发展中过于依靠上级政府或者“人治”的现象,推动形成多样化的新型乡村社会自治形式。如一些乡村地区创新发展了“一事一议”、乡贤理事会等形式,吸引更多村民、更多主体参与乡村社会的治理过程,从而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
三是推动治理结构创新。要在深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社会的治理,从而实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乡村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有效分工和合作,进一步促进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
四是推进治理过程创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过程创新,就是要协调推进乡村治理措施。在目前实施有关乡村土地流转、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治理措施的同时,也需要促进乡村劳动力就业的措施。
五是推进治理手段创新。要坚持依法治理,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解决乡村社会治理中面临的一些制度的模糊空间问题,并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协调各方利益,进而促进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