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萍
(丹东市中心医院儿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2)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不常见的一种哮喘类型,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而无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因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可认为是哮喘的一个亚型或典型哮喘的前期[1],需要积极正确的诊治,否则可能进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据报道,在慢性咳嗽的全部病因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占到14%~42%,是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2]。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一般在夜间发作,白天几乎正常。研究表明[3-4],咳嗽受体的敏感性增加与轻微的气道收缩且不伴喘鸣和肺功能减低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本研究旨在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16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防治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初次就诊或停止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②无异物吸入史;③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②支气管哮喘;③有发热等感染征象;④药物过敏。将1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2例。对照组:男47例,女3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13±1.55)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病程(1.14±0.37)年。治疗组:男46例,女36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73±1.06)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病程(1.20±1.01)年。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积极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口服阿奇霉素(海南天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86)10 mg/kg,每日1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g,每6~8 h一次,必要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48),每次0.2 mg。对照组仅限于此,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372),5岁以下患儿每次4 mg,5岁以上患儿每次5 mg,每日1次,睡前顿服。两组的总疗程均为3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评分分为0~5分6个等级,分别为:咳嗽完全消失计0分;偶有咳嗽计1分;因咳嗽惊醒1次计2分;夜间咳嗽,多次惊醒计3分;多数时候都有咳嗽计4分;咳嗽导致无法入睡计5分。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症状评分降低100%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评分下降幅度>70%为显效;症状评分下降50%~70%为有效;症状评分下降<50%为无效。
同时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l)、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等参数。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如临床疗效等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如肺通气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等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儿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FEV1、FVC、VC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治疗组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V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5、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咳嗽变异性哮喘占小儿慢性咳嗽的17%~40%[5],其与典型哮喘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40%~75%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在6个月~8年内出现喘息,30%会最终发展为典型哮喘[6]。因此,需要足够重视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早期干预。
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高效抑制呼吸道炎症,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典型哮喘的一线药物。白三烯是参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炎性因子,生物活性较高,能够诱发气道变性反应,改变血管本身的通透性,收缩平滑肌,且其作用于气道平滑肌的强度为组胺药物的千倍以上[7-8]。研究表明,它与IL-4、IgE等相互作用构成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9-10]。而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不能抑制白三烯介导的炎性反应[11],故对于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欠佳。孟鲁司特钠有效成分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干扰体内白三烯的合成,同时也能影响肽素生长因子对炎性细胞的促成熟作用[12]。报道指出,孟鲁司特钠可降低气道炎性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有效抑制气道重塑功能,减轻气道反应,当其与激素同时应用时其疗效更为显著[13]。本研究证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次证明,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确切有效。
IL-4是一种多功能炎性介质,与IgE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其对哮喘的发生有正向促炎作用。适量的TNF-α对机体有利,而过量则会促发炎性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并能诱导IL-1、IL-5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形成炎症的连锁反应。而IL-5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活化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IL-4、IL-5、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机体炎性反应。卢惠伦等[14]研究表明,哮喘患儿的肺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呈负相关,降低炎性因子能够促使肺功能的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与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不仅能显著提升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