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萍,蔡妤珂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2020年初,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给社会经济、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2020年1月24日除夕当晚,第一架搭载着经验丰富的上海市医护人员的飞机飞抵武汉天河机场,紧接着10万人的医疗救援队签下请战书奔赴湖北,全国26个省市对口驰援。我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护生思想动态与其今后专业行为选择、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特殊的形势可能会影响在校护生专业思想,因此,笔者对疫情下应用型本科护生思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0年2月12日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2018级3个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5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电子问卷483份,有效率94.71%。其中男生69人,占14.29%;女生414人,占 85.71%。年龄18~21岁。
1.2.1 研究工具 此次调查研究具有时效性,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咨询护理专家,从此次疫情特点出发,自行设计问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入学动机、所在地等;另一部分为对疫情及患者的认知、对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的看法、今后的选择等。问卷条目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进行预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842,修改后形成最终问卷。护生匿名填写问卷。
1.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α=0.05。
表1 护生一般资料
表2 疫情下护生思想现状
表3 年级与疫情下护生思想现状的相关性
3.1.1 部分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护理专业认同感不够 护生的专业思想是指护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总的观点和态度[1]。从调查结果看,479名护生中,有218人在高考时是自愿报考的,89人为服从调剂。经历医学院校学习和此次疫情后,如果给予护生重新选择报考专业的机会,仍选择护理专业的人数有所减少,有161人感到迷茫,不能做出选择;有123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择护理专业。13名护生觉得护理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有研究显示,职业认同感越强的护生将来越可能坚守护理岗位,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越高[2]。疫情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被人们重新认识,但是其辛苦程度也显而易见,护生对专业的认识、职业认同感可能与疫情带给大家的直观感受有关。不同年级护生愿意再次选择护理专业和驰援武汉的意愿有差异,已经经历半年临床实习的2016级护生意愿低于其他两个年级。可能与部分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后,认为护士工作繁忙、收益少、社会地位低,护患关系紧张,动摇了职业信念有关[3]。本科生专业思想、职业认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临床护理工作辛苦,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得本科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对所学专业前景感到迷茫,这与黄桥等研究结果一致[4]。
3.1.2 疫情下要加强护理伦理教育 此次调查中,有53.21%的护生表示如果现在是一名正式的临床护士,愿意驰援疫区,36.02%的护生表示迷茫,另有10.77%的护生明确表示不愿意。而愿意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甘于奉献是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伦理要求[5]。另外在此次调查中,有6.63%的护生抱怨或憎恨湖北武汉确诊患者,认为他们传播疾病。可能与在武汉封城前,近500万人出城去往其他城市,造成国民紧张有关。同情感是最基本的护理伦理情感,是一切美德和良好行为的原动力与基础[5]。对于确诊患者,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人员,应当同情并尊重患者,竭尽所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对于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护生基本上怀崇敬、尊重之情,说明护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还是有认同感的。专业教师无论是在线上课程教学还是疫情结束后的线下教学中,都应加强护理伦理教育,培养护生职业道德。
随着疫情暴发与传染地区增多,我国人民表现出了超强的凝聚力。民众在政府引导下,听从抗疫专家的建议,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居家隔离工作,遏制疫情恶化。由于现代网络的发达,老百姓每天都能了解疫情发展状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从疑似到隔离、确诊,承受着躯体痛苦的折磨,还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6]。很多护生比普通老百姓更加关注确诊患者的情况和疫情的转归,加上长时间居家不能外出,或多或少给护生造成了一定心理压力,很多护生自述每天在家里感到非常无聊。有30.85%的护生对疫情的担心、害怕程度为中等,11.38%的护生对疫情的担心、害怕程度为较高与非常高。因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关注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改变和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护理专业知识水平与技术,还要有坚定且正确的政治思想、专业思想和伦理道德。课程是医学院校育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的育人作用被反复强化[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许多护理专业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护理工作容易就业,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取向[5]。疫情期间,社会各层面问题都可能影响护生思想稳定性和正确性。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专业课要与思政理论课、人文素养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7],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为国家做好护理人才储备工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