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策略研究

2020-10-10 02:51刘程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城市轨道交通疫情

刘程夫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巨大考验。高密度客流人群、空间封闭、换乘车站多等特点,使其在疫情总体防控战中的任务尤为关键。城市轨道交通如何正确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征出发,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并参考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防控疫情经验,给出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策略,针对未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策略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世界的生活生产秩序被打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人员来往频繁,交流的层次更加深入,在这一背景下,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发达的现代交通系统也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逐渐完善,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其在城市疫情防控和阻断城市疫情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国务院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眼下,重大疫情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城市轨道交通的防疫工作尤为关键。城市轨道交通的空间结构是相对封闭的,空气依靠机器设备进行更新,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不利于病毒的流动,与其他室内空间相比,更容易引起病毒的传播。从运营方面看,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较长,换乘站点较多,客运人流也相对密集,车辆停留时间较短,极易导致人员的交叉感染,扩大感染人群的范围,加速病毒的传播,加快疫情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疫作为城市防控疫情工作的主要一环,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特征,从疫情型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出发,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出发,探寻城市轨道交通在面临疫情时的问题与困境,借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在疫情期应对挑战的优秀经验,探索出在重大疫情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防控能力、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处置反应能力的应对策略。

一、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

(一)站点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当中的覆盖面积和服务面积较大,站点数量较多。站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地区,疫情爆发后,携带着病毒的车辆和人群的足迹,就会遍布整个城市。其次,站点作为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空间内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为病毒在人群之间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站点大多建设在地下,属于半封闭空间。站点空间不是自然通风,大多是通过新风系统,将地上的新鲜空气传输到地下站点。在站点和车辆空气更新过程中,病毒随着空气流动,加快了传播速度。

(二)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每天都有无数的车辆行驶在这张网上。疫情爆发后,病毒随着城市轨道流通扩散,轨道成为病毒的运输通道。轨道连接着城市各个区域的同时,也将感染地区与安全地区紧密连接起来,造成病毒的跨地区大面积传播,为疫情防控和阻断工作设置障碍。不仅如此,城市轨道交通长度往往达到上百公里,乘客平日里接触的,只是停靠车辆的那一小段轨道。而隐藏的轨道空间,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

(三)车辆

城市轨道交通为了满足城市公大众共交通需求,采取低票价策略。同时,为了容纳更多乘客,车厢内部并没有设置大量座位,多数乘客都处于站立状态,乘客之间距离非常近。在传染病疫情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缺乏足够安全的社交距离,拥挤的人群为病毒交叉感染提供了环境基础,城市轨道交通面临极大的安全问题。

(四)运营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也产生深远影响。其一,疫情期間市民出行次数较平常有所降低,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班次也随之相应减少,运营收入大幅下降。其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疫情传播后,势必影响正常运营秩序,造成乘客恐慌,内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安全保卫工作迎来挑战。其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疫物资设备资金投入加大,媒体宣传成本提高,运营支出明显增多。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

上海市制定了国内首部公共卫生领域城市轨道交通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卫生规范》(DB31/T1196-2019),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规范由卫生领域的专业部门上海市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并通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发布。规范列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健康风险问题,包括温度湿度等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听力影响、跌倒等伤害风险、病媒生物防治、电离辐射、公用设施表面卫生等。

广州地铁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实行二维码扫码登记措施,对站点空间和车辆进行病毒消杀工作。乘客进入车厢后,被要求扫描设置在车厢中的二维码(图1),并对自己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二维码扫码措施有利于降低乘客交叉感染风险,使乘客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同时,二维码信息对感染乘客追踪溯源、行动轨迹还原具有积极作用。

日本东京地铁在1995年3月20日发生了沙林毒气事件,迫使日本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卫生安全较为重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较早。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是在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厚生劳动省领导。在法律保障体系方面,日本先后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传染病预防法》等。201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了一项“假设全国新型流感病毒大爆发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交通业”的应对预案书,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在疫情期间运营可能面对的情况进行提前的安排。在这次的新冠疫情中,日本政府要求全国轨道运输系统在通勤高峰时段,车辆运行时必须将车窗保持开启状态,以维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

三、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防疫物资设备短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公共空间,配备了许多保障公共安全的设备设施,但是,并没有对公共卫生安全进行专业化配置。疫情期间,城市轨道交通防疫任务重,对专业防疫物资、设备需求大。一方面,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稳定运营,工作人员需要专业防护装备。他们每天需要近距离接触许多乘客,始终处于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寻找具有病毒传播危险的乘客,保持无漏洞全天候的防疫态势,这就需要能够同时排查大量乘客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列车的消杀工作也不可忽视,这些地方的面积往往较大,小型消毒设备无法满足消毒作业需求。不仅如此,通风系统作为空气更新流通的主要方式,目前缺乏相应的消毒设备,通风系统公共卫生安全无法保证。

(二)员工专业防疫知识匮乏

疫情防护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医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疫情防护采取的方法与侧重点都不一样。城市轨道交通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防疫策略。然而,现实情况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员工,在面临公共卫生事件时专业防疫知识严重匮乏,不仅不能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有效保护,甚至连自身健康都无法保证,可能导致大量轨道交通员工被感染。事实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员工主要工作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营,当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任务都交给专业队伍处理。在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都存在一支由员工组成的小型消防队伍,但是却并没有一支专业的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员工,作为防疫任务的主要力量,在实际防疫工作当中,需要专业防疫理论知识引导,进而推动防疫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三)联防联控机制存在短板

众所周知,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场全面战争,每个人都要参与到这场战斗当中来。传染病病毒的传播过程人眼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信息是影响疫情防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在疫情期间,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现行的总体防控机制中,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任务并不清晰,与相关单位之间的衔接较少,造成信息分享迟缓,无法发挥城市轨道交通数据源的作用,延缓整体疫情防控工作进度。城市轨道交通联防联控机制仍存在短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映迟钝,对感染乘客快速定位追踪速度迟缓,仍需要完善优化。

(四)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缺失

经历过公共卫生事件后,不难明白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对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积极效果。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功能是维护公共安全,比如,监视人群聚集程度,适时疏散乘客行动通道,避免发生大型踩踏事件,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另外,其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驶状况进行监测,排除机械故障,确保车辆安全行驶,还对城市轨道交通乘车滞留人群数量进行关注,进而有效地调整车辆运行班次,减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压力。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监测预警系统初具规模,但是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还有待开发优化。

四、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策略

(一)创新疫情措施智能防控

高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统防控疫情的关键。首先,传统的手持式测温设备效率低,测量员被感染风险高,可以通过配备热成像设备,替代原有的电子体温计。其次,在乘车方式上,流通较广的卡式车票,属于高危病毒传播途径,应采用电子车票乘车方式,杜绝乘客通过卡式车票感染病毒,并对已经在疫情期使用过的卡式车票消毒封存。推广智能手机电子购票,减少现金使用。大力推广健康二维码,掌握乘客健康状况,实现疫情的可防可控。再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站点与车厢内的宣传媒体,实时播放城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措施视频,告知乘客疫情期间乘车注意事项。同时,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基础,建立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系统,在大流量乘客快速筛查、感染乘客定位追踪、分析高密度人群潜在安全风险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后,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疫情监测预警设立,全方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时监测,将采集的信息综合分析处理。这样有利于智能化评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况,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把控疫情发展方向,争取疫情爆发前的窗口时间,推动疫情防控现代化发展。

(二)提高疫情防控队伍水平

近些年,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部门,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十分有限,专业化水平极低。今后,应在专业医疗卫生力量指导下,加大对疫情防控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增加防疫物资储备,注重防疫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防疫体系专业化。与此同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职业化疫情处置队伍的培养,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专业院校课程设置上,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征,丰富相应疫情防护理论知识种类。

(三)全力构建联防联控机制

疫情传播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来阻止疫情蔓延发展,必须全力构建联防联控机制。联防联控机制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统筹整合各方防疫队伍,协调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将疫情信息集中起来,分析提炼有效数据,实现防疫工作高效科学。构建联防联控机制,要划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疫责任,明确防疫任务清单,清晰防疫职能界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落实防疫工作,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防疫信息分享,共同面对疫情考验。重视防疫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合理配置防疫物资设备,最大限度利用防疫资源。

(四)加速编制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遏制疫情快速发展,举措必须走在疫情前面,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刻不容缓。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做出及时有效的反映,减小疫情对运营造成的影响,提高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意识。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实行政府主导、城市轨道交通为载体的策略,明确职能分工。预案编制的过程中,基于历史公共卫生事件经验教训,着眼预防未来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数据,模拟疫情突发时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状况,推演公共卫生事件防疫流程,制定出详细科学的应急预案。在疫情预警、应对、处置、阻断四个阶段,按照疫情应急预案程序,正确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决策合理性。

(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虽然国家颁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在防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规定,还不够细致,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轨道交通防疫提供法制保护,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法律环境。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职权清晰化,防疫物资设备标准化,防疫措施规范化。疫情期间,不同地区的疫情程度有所差别,当地政府可以根据疫情发展实际情况和当地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卫生应急法规。

五、结语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面对众多安全隐患。本文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特征,总结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在站点、轨道、车辆和运营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时,概括出部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经验,进而发现城市轨道交通存在专业防疫物资设备短缺、员工专业防疫知识匮乏、联防联控机制存在短板和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缺失的问题,最后提出五条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第一是创新疫情措施智能防控,第二是提高疫情防控队伍水平,第三是全力構建联防联控机制,第四是加速编制疫情应急预案,第五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在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和疫情防控设备智能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应用,但是,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上,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防控公共卫生事件水平还不高。希望在未来,可以设立城市轨道交通疫情应急指挥机构,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疫工作,同时,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专职防疫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减小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影响,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体系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突发公共生事件应急条例[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1).

[2]日本国土交通省.疫情事件爆发下国内交通应急预案[Z].东京:日本国土交通省,2015.

[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卫生规范》发布[J].上海预防医学,2019(12).

作者单位: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城市轨道交通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