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冰洁
摘 要: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科学、全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学前教育的主旨。基于幼儿身心发展及教育客观规律,音乐艺术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从供给侧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便至为关键。本文根据这种客观实际,在新课程视域下,分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以提出有效策略,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2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学前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论及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其中,师资力量,特别是教师的钢琴素养与当前学前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为此,各专业教育机构应紧随时代发展,按《学前教育指南》以及《3至6岁儿童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政策、文件、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要求,深入分析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本文以中职学前教育为例,从现状分析、策略探究两个方面具体探讨新课程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可行性路径。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现状分析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职教育,学前教育均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是作为艺术专业招生,专业定位于学前教育,所以,多数钢琴课程均以必修课融为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当然,也有一些作为辅修存在。在此情况下,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层次,问题各有不同。如果具体到中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定位失当
从我校以及其他同类学校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多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入学前,基本未接受过钢琴教育。因此,入学之后,其对钢琴的认知、爱好以及个人禀赋均有很大差别。相形之下,也有小部分学生此前已接受过一定数量的相关教育。或者说,甚至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知识。文献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在此情况下,学生入学后,把钢琴教学定位于“大一统”的教学定位,并据此设置了相差无异的教学课程,使用了相同的教学内容、方式及方法。
(二)教育目的性不强
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一方面,这导致了中职学前教育的火爆,拉动了学校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生源质量及教学质量均不能得到保障。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课程教育目的性不强。虽然教学时,各有关院校无不按教学大纲施教。但因为学生较多,不得不采取集体课。“一师多生”,并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已违背了钢琴教学的规律。因为大课堂的形式,理论教学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照本宣科,而学生听得满头雾水;实践课,教师 竭尽全力,但学生只能比葫芦画瓢。教学重点、难点无法逐一展开,使教育失去了目的性。
(三)课程设置不系统
如前所述,学前教育整体上被定位为教育学的分支。按此要求,学生毕业之后,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也需要娴熟地掌握一些技能,如保育、教育,甚至研究的能力。此情形下的钢琴教育虽然得到了强调,但在诺多的其他课程的挤压下,钢琴教育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为此,相关方面及教师便无法按预先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加之对学生缺乏足够了解,无论课程设置,还是理论及实践教学,均不能实现系统化。
(四)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從实践来看,在整个中职学校,钢琴教师均较为缺乏。特别是在中职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钢琴师资队伍便显得捉襟见肘。繁重的教学负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有效交流与沟通。即使在课堂上,特别是在理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为有限。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只能有限地对某些学生或者个别学生指点,致使教师对学生缺乏全面的个性化了解,学生的问题也无从解决。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也与钢琴学习的特点并不相符。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可行性路径探讨
以上情况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新课程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与教育质量。基于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建议采取以下可行性路径。
(一)精准教学定位并开展因材施教
相对于专业钢琴教育,学前专业钢琴教育需要向学生强化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需要学生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在即兴弹奏、歌舞编排方面。[1]在新课程理念下,又特别要求在专业性、实用性兼顾的同时,强调实用性。为此,各教育机构应对此精准定位。然后,根据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以及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相关教育理论中的内容,分别充分地发挥师生于教学中地位。
为此,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如个性、钢琴认知与兴趣,包括手掌大小等在内的先天钢琴学习条件,以及其他等等。在此基础上,理论教学时,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兴趣与动力;实践教学时,把多层指导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沉浸式的弹奏、练习体验。这样,教学内容、手段、方式及方法均更具有目的性,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教育质量也因此会得到相应保证。
(二)加强针对性教学并强化视唱练耳
钢琴教育是一种乐器教学,但同时也是一种综合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弹奏技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节奏等综合素质。[2]为此,需要强化学生视唱练耳切实可行。但目前,因为多数学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均把视唱练耳作为一门课程,致使一些钢琴教师对此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如果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视唱练耳,对其钢琴学习可产生多重益处,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弹奏的准确性。[3]
例如,在学习《捷克民歌》(上音版教材),相当数量的学生,特别是初学者,因为理解能力有限,无法体会三拍子的旋律而弹错二分音符。但如果在弹奏之前,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体会其中的律动,学生弹奏的准确性便得到了大大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强化学生视唱练耳,除加强横向旋律弹奏培养,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声练习,以便为即兴伴奏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视唱练耳时,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识别节奏、音阶高度、音乐调性及乐谱标记等。这样,弹奏时, 才能使作品无限贴近于创作者的本意。
(三)健全课程体系并引导学生多维发展
因为时间有限,中职院校学前教育钢琴课程多属于较为基础的学科。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客观要求不可完全沿袭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可过于重视弹奏的技巧。[4]本质上,其课程设置应能充分反映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特点,应具有梯度性,应层级分明,并可引导学生向多维方向发展。
例如,在梯度方面,除强调键盘基础课程,更要强调乐理辅助课程。其次,考虑到学前教育的内容,即兴伴奏应提升到相当的定位。与其他技能相比,即兴伴奏是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有的教学技能之一。但单纯地强调此方面的技能,未免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懈怠心理。为此,需要把其与钢琴基础相结合。比如,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无论是圆舞曲,还是进行曲,又或者抒情曲,均能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了解其音乐风格。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练习简单的即兴伴奏,从而使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技能与即兴伴奏同步提高。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弹奏方法,并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以生为本并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现代情境下的教育,无论什么学科,均要正确地发挥师生于教学中的地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更是如此。但从实践来看,学生于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相反,理论学习及实践均处于极其被动的形式。在目前的情形下,虽然理论教学多采取上大课的形式,但教师可运用移动课堂,把大理论小型化、实用化、有趣化,积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交流温习。
在实践方面,除实施学练结合,以练习为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课堂的容量有限,教师可把相关的指法、技法以3D动画的形式通过移动课堂进行解释。或者借助相关技术,对其中较难的动作加以分解,以使学生充分领悟。此外,为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主动性,在课外,可与学生通过社交软件交流。或者,在适宜的场合,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娱表演,甚至组织学生专场钢琴表演等。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感受钢琴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以进一步引导其自主合作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总之,钢琴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学前教育日益红火的情形下,相关教育机构理应把握机遇,克服实际困难,化不利为有利,尊重学生差异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以使学生钢琴知识与技能要真正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叶辉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 (06):88-89.
[2]董君.学前钢琴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323-324.
[3]侯宇杰.淺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17):111.
[4]来水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百家, 2011(03):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