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英语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翻译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翻译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成熟远达不到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高校教育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现状,不难发现,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中,“译”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毕业生的翻译应用能力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试卷类型和测试题型进行局部调整,较大地提升了翻译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将原来的单句汉译英改成段落翻译,内容上,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长度为140~ 160个汉字(四级),180~ 200个汉字(六级),分值比例从5010提高到了15010,答题时间也相应地从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30分钟,这对广大师生都是全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并找出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进而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够重视
首先,就课程设置而言,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没有给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单独的翻译课程,都是综合英语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每周只有2个课时,集所有的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于一課,教师只能顾及听、说、读、写教学,翻译教学常常被边缘化了,部分有心的老师可能还会挤出一两节课的时间专门讲解翻译技巧,但课堂时间远不能满足翻译学习的需要。其次,从教材选用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主要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有《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材》这两个系列,这些教材大多没有系统地讲解翻译技巧或理论,只有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一些句子翻译的练习,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该篇文章中的生词和语法,因此只能仅称之为教学翻译练习而非翻译教学。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当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式仍然拘于传统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没有创新性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略了培养实际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教学方法多为,老师讲解要点,学生进行翻译,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已经学会某些重点词汇、语法、句型等,再进行点评、纠正和解释,给出参考答案,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为课堂主要参与者和主体,再加上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实现一对一的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这样本末倒置的填鸭式授课流程下来,即使学生对理论语言知识记忆得不错,却也因为忽略翻译过程的参与和翻译方法的领悟而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范畴。在面临实际翻译工作时,学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尽如人意的背后,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语言基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高中阶段主要以高考应试为导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对题,多拿分,因此高中的英语教学偏向于昕、说、读、写考试项目的训练,各省高考英语试卷中很少涉及翻译题型,受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上了大学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忽视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认为自己大概能看懂句子、段落就行,不会刻意地研究如何准确地转化汉语和英语,在对翻译认识上存在误区,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会发现学生们好像都看懂了某篇课文,但是提问某位同学来准确地翻译关键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磕磕巴巴地勉强回答上来,看一个词翻译一个词,硬译死译现象严重,翻译出来的不像中国话,致使原文与译文貌合神离。可见,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语言理解能力都存在欠缺,看不懂或者表达不出来,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有时碰到特殊语境或者有文化背景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翻译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失的一环。长期以来,高校课程和教材对翻译的边缘化、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化、学生较薄弱的语言基础,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堪忧。为了给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翻译人才,高校和广大师生都要充分认识到翻译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各项不足和问题进行改革,转变教学和学习模式,以使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田昌景,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问题与解决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281-282.
[2]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06):29-33.
[3]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
[4]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EB/OL].http://www.cet.edu.cn/2 013.
作者简介
于赛赛(1992-),女,河南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