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清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对农村地区资源投入的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逐渐发展到了一个较理想的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受地区发展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乡村地区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想办法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缩短乡村与城市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鉴于此,本文以乡村中学班主任的视角,结合乡村地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了乡村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乡村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要想缩短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差距,就要明白这两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又是因为什么才会出现这样的差距,这正是本文探索和研究的中心思想。本文对乡村中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索了解决方案,借此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乡村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管理意识薄弱
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区都任教过的教师表示,这两个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层面上的自主意识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判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弱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教师监督时,学生是否能够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乡村地区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明显弱于城市地区的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时,乡村地区的学生课堂纪律性差,课后作业字迹潦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过乡村地区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要比城市的学生高很多,其朴素、耐劳的精神处处都能够体现出来。要想改善这样的教育问题,就要从学生的优点出发,不能要求乡村地区的学生变得和城市地区的学生一样,这对于他们而言太苛刻了,而且是不值得提倡的。既然这群孩子在这片土壤中成长,就要允许他们展现个性。
2.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区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前是在家长的陪伴下成长进步的。有了学生家长与校方的共同配合,学生的教育质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证。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则不然,受到家庭条件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会外出打工,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尽管有的学生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学会了自立自强,但是这仅是少部分,而且这些学生会表现得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学生这样的性格会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教育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的。班主任的当务之急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信任班主任,从而削弱因为家长不在身边而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3.在特殊的年龄段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
中学时期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转折期,还是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和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知道,中学时期是学生出现所谓“叛逆”行为的高发阶段,这时需要有人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处于这个人生成长的特殊时期的自己,让他们悦纳青春期给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的变化。城市的教学体系会根据学生的成长指导需要,开设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辅导课,让这些学生真正理解自己的成长,让青春期的活力和躁动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能量。而乡村地区的教学体系却很少关注这一方面,很多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指导的重要性,他们总是认为“该懂的自然会懂”。这种消极的教学理念很容易让学生走错方向,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因此,要想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学校和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青春期成长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二、乡村中学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1.给学生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要想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就要先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师道尊严。《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想要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和班级文化,班主任就要先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才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例如,要想让学生不沉迷于手机,专心学习,教师就不能在学生面前使用手机消遣时间。教师的精神面貌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乡村教师在自我形象的管理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深入农村中学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穿戴整洁、形象过关的乡村教师很少。尽管有很多教师解释是忙于教学来不及整理,但是这并不是不注意自己形象的理由,更有甚者直接穿着拖鞋去上课。相关数据显示,这些形象不过关的教师执教班级的学生不管是纪律性还是学习组织力,都不如其他的班级表现得好。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衣冠整洁,要表现出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精神面貌。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农村地区的学生性格纯朴善良,集体意识强,在榜样效应的影响下,他们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在很多时候,要想改变学生,教师只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指引就可以了。
2.深入了解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
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教师,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你的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最密切的也是你的学生,所以教师有什么理由不能记住你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尤其是班主任,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很多学生缺少家长的陪伴,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因此,要想让班级管理进行得更加顺利,班主任就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信任自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要做到这点,班主任就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例如,某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农村教学的案例,在母亲节这天,教师让学生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信,学生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所有人无不为此而感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问候。对于这点,教师虽然不能够完全满足,但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送去温暖,如在上课前可以亲切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问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早餐的内容、兴趣爱好等;在学业方面,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要不吝褒奖之辞,要让他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不要一味斥责,要幫助他们找出原因,鼓励他们争取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和理解家长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这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也能换来家长的感激,而且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3.指导学生应对青春期带来的各种变化
青春期带给学生的既有生理上的成长,也有对于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思考。尽管学生对这些变化没有明显的察觉,但是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其悦纳自己的各种变化,最好的解决策略就是专门开展以“了解青春期的自己”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对青春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之所以忽略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除对于这部分教学的意义认知不到位之外,还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这样的话题难以启齿。班主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知这部分教学,将其当作平常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为了让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可以请求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协助教学,让女教师来为女学生指导,男教师来为男学生指导。在消除了性别上的差异后,相信教学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希望教师们不要认为学生懵懂无知,尽管学生在心理认知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依然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很多东西。所以,班主任应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要敷衍对待学生,否则造成学生对青春期认知上的偏差,就弄巧成拙了。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学生和教育模式是具有其特殊性的。作为合格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教师不能在既不考虑主观因素又不考虑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将城市地区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农村地区的学生,而是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心比心之,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信任自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最后,教师对于学生青春期的成长指导是不容忽视的,要让学生从容接受自己的成长,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肖振南.班级治理:以“平等”和“对话”重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2):24-26.
张士超.基于“人群关系论”的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2017(04):120-124.
时常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