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普世价值;虚伪性;渗透
作者简介:马宣(1994-)女,汉族,河南新蔡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一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进行宣传自由、民主、平等,但是本国的一些自由、平等问题却不管不问,甚至把战火引到别国来掩盖本国的社会矛盾。他们以民主、人权等口号干涉别国内政,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利用人权问题干涉我国的发展, 其目的是宣传资本主义制度, 想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现在被常用来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工具。“普世价值论”逐渐演变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其他国家的手段和工具,其政治野心人尽皆知。比如美国,嘴上宣传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做的事情的却是“美国优先”“美国特权”,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要么就是退群毁约、要么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用现在网路流行词描述就是“双标”。再看去年的香港修例风波,美国以人权、民主、自由为理由,不顾香港持续发生的暴力犯罪事实,公然支持香港动乱、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乱港反中的目的昭然若揭。
在全球共同抗疫时期,在美国是否戴口罩已经成为政治问题,不顾美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相比较我国,在疫情暴发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宣布武汉“封城”,来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就在此刻,美国部分人污蔑中国的人权状况 “封城”就是封住了“自由”。部分西方媒体借新闻自由的幌子来抹黑中国,违背了客观事实,进行恶意攻击诋毁,妄想掩盖自己的抗疫不力。“普世价值论”具有迷惑性更有危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与普世价值中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看起来是价值观念之争、思想文化之争,深层次的却是制度之争、道路之争。
西方国家的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一些价值观念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学生们的已有的价值观念, 一些消极、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错误的引导着学生,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极力宣扬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这与中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部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比如美国的影视大片,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 更重要的是输出了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个人主义和自由民主。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很喜欢美国大片, 对西方的潮流文化一清二楚, 崇拜西方的一些思想和价值观念, 却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了解的比较少甚至有些轻视。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是普遍真理。思政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价值观,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消极影响及其虚伪本质。长期以来,西方“普世价值”给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师生必须要在当前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共同价值”思想的过程中做出必要的辨析与廓清,去伪存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价值观。
深化理论研究来看清普世价值的本质。“普世价值”用个性取代共性, 混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差异, 把历史的、发展的、具体的价值观念包装成永恒的、固化的、普遍的价值观念, 这是明显的逻辑错误。我们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明“普世价值”的虚伪性。西方国家一直在宣扬“普世价值”, 但他们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施行“普世价值”。比如, 在面对全球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负责地攻击指责中国,这与他们宣扬的“平等”完全是对立的。美国将新冠病毒称为“亚洲病毒”“中国病毒”,却称之言论自由。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种族歧视都是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巨大讽刺。2020 年 2 月 3 日,《华尔街日报》以带有强烈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诋毁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在遭到中国抗议之后仍发表社论顽固辩称中国并不值得被当成大国对待。这种做法体现出他们一直宣扬的普世价值了吗?从这也能看出普世价值的虚伪性,透过这些现象看其本质,美国抹黑中国既是美国国内大选的需要,也是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的延续和强化,根本上都是要在国际社会孤立中国,诋毁中国的国际声誉,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由此更能让青年学生认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谎言和真实图谋。“棱镜门”“方程式组织”“梯队系统”等网络间谍活动都有美国的影子,其国务卿居然又提出搞“清洁网络”。美国一些人以“保护公民隐私和个人自由”以此欺骗全世界。从插手干预别国5G建设,到公开胁迫盟友服从美国旨意排斥华为,美国个别政客为阻止中国企业在5G领域重大发展,不择手段进行打压。他们想要的是“美国网络”,不是“清洁网路”。在全球化时代,把5G问题政治化,有违公平竞争原则,也不符合共同利益。
注重网络舆论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信息化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无脑黑”值得警惕防范,我们必须要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對此,我们应清楚地知道西方对华舆论抹黑的本质、原因和危害,识别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虚假新闻和谣言,阻击西方凭借其全球话语霸权对中国进行舆论“无脑黑”式信息传染病。学校要牢牢把握住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导权,培育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丰富。学生们只有掌握好、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能看透普世价值的虚伪本质。目前学校的一些思政课教材比较枯燥、晦涩难懂、理论性较强,学生感兴趣程度低,且有些教师讲的无趣,在教学方式上照本宣科,缺乏和学生们的情感互动交流。针对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来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同时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个不错的教材和选择,要带领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典型事件、研读马列毛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交流会等方式深刻揭露普世价值的虚伪性,以此提高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只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是远远不够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才是目前应该做的。青少年学生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我们要强化价值观引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辛湘理.“普世价值”并不普适——认清“普世价值论”的本质[J]新湘评论,2020,(08):24-25.
[2]杨世春.“普世价值”对高校的消极影响及其有效应对——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为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2):38-43.
[3]秦晓华.“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高校的渗透:路径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8,(06):61-65.
[4]张旭.“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及其危害[J]人民论坛,2020,(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