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教育方式创新研究

2020-10-09 10:05张琳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教育方式高职院校

张琳

摘 要:传承中华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的责任,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于职业教育本质的基础下,加大对于传统手工艺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传统手工艺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文就传统手工艺教育方式创新——以高职院校为例展开论述。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教育方式;创新;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一、传统手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手工业由机器替代的社会变迁。传统手工艺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大规模人力生产将会由机器替代,但绝不意味着是消失。而这些传统手艺当中最能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便是以剪纸为代表的一些手工艺产品。例如,我国的滨州剪纸、博兴布老虎、博兴蓝印花布、博兴柳编(草编)、清河镇木版年画、阳信面塑、惠民泥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产品。无论是从国家的政治法律方面的市场宏观环境的分析还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微观角度分析,其市场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传统的手工艺大大满足了当代人们对于返璞归真的消费需求,而国家层面对于弘扬我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十分鼓励的。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所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1]

二、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滨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因素,该地区历史悠久,民间文化深厚。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戏曲曲艺、民俗活动、口头传说和手工技艺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凝聚着滨州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有着浓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滨州具有重要意义。[2]

滨州剪纸的题材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是民族文化和黄河文化的载体。她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在经过上千年文化的洗礼之后,滨州剪纸随着当地文明进步的步伐在不断地变迁当中,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地方剪纸。在滨州剪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当当地人民对于生活的态度,并且完美将自己对于自然、劳动、生活、爱情、生命的颂扬和赞美,在剪纸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高尚质朴的情操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滨州民间剪纸所反映的民俗心理和审美观念于平和中见刚毅,自然中现顽强,在苦难当中不断求生的韧性。由于滨州民间剪纸的传承主要是祖辈相传和师徒相传,祖辈主要是母、女、奶奶、姥姥等亲属关系。师徒相传主要是以剪纸为主业或副业的剪纸艺人,他们生产的剪纸主要批发给当地走街串巷的货郎,也有走街串巷的游方艺人,农闲时节游走四方,出售剪纸,以资补生活。也正是因为这种家族内部和师徒间代代传承,造成了當地剪纸难以形成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州剪纸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出现了人亡艺绝、无以为继的现象,急需引起重视。[3]

纵观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仅民风淳朴热情,人民生性豪放,因此博兴布老虎是当地民间美术的代表作,也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从博兴布老虎独特的造型当中我们可以将其当中的民风尽情地领略。首先它在造型上分头、身、尾三部分,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头部设计。不仅实现了惟妙惟肖的艺术视觉体验,其中最为显著的造型就是宽大的嘴,洁白锋利的牙齿,两只粗壮的犬齿向两边图露,借以表现老虎的雄威。但是嘴角做得弯弯向上,似有嬉笑状,加上黑白相间的球状眼睛,脑门上黑黑的“王”字,又叫兽中之王变得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博兴布老虎在造型上夸张变形,重在寄情寓意,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等特色,达到了怡情寄趣的目的。它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心态,还具有装饰效果,强调喜庆色彩。

布老虎作为民间美术工艺品,流传甚广,众所周知我国国内对于虎和龙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以其威武神圣共同构筑了民族的图腾。并且我国自古以龙为天子和神圣的象征,虎则深入到了民间,成为百姓的精神寄托和追求的化身。博兴布老虎更是按照当地人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标准、生活需要逐步发展,日益完善,从而形成了自己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这种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工艺是几千年历史陶冶出来的瑰宝,但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三、非遗与职业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城市进程的推进。现代青年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度比较低,尤其是动手能力是比较弱的。并且在传统工艺传承条件的限制下,传承问题成了最大的难点。往前追溯几十年,人们过于注重追求工业的发展,而忽略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因其利润薄弱,无法满足当代人养家糊口的要求,造成了当代年轻人不愿将其成为毕生所追寻的事业。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时代发展的过程当中的必由之路,而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非遗传承的重要渠道。首先,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为我国培养高等职业素养的现代技术人才,其教育的重点在于对于技术的传授。

(一)非遗与职业教育的可容度

纵观我国目前普遍的职业教育当中,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偏向于空乘、机电、厨师等技能的培养,而并未将非遗列入职业教育当中。但是如何培养新一代有知识、高技能、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是教育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更是我国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所要反思的。

各地区诸多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惊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工艺后继无人,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困境。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风潮再次盛行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一些设计独特、工艺超群的传统工艺品再次回归人们的生活,但相对市场需求,手工艺制作人才、制作材料出现了相对匮乏的状况。在上述的文章当中就分析过我国目前非遗物质的市场前景,在人们返璞归真意识的逐渐上升当中,对于非遗物质的需求量在不断地提升当中,但是我国国内目前非遗物质的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一种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从而进行系统的教学,满足目前我国市场的需求。

(二)教育方式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中的独特作用,必须深入挖掘、研究非遗文化教育资源,探索非遗传承教育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推动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入融合、同频共振。职业教育担负起传承传统工艺的责任,可将现代职业教育和传统工艺的弘扬结合起来,可采取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模式,还可以以老带新、专家指导,引进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工艺美术师和有一手传统绝技的民间艺人来参与教学,搭建立体化教学方法体系。同时,要注重传统工艺制作原材料的保护、继承、挖掘和提升,研究如何保护和挖掘这些宝贵的原材料。

一是要建设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适应新时代要求,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教学内容融入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中,将非遗技能传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推动专业技能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进行,打造中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精品课程。二是要构建非遗传承通识课程。要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以及她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文化精髓,满足技术性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开设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德通识课程,力求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非遗文化底色。当然这种教育方式的展开是需要与传统工艺一起传承的,还有历代匠人独特又具共性的艺术精神和追求。并且职业教育本身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就比较高,而“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因此无论是非遗文化传承者还是高校教师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他们唯有脚踏实地、专注持久地磨炼技术,方能在所处领域成为专家和品牌。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当中融入非遗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时代趋势,同时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程度。将职业教育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合到一起,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品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发展相结合,必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有着天然的职业优势和学科属性,从而形成了职业院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獻:

[1]王荧,李昶罕,秦莹.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模式探析[J].理论观察,2014(05):65-66.

[2]孙荣艾.城镇化与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建瓯挑幡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02):39-44.

[3]肖菲.浅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114-115.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教育方式高职院校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