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雷
摘 要:目前存在于声乐教育中的重技能轻文化的教学偏向,使声乐艺术技巧脱离开滋养它的社会历史与音乐文化母体,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毫无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声乐教育置于开放的社会历史与音乐及相关文化背景关系中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声乐教学。
关键词:声乐;“课程思政”;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3-00-02
声乐课中“课程思政”体现着对人的本质追究。课程思政理念要求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教育元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肩负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将课程育人上升为“全课程育人”的育人理念。在探究声乐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提出在教授声乐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技能性、艺术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与演唱中感受生活、感知世界、感悟人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整体素质。
一、“课程思政”教学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早在198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声乐教学大纲中就明确制定了“贯彻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声乐课程中,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专业性相结合,既注重专业化训练又注重思想教育。
(一)音乐理论知识声乐表演者必须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音乐理论的学习包含多个方面,但是主要可概括为横向与纵向两大方面一即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史类知识。比如视唱、练耳、乐理知识是演唱者学习谱面音乐的工具,只有懂得了这些,才能具备将谱面上静止的音符转化为流动音乐的能力;和声、曲式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歌喁者从整体出发分析作品的结构、调性、和声色彩等。[1]
音乐史包含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音乐史与西方的音乐史。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不懂得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就像是一个失忆的人不知道肖己从何而来一样可怕。歌唱者如果不学习中国音乐史,就很难了解到中国两千年以来传统文化两大基石一一儒家与道家的音乐思想对我们现代的音乐思想、音乐审美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不了解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也就不能更好的借鉴西方优秀的歌唱理念和方法。演唱者只有认识并了解音乐发展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史类知识之外,与音乐相关的其他知识也不能忽视,如对音乐美学、艺术概论、音乐心理、音乐功能等知识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提髙歌唱者审美能力,帮助声乐演唱者了解观众的心理,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手段等。
(二)思想文化素质
思想文化素质,既指声乐演唱者所具备的文学知识,也指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养。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是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体,这就使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声乐作品大多以文学性强、艺术品位髙的诗词作为歌词和音乐创作的基础,这就形成了声乐作品的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多重特征。文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精神食粮,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因此,除了掌握好歌唱基础知识以外,博览经典名著,对提高歌唱者的修养和音乐品味大有裨益。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对声乐作品内容的理解上。如果要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歌唱者首先要对音乐作品的文学内涵和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有全面的理解作品才能在演唱时准确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才能“声情并茂”准确到位的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从另外一种角度上来说,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和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即二度创作。因此,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点等都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作者的要求、创作意图进行再创作,使艺术处理更贴近作曲家的要求,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情绪传达给听众,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声乐艺术是一项全面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知识,不仅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人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等。[2]
声乐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声乐教师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在通晓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相应的文学知识。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思想性和文学性较髙的优秀诗词作品,具有广泛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从文学角度讲,中国声乐作品可能涉及的体裁包含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外国作品则涉及诗歌、神话、剧本等。了解声乐作品背后的文学历史背景有助于声乐作品的精准演绎。另外,声乐教师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必备的歌唱语言,储备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具备正确拼读外国语言的能力,以适应声乐演唱和教学的需要。
二、声乐课中“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审美内涵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的主流价值观,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思想动力。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思想行为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歌唱情感的体验,更能激发价值认同感,内化为坚定的价值信念。“以声传情”应是歌唱声音与情理的结合。中国声乐教学十分强调歌唱声音的情感和“课程思政”视域下声乐理性表现,并形成了“声情并茂”和“情理交融”的审美规范。
“声情并茂”反映了歌唱声音与歌唱情感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歌唱中并非声越多越好,也并非情越切越好,而因是声与情的协调。因此,我们应将“声情并茂”理解为声音和情感的“协调”。为了达到声音和情感协调的目的,可分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首先从“以情带聲”做起。在“以情带声”的歌唱状态中,情是主动的,声则处于被动,似乎有悖于“声情并茂”的原则。但由于“以情带声”强调了情和声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加强情与声的协调性,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当歌唱状态进入“以情带声”的情境之中时,也就自然地形成了“声情并茂”的审美规范。“情理交融”是指歌唱声音与情感理性的结合。强调音乐的理性,是儒文化的美学特征,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传统唱论的美学基础。情和理似乎是相互对立的,情是人性的本质暴露,理则受道德规范的束缚。但从对立统一的辩证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的情和理是能够协调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应是在理性基础上产生的情,在阶级社会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即证明了“情理交融”美学规范的科学性。因此说,声乐教学是以嗓音训练为基础,以歌曲的情感表达(演唱)为手段,以塑造演唱者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人格为目的。[3]
三、声乐“课程思政”是提高高校学生“德”的根本
“德”是指高校声乐教育应培养具备道德情操高尚,知识、情感丰富,人格、心灵完善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即是指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志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明确提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校声乐教育亦是如此。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須具备的人格魅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思想上,追求成就,淡泊利欲,对音乐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和敬业态度;品格上,自尊自信,道德高尚、作风朴实、言行如一、性情达观、富于幽默感;才能上,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情感上,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对学生有深厚情谊、关爱学生。具体讲,首先要树立优秀教师的人格典范,把中外知名的音乐教育家献身教育的精神品质,作为自觉学习的榜样。其次,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教师人格所具的魅力和影响力。纵观古今中外堪称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肖友梅、贺绿汀、沈湘、周小燕等)的人,在教授或传艺的同时,总是教育自己的弟子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情感、品德将会影响学生整个一生。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人文因素,从中去采擷艺术真谛。通过声乐“课程思政”建构人的审美文化心理机构,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思想道德髙尚,塑造真善美、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4]
将“课程思政”融入声乐教学活动要把促进人的潜能发展、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作为目的和核心。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设定好声乐课堂的技能目标与思政目标,组织好教学活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文化自信以及高尚的政治品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3]杨瑞庆.中国歌剧优秀唱段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