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锋
摘 要:近年来,随着宏观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与追求愈加强烈。油画作为最重要的艺术表达范式之一,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创作出了诸多优秀作品,但实际留给人深刻印象的却较少,而民间元素的运用导入,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本文基于对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运用价值的解析,着重就其有效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现代油画;民间元素;创作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7-00-02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历经五千多年的沉淀与发展中,形成了缤彩纷呈的文化体系,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情思。全球一体化生态下,加之我国高度开放的战略政策部署,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的格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识越发强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势在必行。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正是迎合了这一主潮流,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价值
靳尚谊曾经说过,“油画要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这个文化精神很吩咐,在文人画里,壁画里,民间艺术里,石雕里,诗词里,都有。你把这些东西概括起来,渗透进入,中国的油画就能达到世界的高度,和它平等对话”。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有着多重方面的价值意蕴,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单就现代油画创作本身而言,民间元素的构成类型多样,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库,给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灵感迸发的发挥,为之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民间元素贴近生活的特性,使之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情感更为简单纯朴,易于给人留下印象,并通過直抵心灵的方式,触发了受众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共鸣,如莫奈的《柳树下的女人》、梵高的《有房子和农妇的村庄》等都是最好的印证。“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文化的视角下分析,民间元素汇聚了社会最普遍大众的智慧与认知,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情思和追求,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进一步拓展了民意输出口,并有利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二、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策略
如上分析,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创造了多重方面的价值意义,是其自身创新发展的基本诉求,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作者基于此认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测度视角提出了以下几种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视觉再现
视觉再现是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最简单、直接的运用方式。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将民间艺术中的材料、色彩等直观视觉元素与现代油画创作主题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能够使之释放出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进而冲击人们的审美感受。色彩作为人通过眼、脑和生活经验对光所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在民间艺术领域,蕴藏着独特的审美情感在其中,通过明艳、夸张的装饰,诉说了人类最本源的吉祥观。具体而言,民间美术创作源于内心的诉求,更多地强调自我释放,偏好于随心所欲的情感化色彩表达,这就导致其与事物本身的物理性色彩相去甚远,更加容易吸引受众眼球,且极具主观情感内涵。例如,婚嫁中的大红喜字、丧葬中的白色灵棚等,都直观夸张地流露出创作者的主体情感。在中国民众经久的生活实践探寻下,赋予了色彩特殊的象征意味,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有利于引起受众的共鸣感受,实现与创作者之间的心灵交互,亦是突出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例如,就成功借鉴了民间肖像画的色彩观念,呈现出了超凡的审美趣味。同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亦是充分借鉴了民间美术的色彩表现手法,成了中国大型历史画的经典。由此,对民间视觉元素的借鉴和引用,触发了现代油画创作创新的基点。[2]
(二)形式借鉴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追求存在客观差异,并在艺术家巧妙地创作下,成就了一个个璀璨的作品。所谓民间即是指民众,包括所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多数出身贫寒、少有学问,对技艺手法的传承口口相传,并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探索创新,生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显示出了他们的智慧。正是基于次,民间美术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是“对一定的事物或对象有一定的规范性、而这种规定又被民族群体所公认,并且世代传承下来”。因此,民间图案亦是形成了固有、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莲花、娃娃、喜字、龙凤等都意蕴着吉祥如意,并且以一种模式规划好其应用场合,如婚嫁常见龙凤呈祥、鲤鱼戏莲等图案组合、五福捧寿、龟鹤延年则用于寿诞等。有学者指出,“这种规范形式缺失存在于原始混混思维中的,是与集体表象预期一脉相承的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有意识,巧妙地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和群体共性”。通过对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借鉴,为现代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并迸发出无限创意的火花,同时源于其代代相成的特点,有利于受众对现代油画创作主题的把握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契合大众审美需求,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寄语着创作者现实生活下丰满理想的表达,突出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特性。[3]
(三)内涵重塑
随着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审美追求越发趋于个性化。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以更加贴合民众的方式,实现了艺术再造,并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继而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体而言,现代油画创作中,既要重视民间元素的运用导入,又需以现代眼光和大众审美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其本身艺术特征,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表达,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从而展现时代风采。民间艺术的起源多数与民间民俗相关,如《门神》(图1)、《嫦娥奔月》《花开富贵》等等,决定了其题材构成的差异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相比较之下,油画最初作为服务贵族宗教的产物,题材选择多为华丽宫殿、郊外风景等,后经发展逐步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等几个流派。将民间元素植入到现代油画创作中,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本土色彩,由此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既视感。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初期,西方油画作家就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有益探索,例如,知名大家毕加索正是基于对非洲黑人原始艺术元素的研究与借鉴,才生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油画自身的形式美得以释放,由此“立体主义”开始被广为认知。由此,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亦可视作是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是艺术前进的基础。[4]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既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其自身创造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丰满其中的情感意味,从而触发受众更为强烈的共鸣感受。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从不同维度视角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建议,使之释放出更强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钟震寰.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在现代油画中的应用——以沈铭存教授的油画作品为例[J].艺术评鉴,2018(08):36-37.
[2]金文伟.中国当代油画中民间元素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5(10):82-83.
[3]乔国锋.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1):120-123.
[4]张鸿杰.浅谈中国当代油画中民间元素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38-140.